最善於畫馬的現代畫家是徐悲鴻。
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託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悲鴻筆下的馬腿比其他畫家所畫的都要長,但觀者會感到誇張得恰到好處。一看便知是馳騁征戰,不受羈絆的駿馬。它形神兼備,生機勃勃,是馬的形象在國畫傳統中的現代昇華。
擴充套件資料:
1930年起,徐悲鴻開始以水墨畫畫馬。其現存最早的畫作於1931年完成。它縱六十八釐米,橫一百一十釐米,畫中的馬沒有馬鞍,沒有韁繩,在原野上狂奔,給人感覺神駿氣昂,奮發感人。
這幅畫還表現了奔馬的馴良、堅毅、敏捷等性格特徵。畫上無題款,只有“東海王孫”鈐記,是徐悲鴻在1931年憤走粵西時的篋中遺物,1937年其家人檢贈宜興渡船公周法大,流傳至今。
此間對著駿馬做了大量的寫生,反覆捕捉其各種神態,從而塑造出千姿百態的奔馬,達到了“盡妙”之境界。據說徐悲鴻自己認為,他畫馬真正的成就,始自此次印度之行。
最善於畫馬的現代畫家是徐悲鴻。
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託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悲鴻筆下的馬腿比其他畫家所畫的都要長,但觀者會感到誇張得恰到好處。一看便知是馳騁征戰,不受羈絆的駿馬。它形神兼備,生機勃勃,是馬的形象在國畫傳統中的現代昇華。
擴充套件資料:
1930年起,徐悲鴻開始以水墨畫畫馬。其現存最早的畫作於1931年完成。它縱六十八釐米,橫一百一十釐米,畫中的馬沒有馬鞍,沒有韁繩,在原野上狂奔,給人感覺神駿氣昂,奮發感人。
這幅畫還表現了奔馬的馴良、堅毅、敏捷等性格特徵。畫上無題款,只有“東海王孫”鈐記,是徐悲鴻在1931年憤走粵西時的篋中遺物,1937年其家人檢贈宜興渡船公周法大,流傳至今。
此間對著駿馬做了大量的寫生,反覆捕捉其各種神態,從而塑造出千姿百態的奔馬,達到了“盡妙”之境界。據說徐悲鴻自己認為,他畫馬真正的成就,始自此次印度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