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玫瑰馨苑產後全復中心
-
2 # 願認得尒眼睛880
生完孩子之後才開始進入了真正的媽媽的行列。並不是說孩子生下來就萬事大吉了,媽媽產後還要注意這些事情,否則可能會傷害自己的身體或者是不利於寶寶的餵養。
主要是這五件事:
1、注意儘快的餵奶
產後孩子吸吮力最強的時候就是出生後30分鐘到1小時,這時候寶寶剛出生又累又餓,而這時候的吃奶力最強,建議媽媽要儘快給孩子餵奶。
2、儘快活動
生產時因為防止出血過多,身體會分泌出凝血因子 ,所以全身的血液處於高凝的狀態,而媽媽要儘快下床活動下,如果一時半會不能下床也要動動手動動腳,儘量讓我們的血液迴圈動起來,防止血栓的形成。
3、儘快排尿
膀胱從被壓迫的狀態解放出來時,要儘快讓他恢復功能,也就是要自己去拉尿,一般產後拉的第一次尿還是很重要的,因為膀胱這時候可能是沒有尿意的,一般是護士提醒去拉的,如果能拉出來最好,拉不出來可能要插尿管。
如果是剖腹產的話可能插著尿管,一般要等拔了尿管之後再拉。
4、保護會陰清潔
產後惡露多,所以要勤換產後衛生巾,注意擦洗。特別是順產有撕裂傷或者側切的一定要注意衛生,否則會引起感染。
5、注意觀察體溫
產後一般護士都會給我們一天三次測體溫主要是怕感染,一旦感染會引起體溫升高的情況。
觀察出血量。產後護理開始於孕婦分娩之後的一段時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產褥期"。胎兒和母體分離後,新媽媽要經歷一個惡露排出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產後第一天的惡露呈鮮紅色,般持續三四天左右,最多一週,出血量和月經量差不多。接下來是漿液性的惡露排出,由於紅細胞含量少,這時的惡露呈淡粉色或者咖啡色,持續時間最多不超過兩週。最後是白色惡露,顏色和樣狀與白帶類似。
正常的惡露排出過程最多持續42天,新媽媽要注意觀察出血情況和惡露顏色,如果紅色惡露超出正常月經量,可能有產後大出血的跡象,應到醫院及時就醫。
關注體溫變化。一般情況下,正常的產婦體溫不會有太大變化,分娩後體溫升高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產後疲勞熱。新媽媽剛剛生產後,身心疲憊,體力消耗巨大,容易產生短暫的體溫升高現象,一般不超過38度,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多休息,體溫會自然恢復正常:二是因產後乳房腫脹而發生的泌乳熱,也屬於正常生理反應,這時可以多讓孩子吸乳或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保持乳腺管暢通即可。
適度下地活動。自然分娩的產婦產後休息幾個小時便可下地活動,如果產婦有產後體位性低血壓可以先起來坐一會兒,再嘗試走動,但身邊要有人看護,以免由於意外狀況摔倒。剖宮產產婦應注意休息,慢慢恢復體力後,再簡單走動。如果有側切的刀口,建議產婦咳嗽時捂住腹部,減少張力對刀口的拉扯,減輕疼痛。
4小時內要排尿。當胎兒、胎盤娩出後,產婦的尿量會明顯增加,以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新媽媽生產後應多飲水,促使尿液排出,加快子宮恢復。一般生產後4小時內要排尿,如果超過6小時未排尿可診斷為尿瀦留。這時必須採取措施催尿,建議用溫水沖洗外陰,放鬆尿道口,或把水龍頭開啟用水聲刺激。嚴重的,可採用藥物注射催尿,促使膀胱收縮。半小時無效後,用導尿管人工匯出,尿管需保留24~48小時。有痔瘡的產婦,須根據醫生的建議用藥或者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