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題主提問!
《書戴嵩畫牛》是東坡居士的一篇散文,說事簡潔明瞭,發人深思。
那位處士,喜歡收藏確非內行,偏愛鬥牛圖,也許沒有真正見過鬥牛,畢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
那位牧童,也許沒有見過別人畫牛,但他卻能一目識破畫的真假,因為牧童整天和牛相處,牛的一靜一動都十分熟悉。
據說,孔子周遊列國時,一天拉車的牛吃了農夫田裡的莊稼,農夫把孔子的牛牽走了,不再給孔子,孔子的一名學生自以聰明,去要牛,可是農夫就是不給,孔子就對他的學生說,還是讓車伕去要吧,你根本就沒放過牛,也沒趕過牛車,你就說服不了農夫。等了一會,車伕果然就牽著牛回來了。
謝題主提問!
《書戴嵩畫牛》是東坡居士的一篇散文,說事簡潔明瞭,發人深思。
那位處士,喜歡收藏確非內行,偏愛鬥牛圖,也許沒有真正見過鬥牛,畢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
那位牧童,也許沒有見過別人畫牛,但他卻能一目識破畫的真假,因為牧童整天和牛相處,牛的一靜一動都十分熟悉。
據說,孔子周遊列國時,一天拉車的牛吃了農夫田裡的莊稼,農夫把孔子的牛牽走了,不再給孔子,孔子的一名學生自以聰明,去要牛,可是農夫就是不給,孔子就對他的學生說,還是讓車伕去要吧,你根本就沒放過牛,也沒趕過牛車,你就說服不了農夫。等了一會,車伕果然就牽著牛回來了。
所以,我們從處士藏畫這件事可以得到很多啟示,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的這一過程是必須要有的。做任何事情不能想當然,不能意斷,藝術來源於生產生活,然後藝術又用於生活。正如會打仗的將軍,他也要察看地形地勢。運籌於帷幄之中,行成於千里之外,因為有足夠的感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