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回覆列表
-
1 # 青蓮
-
2 # zejin360
孔融讓梨是儒家傳統家庭教育的成功體現,謙恭禮讓是儒家成人處事的禮儀規範,並不不符合四歲孩子天然本性,所以,體現的是儒家傳統價值觀家庭教育觀念的成功。
在科舉考試之前,舉孝廉制度的流行,也讓世宦之家有這種道德導向甚至是道德作偽的功利行為。
-
3 # 懶羊羊的羊
儒家思想講的就是“五常”:仁、義、禮、智、信”。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中,能體現出來的是“仁”
和“禮”
首先談“仁”:仁者,愛人也。孔融在吃梨的時候主動拿一個最小的梨,當別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的時候,他卻說:“我比哥哥們小,我應該吃一個小的”。凡事不第一時間為自己著想,關心別人。
下面談“禮”:孔融在吃梨的時候,把大的梨讓給了哥哥吃,懂得長幼有序,謙讓禮貌。
謝邀!中國數千年來文化傳統就是謙恭和禮讓。從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幼小的孔融還深深懂得謙恭,禮讓,尊老愛幼等美德,這對後人的教育和影響是巨大的。中華民族一向以文明,禮讓三分,謙虛謹慎處世,贏得了世人好評。當今,我們生活在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里,更應該懂得謙虛,禮讓,尊老愛幼,對加強和諧社會的建設,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