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建明Zhao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時勢造英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歷史選擇了毛主席,毛主席也沒有辜負歷史。毛主席從小就有遠大志向。身無分文,心憂天下,改變了中國,改造了世界,推動了歷史前進的車輪,只有毛主席才配得上真正的英雄。毛主席出生在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富強背井離鄉尋求救國的真理,探尋革命的道路,救民於水火,扶大夏之將傾,立志砸碎舊世界,建立新中國。創立了中國共產黨,締造了人民軍隊,點燃了星星之火,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根據地。在革命處於低潮,自己遭到排擠時,仍抱著堅定的信心,忍辱負重,提出自己的主張,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從中國革命的失敗教訓中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了毛主席,在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從此,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經過千難萬險,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在建國初期,面對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的北韓戰爭和對中國的軍事挑釁,毅然出兵北韓,迫使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在板門店簽定停戰協議,維護了世界和平和中國安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為國民經濟和改革開放夯實了基礎。如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奮鬥,不僅富起來了,更強大起來了,世界上都不能忽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了,成為了世界和平的維護者,全球經濟的引領者。人民群眾過上了安全、穩定、幸福的生活。在新冠疫情面前,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黨和政府秉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初心,萬眾一心,眾志成誠,蠃得了抗疫的偉大勝利。實現了毛主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夙願。

  • 2 # 冷月鉤沉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就遭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老百姓生活更加困難,時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毛主席的出現,結束了中國長達100多年的混亂,中國從此站起來了,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按照正常的生活,毛主席本來可以過著平淡的生活。

    可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封建軍閥趁機壓迫百姓,讓毛主席決定參加革命鬥爭,推翻壓在中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

    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挑戰軍閥統治,帶領中中國人民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秋收起義正是毛主席領導發起的一次武裝起義,在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實在讓人敬佩。

    面對數十倍的敵人,毛主席帶領人民軍隊,打退了敵人數次“圍剿”,讓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為燎原之勢。

    當時包括林彪在內的高階將領,對紅旗到底能打多久,存在著顧慮和疑問,毛主席正面回答了他們革命的未來,鼓舞了全體將士。

    抗日戰爭時,毛主席在面對日寇囂張氣焰時,提出了持久戰的觀點,抗日將士深入敵後,建立根據地,為中國抗戰勝利打下了基礎。

    解放戰爭時,面對800萬裝備精良的敵人,毛主席毫不畏懼,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短短一句話讓人民軍隊消除了對敵人的畏懼,勇往直前。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糾集16國集團,組成聯合國軍介入北韓半島,戰火一度燒到了鴨綠江邊。

    為了保家衛國,毛主席提出了抗美援朝的偉大號召,百萬雄師開赴北韓,對抗美國的侵略。

    但現實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中國志願軍進入北韓半島,就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讓麥克阿瑟對中國刮目相看。

    經過3年的時間,美軍撤回38線以南,在停線書上簽字,成為二戰以來美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失敗告終的戰爭。

    當時毛主席有著這樣一番話,時間要打多久,我講我們不要做決定,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後是由艾森豪威爾或者美國的將來的什麼總統,由他們去決定,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短短數語,彰顯偉人毛主席捨我其誰的氣魄,滿身英雄氣,何愁敵人不滅。

    —End—

  • 3 # 袁衛宇

    鄧小平。鄧小平在文革之後,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奠定了中國今天世界強國的地位。

    鄧小平認為“發展才是硬道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鄧小平號召全中國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富強國家。堅持改革開放,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都是好貓。“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促進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

    鄧小平在科技教育方面,也做了許多有建設性意義的事,例如他恢復高考,改變了當時知青和後世青年學生的命運,也促進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鄧小平非常重視科技的力量,他認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同時出臺措施促進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

    鄧小平創立的鄧小平理論,也成為新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綱領,鄧小平理論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戰略步驟、領導力量等問題。同時,鄧小平理論,也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

  • 4 # 燕趙節度使

    為了人民忍辱負重才是大英雄!

    比如馮道。

    為什麼是馮道呢,請看我以前寫的文章!

    大忠大仁說馮道——五代十國亂世中的大聖人

    他在反思自己為什麼會落到這一步。

    他只是效法魏徵直言進諫,卻惹得幽州節度使劉守光大怒,把自己關押到大牢中。

    這一切都是為什麼?

    為什麼和史書上說的不一樣。

    說好的君明臣賢呢?

    他苦苦思索。終於明白,就算自己想當魏徵,可劉守光不是唐太宗啊。

    幸運的是沒過多久,他被人搭救,釋放出獄。

    從他出獄那一刻,他的三觀被重置了……

    不久劉守光戰敗,馮道逃亡太原,投奔晉王李存勖的監軍使張承業。

    張承業(846年-922年)是唐僖宗時的朝廷宦官,以忠心、正直著稱。

    張承業在唐昭宗時被派遣到山西,任河東監軍,他執法嚴明,得到晉王李克用器重。李克用死後,張承業輔助幼主李存勖,李存勖將軍國大事均交任張承業 。

    張承業蓄積銀錢、糧食,徵召士兵、馬匹,督促耕種、紡織的功勞,充實國庫,支援李存勖討伐朱樑,滅桀燕,敗契丹的戰爭。

    在晉國,張承業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發覺馮道文采不錯,對他很是禮遇,馮道感激不已。

    曾有人向張承業誹謗馮道,不要重用他。但河東記室盧質說:“我曾看到大唐宰相杜黃裳的畫像,和馮道很像,將來馮道也是宰相一樣的人物。”

    杜黃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杜黃裳進士及第,早年曾入郭子儀幕府。唐憲宗監國時,被授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唐憲宗繼位後,杜黃裳主張削弱藩鎮,曾舉薦高崇文為將,討平西川節度使劉闢。

    這盧書記一定會看相啊,後來馮道還真是當上了宰相……

    *

    *

    李存勖率兵到河北,與樑軍夾河大戰,文牘事務繁忙,由隨軍征戰的太原掌書記馮道掌管。

    一天,大將郭宗韜以諸將會餐人數過多,消耗過大,後勤人員壓力很大為由,所以奏清減少會餐人員。

    李存勖發怒,賭氣說:“我想給那些為我效力的人管幾頓飯,自己都做不得主,那麼河北前線就請另外選擇一人任主帥,我請求回太原,以避賢讓路。”隨即命馮道草擬文書。

    馮道聽了,手持毛筆,遲遲不肯寫。

    李存勖厲聲催促。

    此時的馮道在想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我斗膽揣測一下。

    馮道一定是想起了他因為勸諫舊主劉守光而蹲大獄的經歷。

    如果這次再勸諫,會不會再次蹲大獄呢?

    如此激烈的思想鬥爭之下,馮道看這樣這個怒氣衝衝的少年將軍,深吸一口氣,說道:“我的職責就是掌管筆墨文書豈敢不奉命從事。如今大王您大敗樑軍,佔據河北,屢建大功,剛剛平定南方寇亂,崇韜所諫,未必失當,拒絕他可以,卻不可用剛才那番氣話挑起眾議。敵人若是得知,便會說大王君臣不和了。到那時候,敵人趁機來攻,我們經過苦戰多年才得到的河北三鎮就會淪於敵手,希望再三考慮,那便是天下的萬幸。”

    那是的李存勖還是個明君,聽了馮道的話,頓時醒悟過來,意識到自己說的是氣話,遂停止讓馮道寫這道文書。

    一場大敗局,就憑馮道的一席話平息了。從此,人們開始敬重馮道的膽識。

    而馮道大概也悟出了一個道理:說話要察言觀色,看看能不能說,總之“有話講給知人,有飯送給飢人。”

    當魏徵可以,但君主要是唐太宗啊。要是隋煬帝,就是九頭蟲也不夠砍頭的。

    如果李存勖負氣會太原,後梁趁機來進攻,晉軍不知道要死傷多少人,河北人民又要死傷多少。

    馮道的一席話,可謂活人無數!

    *

    *

    不久,李存勖在魏州(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稱帝,史稱後唐莊宗,馮道被封為翰林學士。唐兵攻克洛陽,滅朱樑,馮道升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

    後唐明宗時,馮道遷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相當於宰相)。

    明宗時期,天下太平,沒有戰事,風調雨順連年豐收,這在五代的亂世之中,是一個難得的治世。

    但馮道時時奉勸明宗要居安思危,不要因為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兢兢業業,臣之望也。”

    明宗深以為然。

    一次,明宗問馮道:“現在天下豐收,百姓都豐衣足食嗎?”

    馮道說:“穀貴餓農,穀賤傷農,此常理也。我記得聶夷中的《傷田家詩》: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

    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

    明宗聽了讚歎曰:“此詩甚好。” 遂命侍臣錄下,每自諷之。

    後唐明宗在五代亂世之中也算是個明君,其中馮道為天下百姓,屢屢進諫,明宗都能虛心接納。君明臣賢,在五代之時,也是難得的一段佳話,而天下百姓也享受了七年的小康生活。其中有馮道的一份功勞。

    但不久,明宗去世,天下又陷入了動盪之中……

    契丹滅後晉,耶律德光端坐在汴梁皇宮,問馮道:「天下百姓如何救得?」

    馮道望著這個趾高氣昂的征服者,低頭奉承道:“此時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說馮道拍馬屁也好,說馮道無可奈何的忍辱負重求饒示弱也好,總之耶律德光聽了之後很是受用,叫停了屠殺十萬後晉降俘的初衷,遣之以戍守南疆,避免了一次人間慘劇。

    馮道活人無數,“人皆以謂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道一言之善也。”

    他一言而救中原百姓,被王安石、蘇軾稱為“菩薩”。

    何止是菩薩,簡直是佛。

    馮道見有漢族子女為契丹所俘者,出錢贖之,寄養在寺院中,然後派人尋訪其家人領回。

    *

    *

    除此之外,馮道生活極為儉樸,也符合君子之行。

    馮道父親去世,他辭官到鄉下守喪,自己耕種砍柴採摘,與農夫住在一起,全不因自己曾做過高官而有高傲之色。

    有的農家因為家裡缺乏勞力,馮道便在晚上去替人家耕田。人家知道後特來感謝他,他笑著擺擺手,認為沒什麼值得感謝的。

    這是真正的士大夫啊。

    做了四十年的官員,二十年的宰相,一直到晚年,馮道家才富裕起來。

    *

    *

    從馮道活著的時候,一直到北宋中期之前評價非常好,是一個有操守的儒者,一個模範宰相,一個救過無數百姓的大慈大悲的活佛。

    五代時,“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

    北宋時,《五代通錄》作者範質、薛居正《舊五代史》、吳處厚《青箱雜記》都曾讚揚馮道,認為馮道在事親、濟民、主政、提攜賢良上的表現,都能符合傳統中君子、聖賢的行為標準。

    王賡武《馮道——論儒家的忠君思想》一文中說:馮道在與他同時代的許多人心目中是一個有操持的儒者,一個有節制的人,甚至是一個“模範丞相”;在他死後近一百年間,這樣的美名仍有人傳誦。

    自北宋中期開始,史家因傳統的忠君觀念,對馮道歷事各朝的作為非常不齒。

    《舊五代史》雖然讚譽馮道的私德及器量,但亦指他不能稱為忠臣 。

    歐陽修《新五代史》則指馮道是五代時道德淪亡的表徵:「其可謂無廉恥者矣」,感嘆當時著名儒者亦欠缺忠貞,甚至基於「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認為馮道的行為亦有份導致天下大亂 。

    司馬光《資治通鑑》更批評不論馮道做過多少好事,亦等於沒有做,因為他只是苟活於世,“正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君則興亡接踵,道則富貴自如,茲乃奸臣之尤。”

    從此後馮道成為貳臣的代名詞,每逢提起馮道,往往都只有負面的評價。

    清代《續通志》把失節的文武官吏分為十類,馮道列入最壞一類,“懵大倫而不知恥” 。

    後世的歷史上只有王世貞、李贄、溫璜等寥寥幾人曾為馮道辯護 。

    *

    *

    馮道歷五朝八姓十一帝,為官四十年,當宰相二十年。

    先後擔任後唐的高官。李嗣源、李從厚在位時,馮道均為宰相;李從珂即將上位時,馮道為了穩定大局,率百官迎接李從珂上位,任為宰相,後任司空。

    後晉時期,石敬瑭上位時,馮道為司空、魯國公;石重貴上位時,馮道為宰相、燕國公。

    契丹滅晉後,馮道還任契丹太傅。

    後漢時期,劉知遠稱帝,馮道被被請回朝廷奉命,封為太師。

    後周時期,滅了後漢的後周,又任命馮道為太師。

    他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後稱帝),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任契丹太傅,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五代,“置君猶易吏,變國若傳舍”,如果要為帝王盡忠,那不知道每隔十年左右來一次改朝換代,士人就盡忠,那士人早就死光了吧。

    若要死節,馮道不知道要死幾次才能堵得上噴子歐陽修和司馬光的臭嘴。

    歐陽修和司馬光生活在北宋的治世之中,怎麼能體會到五代亂世生存之難?

    歐陽修、司馬光二人高官厚祿,吃飽喝足,醉眼惺忪,摟著嬌妻美妾,翻閱史書,大油嘴一張,指責馮道“寡廉鮮恥、奸臣之尤。”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我在想,如果歐陽修、司馬光二人生活在五代,他們會是怎樣的人呢?

    *

    *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熟讀儒家經典的馮道恐怕比誰都能體會這句話在亂世的意義。

    忠君,還是忠民,這是個問題。

    為皇帝一家一姓效忠那叫小忠,為天下百姓效忠那叫大忠。

    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不是汴梁或洛陽那些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武夫丘八。

    他們不配讓高潔傲岸的自己效忠。

    治世時,他勸誡皇帝輕徭薄役,愛惜民力;亂世時,他勸阻強人減少殺戮,活人無數。

    先保人民,再保社稷。

    至於君,額,下一個……

    馮道一生之中數次進諫,救活了數十萬的人民。儘管他在暴君外族面前卑躬屈膝厚顏無恥,可他心中始終有一念之仁,就是“救百姓於水火”。

    從以上的事蹟中,我們也看到了,馮道曾多次諫言,救了數十萬百姓。

    *

    *

    那些後世的誹謗馮道會在乎嗎?

    他坐過牢,侍奉過無數皇帝,當了二十年宰相,出使過虎狼敵國,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他見過什麼叫“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見過什麼叫流離失所飢寒交迫民不聊生,見過什麼叫異族屠殺軍閥混戰。也曾規勸君王,享受過短暫的小康之世,享受過片刻安寧祥和的時光。

    他一介老儒生,手無縛雞之力,自然不能率領百萬雄兵,內平軍閥,外討蠻夷,開創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可怕亂世,他只能以一個儒生積極入世的精神,做到了最好。

    對於歷史人物評價,最忌諱的就是脫離具體事件和時代背景,單方面評價人品。如果不能做到結合客觀事實,考慮功過參半,那麼無論讀者再怎麼客觀公正,也會被筆者的內容帶偏,形成一個有失偏頗的看法。

    馮道自況詩寫道:“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他去世的時候七十三歲,與孔子同壽。後周世宗柴榮為之“輟視朝三日,冊贈尚書令,追封瀛王,諡曰文懿”。

    馮道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捻掌鎮。

    馮道是五代十國第一大英雄,因為他曾救活無數百姓!

    歷史欠馮道一個公正的評價!

  • 5 # 薩沙

    衡陽城中的孤膽英雄:國軍姜九水獨自斃傷日軍幾十人

    抗戰的衡陽保衛戰。

    19日,江西會館方向的1個大隊日軍,對著國軍第1連陣地,發動了一次猛烈的工事。

    日軍大炮猛烈炮擊20多分鐘,第1連只剩40多人,陣地幾乎都被摧毀。

    日軍炮火非常厲害。

    第1連陣地有幾十顆桔子樹,炮擊後樹葉被炸飛,僅剩光禿禿的樹幹。

    炮擊剛剛停止,100多日軍就向第1連陣地猛撲。

    臧肖俠連長指揮者40多人拼死抵抗,頑強射擊投彈。

    激戰1個多小時,陣地僅剩下1個碉堡,裡面是第1連4名戰士。

    姜九水是江西人,身材高大魁梧。此人不善言辭,性格粗野,平時酷愛賭博。

    戰前,姜九水經常偷偷摸摸推牌九賭博。

    國軍不允許賭博,為此他多次被連長臧肖俠處罰。

    姜九水沒文化又粗魯,卻忠勇無比。

    看到戰友3人先後犧牲,碉堡只剩他一人。這種絕境下,他毫不畏懼,沉著戰鬥,連續打退日軍多次進攻。

    日軍也不好惹的,強悍善戰。這些日軍前仆後繼,頑強衝擊碉堡。

    幾名日軍一直衝到碉堡射擊孔邊,才被姜九水擊斃。

    日軍在碉堡外被斃傷幾十人之多。

    衡陽碉堡修建的非常有水平,射擊孔距離地面不到半米(避免被敵人火炮擊中)。

    日軍屍體很多,竟然射界堵住了大半。

    姜九水孤身一人,不可能跑到碉堡外去清理屍體。

    他只能用捷克式輕機槍掃射屍體,反正碉堡內的彈藥很多。

    子彈將屍體一部分擊碎,另一部分殘肢被推到低窪處,射界又打開了。

    當時戰鬥非常激烈,臧肖俠連長見無兵可用,乾脆親自衝入碉堡。他拿起1挺機槍,和姜九水一起射擊。

    姜九水始終沉著開槍二三點射,將日軍一個個擊斃。

    突然一轉頭,姜發現臧肖俠連長也在,急忙說:連長,這裡危險,你快到後面去指揮全連。這裡有我在就行了,鬼子別想過來。你快回指揮所去。

    臧肖俠連長回答:我們連就剩我們幾個人,還指揮什麼。我在這裡最安全。你打你的,不要管我。

    姜九水回答:我已經打倒幾十個鬼子了。你看看那邊躺著一大片,多過癮!連長,我們就死在這裡吧,多殺一個算一個。

    就在兩人射擊期間,後方意外派來了20多名援軍。

    臧肖俠連長大喜過望,立即離開碉堡去指揮他們。

    就在這個關口,日軍發又一波衝鋒,三四十人分幾路撲向碉堡。

    碉堡只剩姜九水1人。

    他冷靜射擊,又斃傷日軍數人。

    日軍認為碉堡裡面還有不少國軍,放棄了硬衝,用步兵炮直瞄轟擊。

    日軍前後開炮十多發,終於擊中。

    隨著碉堡的坍塌,姜九水英勇殉國。

    直到戰死前的最後一秒,那個碉堡中仍然傳來沉著的射擊聲。

    姜九水,一個平凡又偉大的民族英雄!

    但願朝陽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

  • 6 # 密室脫垂

    我覺得英雄有大英雄和小英雄,還有超級英雄之分別,外中國人有時候也是這樣說的,有些英雄屬於超級英雄。比如那些能扭轉乾坤,改造社會的人,是整個國家億萬人精神風貌為之大變的人物,而且都是向好的方向轉變的那種人應該算是超級英雄。這種英雄的勢力非常龐大。他們做出來的事,連外國的好些英雄們看了都目瞪口呆。還有些商業英雄,房地產英雄,搶險救災英雄,戰鬥英雄,衛國戰爭英雄,遍地英雄下夕煙,就是說的到處都有英雄,只不過大小不同行業不同,級別職務高低不同。有領袖裡面的英雄,有運動員裡面的英雄,有工人裡面的英雄,也有農民裡面的英雄,或許還可以有扶貧救災的英雄。或者教育學生的英雄老師,愛護學生的英雄老師,不是那種見了地震或火災來就先逃亡的老師。好的演員也像個英雄,它能塑造出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而不是扭扭捏捏的醜化英雄,更不會搞個偷稅漏稅,或者是什麼吸毒的訊息出來的演員。社會能給予各行各業的英雄恰如其分的評價和獎勵表彰,這對於社會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 7 # 舊史風

    誰是大英雄?為國為民者也!

    為人民服務的老一代革命家都是真正的英雄,他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為民族未來謀福利,我們有了他們這些大英雄,才有了一個大好環境,去復興中華,如果要論最英雄,當屬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總司令。

    他們是民族危難之時最核心的凝聚力

    散沙經不住狂風,就是因為缺少一股凝聚力,這放在民族危亡之際,就如軍閥各自為戰,保有自己的地盤,爭取自己的利益,當強敵入侵,他們就如一盤散沙,難以形成強力抵禦外敵,一敗再敗,問題的根源就是他們凝聚力太弱小,僅僅只是所據有之地的力量,形成不了大勢。

    所以蔣中正立志北伐,力求統一,從而形成凝聚力,然而失去民心,黨內派系鬥爭不斷,把優勢反而變成了劣勢。

    毛主席是清醒的,內憂外困之下,他發出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御外辱。

    周恩來總理周旋於各方勢力間,尋求救國之道。

    朱老總建立人民軍隊,打造一支全新的人民力量。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土地革命,經過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以及革命戰友的努力,將土地平均分配,得到土地的農民煥發出新機,開展大生產,使得原本萎靡的農村經濟,蓬勃發展起來。

    這一舉措,迅速得到了人民支援,為保衛來之不易的革命果實,一批批仁人志士自發的參加革命。

    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

    這股力量堅不可摧,移山填海。

    將一切強敵驅逐出去。

    開創出中華新局面,奠定如今和平大環境。

    正是有他們的英雄豪情,不為自己謀利,才能將這股凝聚力發展到最強。

  • 8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蒼茫大地借用《三國演義》中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中曹操關於英雄的論斷: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據此標準,毛主席當得起中華民族大英雄的稱號,甚至可以說:天下英雄,舍他其誰?

    老人家一輩子把民族、人民、國家的苦難扛在自己的肩上,老人家波瀾壯闊的一生就是為了讓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向全世界宣告:中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他用他的韌的戰鬥精神和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程序,為此他一家犧牲了妻子楊開慧(1930年11月被湖南軍閥何健殺害)、長子毛岸英(1951年11月25日在北韓美軍空襲中犧牲)、大弟毛澤民(1943年和陳潭秋在新疆被軍閥盛世才祕密殺害)、二弟毛澤覃(1935年4月在瑞金為掩護戰友犧牲)、原堂妹後過繼給主席父母做女兒的毛澤建(1929年8月這位著名的女游擊隊長犧牲于衡山縣城南馬廟坪),侄子毛楚雄(毛澤覃長子,隨王震將軍參加中原突圍,在陝西寧陝縣被國軍祕密殺害)……他始終樂觀地認為: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老人家何其豪邁?

    這位湖南第一師範畢業的學生,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在1918年4月就和摯友蔡和森、何叔衡(參加黨的一大、主席同學)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8月為組織湖南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第一次到北京,擔任北大圖書管理員,吃盡千辛萬苦籌集到鉅額費用後,最有資格赴法留學的主席卻認為:中國的問題在外國找不到答案,毅然放棄留洋機會,留在國內搞調查研究。後在李大釗影響下接受十月革命的影響。1919年5月,響應五四運動,發起成立湖南學生聯合會,領導學生反帝愛國運動,7月主編會刊《湘江評論》,12月為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第二次赴京,讀到《共產黨宣言》等書籍,1920年5、6月在上海與陳獨秀討論馬克思主義,11月同何叔衡組織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23至8月初,出席一大,成為黨的創始人之一,十月十日,奉命建中共湖南支部,任書記。成功領導粵漢鐵路工人、安源路礦工人罷工,積極參加國共合作,1925年10月任國民黨宣傳部代部長,12月1日,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7年3月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證明了老人家最瞭解中國,他最早地認識到:中國首要的問題是農民問題,這就叫洞察力。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中,為挽救時局,中共中央在八月七日召開緊急會議,主席提出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光輝論斷,並謝絕好友領導人瞿秋白讓他到中央工作的邀請,親赴湖南領導秋收起義,成為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秋收起義受挫後,他毅然率領一千餘部進軍井岡山,毅然和佔據井岡山的農軍王佐、袁文才聯合,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一個共產黨的領導人竟上了山,驚得啃過洋麵包的某些黨的領導人差點掉了下巴,1927年11月他被撤銷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但他一如既往地為革命精心編織紅色搖籃,28年4月他

    ,率部在寧岡縣礱市與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餘部、湘南起義農軍會師,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他任黨代表、軍委書記,10月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論斷,29年12月,起草《古田會議決議》,規定了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除了打仗消滅敵人的軍事力量之外,還要擔負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於建立共產黨組織等項任務,肯定了黨對紅軍的領導原則。使紅軍成為黨的武裝工作隊。1930年為了解答老部下林彪來信中提出的《紅旗還能扛多久》的疑問,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闡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在文中他用詩一般的語言對革命高潮進行了激情描述: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個嬰兒。主席以滿腔熱情投入到農民包圍城市的革命武裝實踐中,他和朱老總成為蘇區黨和紅軍的兩面旗幟,老人家總結出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十六字游擊戰方針,紅軍在他領導下越來越壯大,老人家先後成功指揮、指導了蘇區四次反圍剿,打得老蔣滿地找牙。博古、李德來到中央蘇區,主席坐上了冷板凳,李德用“叫花子和龍王比寶"的笨招對付國軍百萬大軍的圍剿,多次失利後紅一方面軍被迫長征,主席襟懷坦蕩,依然親自在於都河上架橋,紅軍過湘江,傷亡慘重,八萬六千人銳減到不足三萬人,博古想舉槍自殺,幸虧聶帥奪過他的槍才未釀成人生慘劇,主席在遵義會議上當選政治局常委,成為周總理軍事上的助手。主席四渡赤水甩掉了蔣軍的圍追堵截,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但張國燾這位曾經的黨的創始人,竟私慾膨脹、擁兵自重,想裹挾紅一方面軍南下,主席臨危不亂,毅然獨率黨中央、一、三軍團北上,打下臘子口,過草地,直達陝北,與徐海東、劉志丹的紅十五軍團會師,完成中央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指揮東征山西,壯大了紅軍。主席也稱為黨和紅軍的定海神針。

    西安事變爆發,主席以民族大義為重,派周總理說服張學良、楊虎城,義釋殺害了妻子楊開慧、弟弟毛澤覃等無數共產黨人的蔣介石。隨後他領導的三支參加長征的紅軍編入國軍,南方游擊隊也改編成新四軍,投入了抗日戰爭的滾滾洪流中,他在1938年5月發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對抗日戰爭的策略進行頂層設計,《論持久戰》把抗戰成功地預測為三個階段,即防禦、相持、反攻,他既是軍事家,又是戰略家,八年功夫,他領導的我八路軍、新四軍等軍隊由整編前的五萬人壯大到一百二十萬,根據地人口近一億。

    為了減少民族苦難,主席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親赴重慶,與老蔣共商國是,簽訂了《國共談判協定》。

    老蔣撕毀國共兩黨在重慶簽訂的《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對解放軍的進攻,當時國軍有四百六十萬,接收了日軍百萬軍隊裝備,還有美國的竭力援助,可謂武裝到牙齒。毛主席毅然上了拳擊臺,短短三年多功夫,毛主席指揮解放軍發動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有名戰役,消滅國軍809萬人,把老蔣趕到了孤島臺灣。

    主席在1949年締造了新中國。美國鬼子又來生事,打過三八線、轟炸我共和國長子東北、第七艦隊開到臺灣海峽,是可忍,孰不可忍?主席力排眾議,毅然決定抗美援朝,打得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1953年7月被迫和談協議簽字!克拉克在回憶錄《從多瑙河到鴨綠江》中寫道: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一我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美國又發動越南戰爭,主席又及時施以援手,把美國鬼子從越南趕回老家。1961年中印戰爭,中國軍隊和印度軍隊上演了貓戲老鼠的好戲!老人家揮灑自如,一會兒聯蘇抗美,一會兒又聯美抗蘇,極顯戰略家、外交家的風采!至於1959年炮轟金門、1974年西沙海戰,那是老人家活動活動胳膊而已!

    他締造的新中國被亞非拉國家抬進了聯合國,他讓他的國家擁有了自己的輕工業、重工業,有了自己製造的飛機、坦克、大炮、軍艦,擁有了自己的兩彈一星!

    主席延河邊上熟悉的背影,歌曲《東方紅》中的熟悉歌聲,都永遠定格在中中國人民的記憶裡!

    每年韶山沖、主席紀念堂紛至沓來的潮水般的朝聖人流,早已證明他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英雄!,‘

  • 9 # 唐平華2

    誰是英雄,讓老天說話。

    那年,毛主席身邊該派出的兵都出去了,只有一群娃娃兵,最小的才九歲,最大的才十六七歲,除了有個警衛班。其餘的都是沒有戰鬥力。前面是黃河,後面是蔣介石的的嫡系,裝備精良的國民黨一個師,不把毛主席消滅誓不罷休。此時天空下著傾盆大雨。周總理不停的吹促。老毛,你快上船吧!別管我們了。

    斗笠下毛主席那張臉非常疑重,他知道,唯一的一艘小船,這樣大的雨,黃河的水說漲就漲,萬一航河中,河水猛漲怎麼辦?那只是萬一,他毛澤東脫險的可能最大。但身後這些娃娃兵咋辦,這可是革命的火種,祖國的希望呀!他們跟隨我毛澤東,圖個啥!不就是想改變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嗎?一旦我脫險了,身後這些娃娃兵只有被消滅。他們年紀這樣小,應該對他們負責。

    恩來,難道沒有其它路了嗎?

    有,沿著河提走,走過前面那座山,下了河堤,就可以脫險,可敵人有兩個團埋伏在山上,我們不是成了活靶子了呀!

    傳令下去,叫大家跟緊我。

    周總理知道,毛主席決定了的事,誰也勸不了。

    毛主席走在河堤上,看了看山上懶散的人,昂頭挺胸,緩緩兩行。

    周總理和警衛員,用身體保護著毛主席,都被他氣憤推開。

    你們的身體是鐵打的嗎?都是血肉之軀。

    此時天卻突然雨停了,一束太Sunny正正的照在毛主席身上,一直到走完河提,才聽見有人在喊

    毛澤東帶領的共匪已走下河提了。

    此時槍聲大作。

    周總理摸了摸背上汗水打溼的衣服,今天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士兵開槍的話,後果不敢想像。

    誰敢稱英雄,除了毛主席,其餘的哼

  • 10 # 百姓百言

    英雄這個概念我們並不陌生。從懂事的那一天起,從小學、中學、大學到家庭社會,我們一直都被灌輸著英雄的概念。但英雄的形象絕不單一,存在的領域也絕不狹隘,在我的思維裡,英雄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一個廣泛存在於各行各業的具體人物形象:

    1、對於個人而言,能在你絕境中伸出溫暖的手,讓你獲得重生的,這個人就是你的英雄!

    2、對於家庭而言,不管風吹雨打,不管命運多舛,能夠幾十年如一日撐起這片天,相濡以沫,贍老育小,讓家庭成為所有人幸福的歸宿,那麼在子女的眼裡,這樣的家長就是家裡的英雄!

    3、對於社會而言,能夠在危難時刻挺胸而出,除暴安良,捨己救人,這樣的人就是社會的英雄!能夠在艱難困苦的時刻,用自己嘔心瀝血的奮鬥,獲得成功鼓舞大眾,這樣的人就是社會的英雄!

    4、對於國家來說,能夠在民族存亡時刻揭竿而起,為民請命,浴血疆場,這樣的人就是民族的英雄!

    總之,英雄是一個稱呼,也是一種精神,不管是大英雄還是小英雄,都是社會各行各業、何時何地都在呼喚的一種情神氣概!一個有英雄精神的社會,才是有前途有希望的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程式設計師的女朋友或老婆顏值普遍要高於男方很多?還是說程式設計師已經算是婚戀市場的優質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