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知大叔聊職場

    35歲也沒招誰,也沒惹誰。如果說感同身受,那麼我覺得有句話可能比較形象:

    35歲,職場裡的「奢侈品」。

    它滿足了「奢侈品」的重要特點,讓人望而生畏。這也不能完全怪企業,畢竟企業是需要講究成本效率的地方。

    我們一起看看,35歲職場人滿足了哪些特點呢。

    比如LV的包,勞力士的表。價格動則就是幾萬,幾十萬,有的價格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而我們沒有它也不會影響到我們什麼。一樣有別的包可以裝東西,一樣可以用手機看時間。

    大部分的奢侈品就是一個擺設,是給別人看的,以此來彰顯個人的品味和地位。

    另外,真品當然也不能在地毯兒買吧。地攤買的肯定是「水貨」啊。

    35歲的職場人也是如此。

    要說閱歷、經驗,心智和心力以及體力都是在這個年齡段是相對處於融合的高峰的時候。

    有的也已經小有點成就。

    但正是如此,35歲的職場人的“價格”是比較高的。而同時,由於這35歲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有車貸,生活成本也很高,也自然不會把自己的價格標低了,不然養不活家庭。隨便可能就開口就是萬元起了。

    同時,35歲的職場人也沒那麼實用了。「皮糙肉厚」很難推得動,不如小年輕那麼好使用,精力也沒那麼充沛,衝勁兒也沒有了。如果是女同志肯定就要更要打個折。

    有時候企業也會想這樣的工資,不如招兩個小年輕,還可以好好培養一下。或者把這個成本分給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發揮的效能更高。

    這也就是企業的心裡預期和求職人的預期兩項不能合理匹配。

    再有,很多老闆都會覺得「優秀的人是招不來的」,也就是說35歲了還不能穩定,還在投簡歷的,大概也不是人才。

    這當然裡面有一點點偏見,不能完全這樣去下結論。但是可以想想在一個企業裡一般到了中高層的這個年齡下的人,大概率公司給的條件還是自己的上升空間都還是很不錯的。

    也就是說,求職的的地點決定了這個可能是一個「水貨奢侈品」。

    我們也不難看出,在眾多公司裡給35歲職場上貼上的「奢侈品」標籤,在這樣的標籤下,企業選擇價效比更高的人也是無可厚非。

    別人嫌棄我們價格高,那就只能「喪薪」了。

    也確實會很尷尬,總不能和一個畢業幾年的人比吧?可職場不相信這個,給這個錢還得證明自己的價值,如果說我們還幹不過年輕人,那完蛋了,價值就沒了。

    時代的進步,技能在更新,我們可能以舊的技能,也不值那麼多「薪」了

    行業越新越是如此。比如網際網路行業就很明顯,新的技能和技術迭代飛快,職業技能往往年輕人學習的更快。

    網際網路公司裡每個人都是個螺絲釘,很難說經驗有多大價值,而更多的技術能力的體現。

    (病狂分界線)

    那「病狂」又是啥呢?

    為我們年輕時候遭的罪(孽)埋單。

    年輕時候不在意自己的身體,到了這個年紀就有可能出現身體問題。我遇到的好多人,基本上三高的,痛風的,胃病的,太多了。

    再加上到了這個年紀,父母也進入了最高危的時候,他們要是出了問題,我們就會將前面十幾年的積累全部歸零。

    這不僅是「病狂」更是「錢狂」。

    如果說我們沒有到35歲,還在年齡的可控時間範圍內,那麼就重新規劃自己最寶貴的10年。

    如果我們已經到了35歲,又是普通人,又沒有可以跟的人,那麼就要謹慎自己的選擇,當然是不要隨便決策跳槽了。

    這是我血淋淋的教訓。

    END

  • 2 # 看劇的第7天

    在我看來,35歲不是你的應該感到絕望的年齡,而應該是你的新起點的年齡。

    為什麼呢?

  • 3 # 畫職場

    這個問題,我前幾天剛剛真真切切的遇到過。新單位招聘,要求,年齡35以下,本科,這兩點我都不達標,可用人的部門領導是我認識的,一切都好說了。

    儘管我們很多人對這個門檻憤憤不平,可這就是社會現實。除非我們在從事的領域有突出的貢獻,或者有一定的影響力,或者有某方面突出的才能。否則確實很難。

    但也不是毫無辦法,多學習,對本行業有深刻的見解,也是有很強的說服力的。

  • 4 # 祕聯盟公文

    35,是人生中年和青年的分水嶺,市看一個人成長潛力和現有能力很好的一個階段。同時不光35,什麼事總要有一個劃定,也可能是25或者55,都可以,看實際情況。

  • 5 # 餘生可貴Go

    簡單說下看法。35歲基本都結婚了,既然結婚了,那麼就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說是不會,其實是沒有那麼多精力。畢竟生活瑣事多了,沒有全身心的去工作,工作效率就會大打折扣,這樣不利於公司的發展。

  • 6 # 東哥談職場

    我以前在公司招聘時,那時招生產組長和倉管員,老闆跟我說,超過35歲直接不要,我問他為什麼,老闆說:一個人35歲了,還在找這麼基層的工作,說明他以前工作根本沒有努力,如果以前工作表現好的話,現在35歲都混成公司中層或者高層管理了,也不可能來找這基層工作。後來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

  • 7 # 啦啦太陽花

    招聘也得分行業,有些行業願意要年齡大的,比如說開發研究領域,醫生,都需要經驗豐富,有閱歷的人!服務行業,或公司需要培訓新人來更好的迎合社會發展,公司進步都需要年輕人,年紀大的培訓太久,接受事物能力沒有年輕人快速,新人老人都是相互相成的,年齡大有能力一樣是有很多公司掙,看自己能力!35歲以下只能說是普通行業招聘!個人見解!!

  • 8 # 9向日葵9

    年齡不是難度,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的優勢,找到自己的善長,特長,興趣,不斷學習。

    三十五以後比二十歲更多閱歷,經歷,資歷,善於發現自己的美,即優點,將劣勢變優勢,而不是被一條所謂的規定嚇住,發揚你的的善長,說不定還是稀缺人才。也有很多年齡大的吃香的工作,活到老學到老,老外六七八十還有在工作的,我們的國寶鍾南山先生八十多了還堅持工作。

    每個年齡段都有他的精彩,我們絕不能活反了,相信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交誼舞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