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貸款教授

    凡事沒有一個絕對的,我們在信貸行業工作多年,什麼樣的人都見過,我們見到有些人從來沒有借過錢的,但是他同樣很富有,而且經營很穩;我們同樣看到有些人通過借錢去投資,然後迅速獲得財富增值的;我們還看到,有不少人借錢之後投資失敗導致負債累累的。

    所以到底要不要借錢才能成為富人,這個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關鍵還要看你個人的能力、機遇、及操控資金的技能。

    比如著名的老乾媽創始人陶碧華,她的經營思想就是不賒銷,不借錢,不貸款,但是老乾媽不照樣發展很好嘛,雖然最近幾年過得不怎麼樣,但並不妨礙她成為一個有錢人。

    再比如世界著名的股神巴菲特,他自己很少借錢,他曾經說過,即便只有1萬塊錢的時候也絕不借錢。巴菲特不借錢的理由很簡單,他認為如果你足夠聰明你不用去融資,如果你不不夠聰明,那你就不應該融資。

    類似巴菲特這種人其實很多,很多人自己有能力有技巧之後,他根本不用去借錢,而是通過自己的錢不斷的去滾動,通過複利的威力慢慢的使自己的財富增值,最終成為有錢人。

    所以借錢跟財富並沒有必然的聯絡,很多人總是鼓動別人借錢去投資,這樣才能擺脫貧困,才能創造財富,其實這是一種偏頗。借錢你得有目的,你能夠確保借這個錢能夠產生更多的收益,那借錢確實能夠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比如現在很多企業,哪怕他自己很有錢,他同樣會去借貸款,或者是通過其他渠道融資來拓展專案。

    而他們之所以敢借錢,因為他們對專案有把握。比如前幾年在中國樓市發展比較活躍的時候,只要房子推出來肯定能賣出去,所以開發商都紛紛利用槓桿開發,自己只有25%的資金,然後通過向銀行借70%的資金去開發專案。

    通過這種槓桿開發,這些開發商確實能夠賺很多的錢。比如一個專案投資2個億,開發商實際上只需要出5000萬塊錢就可以,等把地買下來後,專案規劃通過審批了,然後再拿專案去向銀行抵押獲得貸款1.5億。這1.5個億年息大概是在6%左右,假如這個貸款的週期是三年,那開發商需要支付的利息總共是2700萬。

    但是等專案建成之後,開發商這個專案有可能賣到4個億,這樣扣除1.5億的貸款本金和2700萬的利息,再加上自己所投入的5000萬啟動資金,那最終開發商大概可以賺1.7億左右,在扣除各種先發費用,稅費等成本之後,至少可以淨賺一個億以上。

    由此可見,在大家對專案很有把握,確保能夠盈利的前提下,通過向銀行借錢,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措施,因為通過財務槓桿,你可以利用很少的錢去撬動更大的專案,從而賺更多的錢。

    但是如果大家對專案沒把握,對投資的標的沒有把握,而是盲目的去借錢,那最終大家借的越多虧得越多。比如最近幾年中小企業的環境並不太好,有些企業前期判斷失誤,盲目的向銀行借了鉅額貸款,結果行情轉變之後,專案量產了但是產品卻沒法賣出去,結果導致連銀行的貸款都沒法正常償還。為了維護企業的信譽,這些小企業只能硬著頭皮去向民間借高利貸,以為通過借高利貸能夠暫時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但最後這越借越多,最終導致企業破產,老闆跑路,類似的事情前幾年很多。

    所以社會上所說的不借錢,你永遠成不了富人,這個太片面。借錢能夠創造財富的前提是能夠盈利,不能夠盈利的借錢都是耍流氓。

  • 2 # 貧民窟的大富翁

    沒有誰生來就註定是富人,只有善於投資,靈活運用自己接觸的各種資源,才有可能改變命運,錢就是最重要的一種資源,借錢就是借力。

    善於借錢,把握機會

    一個人有了卓越的才能就會發現很多賺錢的機會,一個有100萬的人會發現可以賺1000萬的機會,一個有1000萬的人會發現能賺一個億的機會。這是優秀的人的共同特徵,如果一個有100萬的人只能盯著可以賺10萬的機會,慢慢的它的資產就會變成10萬。

    發現了機會怎麼辦呢?需要把夢想變成現實就需要錢,去借錢,才能錢生錢,可以進行資產開發,帶來滾滾財源。

    如果不是向銀行借錢買房,我們中有多少人買得起商品房呢?正是因為合理負債,才幫我們趕上房地產增值的時代機遇。

    通貨膨脹時代,負債為王

    借錢不僅是一種思想,還是一種能力,怎麼借到安全的、低成本的錢就會決定一個人的財富增值速度。

    貨幣紙質化以來,通貨膨脹就是一種必然,怎麼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呢?其中的一個訣竅就是少儲蓄,多投資,合理負債。

    我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要欠錢,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這個習慣在通脹嚴重的今天就已經不靠譜。借款也是抵禦通脹的一個很好的方式,比如現在五年內的抵押貸款利率僅為4.95%,扣除通貨膨脹,幾乎相當於零利率。

    什麼意思呢?就是銀行借錢給你辦事,不要利息,這種錢為什麼不借呢?

    善於借錢,就是善於利用外部力量實現自己的戰略規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這樣的人才會變成真正的大富翁,而不是坐吃山空。

  • 3 # 蔣昊說經濟

    蔣老師觀點:負債不一定能夠成為有錢人,但富人一定存在著合理的負債。

    美國信用卡大王沃爾特有1497張信用卡,信用額度高達170萬美元,還因此創下世界紀錄,獲得“神奇塑膠先生“的稱號。

    他的做法,哪怕放在這個可以包容一切、接納一切的新中國來說,可能依然會有人認為他瘋了,而且瘋的徹底。

    他瘋了嗎?恰恰相反,他很聰明。幾十年來,沃爾特的信用記錄依然完美,從不逾期。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每個月只會使用一張卡,並且一定會在月底前付清。這就是他的生財之道,他的風險控制。

    他算富人嗎?1497張信用卡,170萬美元總額度,相當於1200萬人民幣,而且都是現金流。毫無疑問,他是行動和思想的巨人,對於可以預見的風險評估和控制,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那麼這1200萬可以幹什麼?這點應該都不用我說了吧。投個資、開個店、投個定期,再不濟酒放餘額寶裡,每天就躺著每個月也有十來萬的利息可以拿,何樂而不為。

    以上只是一個供大家閱覽的例子,不支援也不建議你們辦太多的信用卡,量力而行也是風險控制的其中一部分。

    《富爸爸窮爸爸》裡面有一句話寫的非常好:“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債務,只不過他們以為那些就是資產”。

    如題所說的“借錢”,更多的可以理解為用錢來生錢,那麼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什麼是由資產引發的負債,什麼又是由負債轉化成的資產,這幾個問題,希望大家考慮清楚。

    綜上所述:

    這就是所謂“富人”和“窮人”最主要的區別,我們要做的是先改變自己固有的慣性思維,懂得並利用槓槓原理去實現“錢生錢”,思維改變了,你的階層、圈子、資金都將必然能上升一個大階梯,並將永遠不會落魄。

  • 4 # 老金財經

    有句話這樣說的“富人從銀行借錢投資,窮人從銀行存錢保值”!這句話已經充分說明不會借錢永遠也成不了有錢人的做法,其實這句話就是告訴大家一個大道理,要學會投資,學會錢生錢,這樣才能成為富人的最好捷近,下面說說我個人看法。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實際例子,就是在2005年之時,我舅舅在深圳花了幾十萬購買一套房子,隨後過了幾年又把房子賣了,隨後把這套房子賣的錢付個首付,然後去買更大的房子;之後又等著升值了,之後又把房子賣了;買了這套房子升值後又賣掉,當中首付買更好,更大的房子,就這樣迴圈的去炒房,截止當前房產已經超過1000多萬了資產,就這樣一買一賣,藉助銀行的錢為自己賺錢。

    通過我舅舅的這個炒房事例,從幾十萬元的資金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變成千萬資產的富人;從這裡例子就是可以說明兩個大道理:

    其一:錢生錢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是一種為資金賺取更大財富的一種方法;

    舉例子:

    假如有兩個人同時永遠10萬的本金,其中一個人就把這10萬元存銀行,年利率是4%,一年下來有4000元利息,覺得非常划算了,隨後自己去上班拿份工資收入。但另外一個人拿出了自己10萬元,隨後再度向銀行借了10萬元,總共有20萬元的本金去接手了一家快遞承包片區;10年之後,這兩個人就是天差地別的,選擇存款的人最終只有50萬以下的存款,而另外一個人資產已經高達300多萬,同樣的本金起步,一個是存錢的,另外一個就是借錢的,兩個人之間最終的資產差異非常大,這就是現實的生活。

    總之這個社會貧富差距這麼大的真正原因就是,窮人都是把錢躺在銀行吃利息,為了就是保值;而真正的富人就是研究投資,研究哪些專案能賺大錢,自己只要有錢就用來投資各種各樣的投資,藉助銀行的錢為自己生財。

    所以富人定律不會“借錢”,你永遠也成不了有錢人,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這個也是告誡很多普通人想要成為富人的真正捷近之路。

  • 5 # 簡約自媒體的VLOG

    我同意這種關點,舉個例子來說,我有個朋友買的是單位福利分房,而且是新裝修房子,十幾年前有一次因為需要用錢就把房子賣了,價格特別便宜,幾萬元錢就被另一個人買了,買房的這個人當時就是看準時機借錢買的,買了之後,就把它出租了,租金就用來還還賬,一直到現在,房子價格翻了幾倍!這個例子就充分說明了富人定律!但是前提是要借得到錢

  • 6 # 靈和睿

    借錢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資金來投資,資本的運作能讓錢變成更多的錢。不會資本運作,只是一味上班工作拿工資的話是很難成為有錢人的。大部分的有錢人都跟銀行打交道,都要貸款,相當於借錢。

    舉個例子:有個朋友靠家裡 的支柱還有自己的部分存款購買了一套商品房,只是付了首付,沒多久房子就漲價了,2個月的時間漲了1千一平方,他就看準了房子還是會上漲的,於是又去外面借了很多錢拿去買另一套房子,要知道他的首付全是借的,還款也是拿出全部的工資,有時不夠還要再借一點。就這樣艱難的過了一年多,也是運氣好,房價大漲,他把房子賣掉了,付清了朋友的欠款還賺了100萬,那麼多年的貸款也都算進去了。他這波操作讓他成功的從窮人變成了小康水平,而且手裡還有一套房子的。

    這個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再說其他大的企業家,哪個剛開始就有很充足的資金的,不都是靠融資,銀行貸款等等一步步做大做強的嗎?

    就比如阿里巴巴現在這麼強大,當年沒有孫正義投資估計早就維持不下去了。

    富人的成功靠的是大量資金的週轉運作,跟普通人賺了工資就往銀行裡存是不一樣的,資金要像水一樣流動起來,那資金量才會越來越大,生意也能越做越大。

  • 7 # 杜坤維

    金融的本質就是槓桿,沒有槓桿也就沒有金融,支付最快的就是加槓桿,有人說過,可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地球,這就是藉助槓桿的力量。

    一個人自有資金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創業之初,自有資金更是少得可憐,回顧中國那些超級富豪,無一不是藉助槓桿。

    網際網路公司創立之初,都是依靠燒錢補貼獲得客戶,錢從何來?就是一輪又一輪的資本投資,正是藉助各種風投的投資,網際網路公司得以快速成長。沒有風投,網際網路公司能夠獲得成功嗎?風投就是創業公司的槓桿。

    發行人IPO實際上也是一種加槓桿,從資本市場獲得大量資金,投向募投專案,取得長足發展,典型的是貴州茅臺,市值已經突破了1.4萬億元。

    網際網路公司典型之一就是小米。一輪融資,總市值就是倍數增加,幾年時間總市值增加了180倍。沒有數輪融資,小米能有如此發展嗎?

    2010年底,A輪獲41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為IDG、順為、晨興等,估值2.5億美元;

    2011年底,B輪獲來自IDG、高通、淡馬錫、啟明的9000萬美元融資,估值10億美元;

    2012年6月,C輪吸引到俄羅斯基金DST/Yuri Milner(中國)及淡馬錫2.16億美元的投資估值40億美元;2013年,

    D輪獲俄羅斯基金DST/Yuri Milner(中國)投資,金額未透露;

    2014年12月,雷軍在微博上公佈,小米E輪獲11億美元投資,投資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厚朴、雲鋒等,估值達到450億美元。

    加槓桿的方式很多,銀行貸款、發債、IPO、私人借貸等,但是除了IPO以外,其他加槓桿都是需要連本帶利償還的,這就增加了很多的風險,成功就是王者,失敗就是流寇。有很多企業在於槓桿太高,最後資金鍊斷裂而失敗。

  • 8 # 屠龍刀fei0598

    不會借錢,就永遠成不了有錢人,說的就是 “以錢生錢”和通過“加杆槓”賺錢,從財富本質角度來看,經營“錢”的生意就是最賺錢的生意。

    為什麼多數人不會“借錢”來發財?因為第一,沒有條件,銀行不會借給你,因為你的信用低,因為你沒有流水支援銀行貸款給你,因為你沒有可抵押的資產。從這主要幾個方面來看,就不具備像銀行貸款的條件和能力。

    而從具備這些能力卻不敢貸款的人的角度來看,他們眼裡只看到風險,看不到機會,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格局和層次不同,接觸到資訊層次不同。就比如說買房,多數人看到的都是一樣的“房價太貴”,而從“房價太貴”角度去看,這個問題永遠存在。而差別只在於“太貴”的本質原因是什麼?以後會不會“更貴”?而看到後者的人,只要具備條件就會貸款買房,甚至多套房。而看到前者的人,可能連自住房都不買或者買不起。

    從商人的角度去看,“錢”不能停在賬戶上,應該去“賺錢”,也就是“錢要生錢”。甚至自己的錢還不夠,要借貸去賺錢。而從百姓的角度去看,“錢”是“血汗錢”,不能亂花。要“存起來”。於是,“商人”的錢在加快週轉速度,在借雞生蛋,而百姓的錢躺在銀行裡“吃利息”的同時在貶值。

    從貨幣購買力的角度去看,錢,永遠都在貶值,按照十年前的100萬,十年後只值46萬來看,只有“借錢”和加快週轉速度,才能跑贏貶值和通脹。 對比“借錢的人”,不但逃避了“貶值”,還同時“借錢”從貶值了賺到了貶值的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克蘭總統迴應“電話門”:國家元首間的通話不應被公之於眾,他有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