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一個問題。從創作的角度,為雙胞胎設計很大的性格差異,其實不僅僅是演員容易表演,編劇、導演、服化道等等,都相對容易操作。畢竟,能創造出“雙胞胎而又不同劇情而又性格相近而又有細微差異”,幾個彎轉折下來,劇情、人物、細節,需要很深的功力。特別是今天的觀眾,何其寬容,又何其挑剔。他們寬容到可以容忍爛演技和零演技,又挑剔到會問雙胞胎的生理心理合理嗎。費力,不一定討好,那麼,何必呢?給創作者一個理由先?演員單憑愛演是不夠的,得真的感同身受,要對錶演創作著迷上癮才行吧。
第二個問題。有,而且不少。隨便舉幾個例子,胡蝶1934年的《姊妹花》,闊太太vs窮女傭。阿蘭·德龍1964年的《黑鬱金香》,大盜vs紳士。甚至成龍1992年的《雙龍會》,鋼琴家vs小混混。這些都是。表面上看,這些雙胞胎在外觀行動上差別巨大,甚至會被認為是“性格不同”,但如果按照心理學對“性格”的定義,則他們仍然擁有非常相同的性格。他們的人生經歷當然被編劇設計成了完全不同的樣子——雙胞胎故事的看點正在於此。至於是否可信,是第二步的事情。所以後來,很多人寧可玩人格分裂、重傷失憶的套路,為演員和角色找到新的空間(或者說藉口)。這樣更加好操作,而且顯得很現代很酷。
關於第一個問題。從創作的角度,為雙胞胎設計很大的性格差異,其實不僅僅是演員容易表演,編劇、導演、服化道等等,都相對容易操作。畢竟,能創造出“雙胞胎而又不同劇情而又性格相近而又有細微差異”,幾個彎轉折下來,劇情、人物、細節,需要很深的功力。特別是今天的觀眾,何其寬容,又何其挑剔。他們寬容到可以容忍爛演技和零演技,又挑剔到會問雙胞胎的生理心理合理嗎。費力,不一定討好,那麼,何必呢?給創作者一個理由先?演員單憑愛演是不夠的,得真的感同身受,要對錶演創作著迷上癮才行吧。
第二個問題。有,而且不少。隨便舉幾個例子,胡蝶1934年的《姊妹花》,闊太太vs窮女傭。阿蘭·德龍1964年的《黑鬱金香》,大盜vs紳士。甚至成龍1992年的《雙龍會》,鋼琴家vs小混混。這些都是。表面上看,這些雙胞胎在外觀行動上差別巨大,甚至會被認為是“性格不同”,但如果按照心理學對“性格”的定義,則他們仍然擁有非常相同的性格。他們的人生經歷當然被編劇設計成了完全不同的樣子——雙胞胎故事的看點正在於此。至於是否可信,是第二步的事情。所以後來,很多人寧可玩人格分裂、重傷失憶的套路,為演員和角色找到新的空間(或者說藉口)。這樣更加好操作,而且顯得很現代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