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山劍客

    “節烈”,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後期所表現的女德。這裡的“節”指的就是“守節”。也就是說,婦女保持貞操,丈夫死後不改嫁,從一而終,不事二夫;“烈”指的是“殉節”,也就是說婦女在丈夫死後隨之自殺。

    “節烈”觀體現的是,婦女基於自身的經濟地位,而形成的對男性的人身依附,丈夫對妻子具有絕對的主導權。

    “節烈”作為一種婦德來提倡,是宋代以後才出現的。在此之前,對於婦女的改嫁,社會上並無異議。宋代程頤曾言:“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意思是女性的貞潔比生命還重要。

    程頤講此話,是有感於當時淫靡的世風,其所言的“失節”之事,不僅針對女性,也針對男方。其本意並非後人單獨看此話所理解的那樣。

    程頤的這種表達,後來被朱熹所提倡。同樣,朱熹所言的“失節”,也非僅是針對婦女。在宋代,婦女再嫁的情況比比皆是。社會上將婦女之“節烈”,普遍看作一種高尚的德操,是更後來的事情了,但最終演變成了“以理殺人”的封建教條。

    (圖片源於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深愛的人拉黑,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