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亮仔學史

    北韓從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被確立為永不征討之國,北韓人對大明也是畢恭畢敬,以臣下之禮侍奉大明皇帝。大明也是很給這位小弟面子,有困難找大明,我想這應該是當時北韓百姓的口頭禪。

    讓北韓真正對大明五體投地的事件我覺得應該是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抗日援朝”。日本豐臣秀吉在基本統一了國內之後開始大肆對外擴張,有意思的事,每次日本想擴張貌似走的都是北韓這條線路,不論是甲午海戰還是中國的抗日戰爭。

    回到正題,在北韓瀕臨亡國之際,北韓國王向大明求救,萬曆皇帝當時正值青壯年,也很想有一番作為,加上小弟被人揍,也是不給他這位大哥面子,於是派李如松、宋應昌為將重挫日軍,經過幾年的戰爭終於將豐臣秀吉趕回了日本。

    而真正標誌著北韓脫離大明是在公元1637年,皇太極率兵攻入北韓,逼迫北韓國王立下“大清皇帝功德碑”,變相承認了清朝為宗主國。而此時內憂外患的大明也徹底失去了對這位小弟的保護能力。

    可北韓表面順從清朝,可骨子裡卻始終以大明傳人繼承,沒有忘記大明的恩德,甚至懷念大明勝過華人,崇禎年號一直使用到清末便是例證。

  • 2 # 小貓頭1987

    這可能和明朝對外政策有關係,也可能是明朝對北韓太好了,導致念念不忘。不僅是北韓,西藏這樣一個危險的區域都對明朝很忠心

  • 3 # 西酉秀

    女真的時候,北韓經常掠奪女真人做奴隸。明朝多管閒事,給保護下來了。結果人家發表了著名的十大恨,把明朝給恨上了。

    北韓歷來接受宗主,但宗主被蠻夷竊取了,還是原來的奴隸,這落差要說不懷念有點不正常。

  • 4 # 漁樵觀史

    歷史上北韓和明朝關係深厚,北韓文化深受明朝影響。1644年清兵入關明朝滅亡,北韓對明朝依舊深深懷念,長期奉明朝年號,穿明朝衣冠,稱清朝皇帝叫胡皇。

    明朝滅亡一百多年後,乾隆年間,1725-1776年間在位的北韓英祖大王寫了長詩《憶皇恩》感念明朝的恩德。感情真摯,堪稱肉麻,詩如下:

    憶皇恩,憶皇恩,受命北韓是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九章八音是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特定宗系是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再造藩邦是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命將東援是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慰諭頒歷是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粵昔國初受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海東草木受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光國誌慶受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宗社再安受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小邦亦微受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永誦風泉受皇恩;

    憶皇恩,憶皇恩,瞻彼中州心掩飾;

    憶皇恩,憶皇恩,何時河清膽欲墜;

    憶皇恩,憶皇恩,一隅海東有大明;

    憶皇恩,憶皇恩,北苑一罈奉三皇;

    憶皇恩,憶皇恩,躬見肄儀若親行;

    憶皇恩,憶皇恩,何時報心千億;

    憶皇恩,憶皇恩,何時謝懷百萬

    朝解國王這詩寫的如此情深似海,真誠感人。因為明朝和北韓關係深厚,明朝更是傾國力幫助抗擊日本侵略(1592-1598年),保住了北韓。萬曆皇帝一生荒唐,尤其後三十年不上朝,但卻出兵對北韓有再造之恩。英祖大王寫詩時,已是清朝乾隆年間,距離當年抗日過去更是近二百年。在這首詩中,英祖大王將北韓王朝存續、文化傳承,打敗日本侵略都歸功於大明皇恩。估計華人都想不到明朝當年有如此的國際影響力和地位,讓一個外國如此懷念。

    現在有種說法,中華文明的傳統,唐朝在日本,明朝在南韓,讓我們有點汗顏啊。這些年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太多了,要大力的振興和發揚華夏文明,任重道遠。

  • 5 # 張傑談史

    明朝滅亡後,北韓確實很懷念明朝,這是有一些歷史根據的,雖然1637年北韓就被迫跟著後金。

    北韓懷念明朝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北韓長時間是明朝的藩屬國,明朝對北韓還算是不錯的,而北韓也定期來到明朝學習各種東西,這對北韓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助力作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一直惦念著侵略北韓半島,正是在明朝的幫助下,日本的陰謀才從來沒有得逞。

    所以雖然後來的清朝成為北韓的宗主國,但是北韓一直都記著明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欠了很多網貸和信用卡的人已經立證與家裡斷絕關係,還會牽連到家裡人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