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維導度

    150年前就是公元1869年,晚清時期。其實要在明末清初時期,西方傳教士的到來,中國得到了一部分西方氣象知識並吸收了其中部分內容。中國傳統氣象知識與西方氣象學有了交流。

    那時候,人們預測氣象主要是靠觀察和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比如二十四節氣。比如朝霞不出門,萬霞行千里,雲的變化等。還有一些是動物的表現,如蜻蜓低飛意味著氣壓的變化,要下大雨的表現等等。

  • 2 # 小李子li木子李

    清代涉及氣候和氣象知識的著述是相當豐富的,尤其是隨著國家疆域的統一,對於邊疆地區的氣候特點,有了更詳細的描寫和進一步的認識。如乾隆時期傅恆等纂修的《西域圖志》,椿園《西域聞見錄》,《西藏志》等,都是著名的地理學著作,同時也載有關於氣候知識的豐富內容,其詳細和準確程度也是歷代同類著作所難以相比的。椿園曾奉使西行,旅居新疆多年,所述皆耳聞目見,如他對西域大風寫道:“闢展東之三間房、十三間房、布乾颱(均在今哈密與吐魯番地區)皆大風之處。凡風起,皆自西北來,先有聲,如地震,瞬時風至,屋頂多被掀去;卵大石子,飛舞滿天;千斤之過載車輛,一經吹倒,則所載之物,皆零星吹散,車亦飛去;獨行之人畜,有吹去數百里之外者,有竟無蹤影者。其風春夏最多,秋冬絕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藍芽耳機用起來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