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受名規

    洞中方一日,‘洞’應是有生‘’死‘’的意解吧?不知道理解的對否,因為白天Sunny明媚時。進山洞裡是漆黑一片,黒寂洞裡陰森感覺肯定猶如地府一般。所以我的理解就是一個活著人,但是他體會到了死的過程,而他又用堅定信念和意志和死神進行了頑強抗爭,隨然時間很短,但頑強的意識和身體的重新組合所經歷的,筋骨重生的痛苦是正常活著人所不可能承受的煎熬。活著但微弱意識在和強悍的死神頑強抗爭最後戰勝了死神從獲新生的經歷。猶如經歷千日心情寓意的真實表達吧!

  • 2 # 大乘擺度重升

    通常的人們,往往總是拿自己的弱點當強項,即是世智辨聰來揣度古聖先賢的無為智慧。就比如說,今人對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句道人之見,常常使起小聰明,馬上去聯想如今還沒有定論的科學設想,什麼時空隧道外星人等之類的狂人科學幻想,完全是建立在人類的生存要靠技倆維繫平衡理念上,豈不知,這是人類自我毀滅的根源。

    宇宙時空中,確有無量無邊的生靈存在,神通廣大無邊的佛祖早已將這一宇宙實相展示結果給了人類。須明白,眾生之所以能成佛,一是所有的眾生心相之本源,其體性與佛及仙神鬼怪等,皆是毫無差別的同宗同體同性一如,無二無別。見不同用不同,化現的大千萬有果境不同而已。心性被自我造作化現的虛妄緣相困縛,而心不可自在,一心分作多用,即謂自迷自惑,亦名眾生;不被心性自生自滅的緣相所縛,真我心性便來去自在,無量無邊,通過亦無量無邊。因無量無邊故,名有來去,而實無來去,因能知能覺的自在心性,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時空的無量無邊即心即性,故時空已無意義存在。

    如上是“世外之洞中"時空亦空的無住境界,說洞中一日,世上千年,萬年,億萬年,都是一個意思。世人貪生怕死,實因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四大(地水火風)時空貪取心念重,這就是世人的時空觀。而喻為四大皆空的世外“洞中道者"心中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滿虛空遍法界,用即了了分明遍一切處,卻不執著一切處的道者時空心境,無始無終,當下心,無往無來心,“洞中時與世上時"豈可同日而語。

    這種境界,叫離言絕相。故此,以洞中人不量時空大小,與世人常量時空小,古人以“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之妙句,比做"山人"與世人之境界。

    回答完畢

  • 3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句話說的就是爛柯山的故事。這個故事流傳非常深遠,人們將其認為是“時空隧道”存在的真實表現。那麼爛柯山的故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它與時空隧道又有什麼關係?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 爛柯山的故事

    首先來說,爛柯山的故事有很多個版本,其中包括《志林》版本、《水經注》版本、《述異記》版本、《洞仙傳》版本等等。其故事雖然略有不同,但是都是大同小異,其中我個人認為《中中國人名大詞典》版本中的爛柯山更加符合我們現代人講故事的方式,我就用《中中國人名大詞典》版本給大家說說爛柯山的故事:

    “王質,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中,見二童子圍棋,質置斧觀之。童子以物如棗核與質食之,便不覺飢渴。童子曰:‘汝來已久,可還。’質取斧柯爛已盡。亟歸家,已數百年,親舊無復存者。復入山得道”

    這個故事說的就是有一個叫王質的衢州人到山裡面砍樹。這時候他遇見了一個石室,裡面有兩個童子在下圍棋,於是王質就把斧頭放到一邊去看兩個童子下棋。兩個童子看王質觀棋也不氣惱,還給王質一個像棗核一樣的東西吃,王質吃了之後就不覺得自己肚子飢餓了。看了一會兒兩個童子對王質說:“你來了這麼久了,可以走了。”王質走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斧頭柄已經全爛了,於是就回家了。回家之後發現時間已經過了數百年,王質的親戚朋友全部死亡了,王質便回到山中修煉,最後得道成仙。因為王質在那座山上硬生生放爛了自己的斧頭,因此人們便將這座山稱為了爛柯山。

    二、 爛柯山的石室是時空隧道嗎?

    如何穿越時空?我想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在考慮的問題。曾經有人通過觀察發現,宇航員在太空中待過一段時間之後會出現“返老還童”的現象。例如說有的人的牙齒重新長了出來、有的有禿頂症狀的宇航員的頭髮也重新長了出來。這其中的原理是什麼?我們很難說出來,但是我認為並非是這些宇航員進入了時空隧道。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洛倫茲變換公式,我們得到了一種相對理想的時空穿梭的方式,其前提是你能以光速飛行。當物體以光速飛行的時候,時間會變慢,如果你乘坐光速飛船環繞地球的時候,你會發現地球上的人和你的時間流淌速度不一樣,他們的流淌速度比擬要快,因此你便可以看到地球的“未來”。

    我們反過來想一下,如果地球以光速行駛,你是一個慢速物體,那麼你的速度比地球快,那麼你就可以看到地球的“過去”。但是你看到的過去,真的是過去嗎?不,那只是一個相對於你的過去。等於說你比地球上其他人都要慢了半拍。

    按照這種假說的話,其實我們一輩子也無法實現時空穿越。因為我們僅僅是在一種變相的穿越方式,與其說是我們穿越了時空,不如說是時空穿越了我們。時間軸開始的那一刻,我們回不到之前,我們也阻止不了時間的流逝,因此這種假說下的時空穿越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爛柯山的故事中,我們假設整個石室都是在以光速穿越,那麼外面的時間過得比王質快,當王質出去的時候就出現了過去了幾百年的事情。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那麼斧頭就在王質身邊,為什麼王質沒事斧頭有事呢?因此此事與時空隧道的關係不大。

    三、 爛柯山究竟反映了什麼?

    其實爛柯山與我們所想的時空隧道關係不大,古代人也不會想著去靠什麼時空隧道實現自己的穿越夢,爛柯山更多反映了一種人們對於得道成仙的幻想。

    爛柯山的最早版本出自東晉虞喜的《志林》一書,其中寫到:

    “信安山有石室,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對弈,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柯已爛朽,遂歸,鄉里已非矣。”

    提到我們,我想大家想到的就是所謂的“魏晉風骨”了。在東晉時期人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好談“玄學”,幻想得道成仙。當時因為社會動盪不安,可能今天你還是王侯將相,明天就成枯骨一堆了,因此人們普遍有著對於生命的強烈留念以及對於死亡的恐懼心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便將希望放在了求仙問道之上。

    在《爛柯山》的故事之中,重要的並不是穿越時空,而是王質遇到了兩個仙人並且吃下了仙丹,最後得道成仙的故事。這反映了魏晉時代之人希望獲得像王質一樣的奇遇,可以得道成仙、永生不死。

    除了《爛柯山》,我們所熟悉的《桃花源記》也是一樣。在亂世中真的有這麼一個桃花源嗎?我想太難太難了。但是這並不妨礙文人以飽滿的熱情去幻想桃花源、歌頌桃花源。這《爛柯山》的故事,也恰恰是反映了人們的一種神仙崇拜。

    爛柯山沒有神仙也沒有時光隧道,有的只是人心。

  • 4 # 樊虛

    玄幻由心,科幻經腦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說法源出東晉王質遇仙傳奇,有多個版本,或言王質遇到的仙人是老者,或言是童子。此處引兩個考察。

    東晉虞喜《志林》載:“信安山有石室,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方對棋。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已爛朽,遽歸鄉里,已非矣。”這記述在事理邏輯上有漏洞。樵夫王質手持伐薪之斧站著看童子弈棋,斧柄朽爛、斧頭不墜地、持斧人毫無知覺,不合理;王質肉骨凡胎,漫長時間流逝,斧柄都已朽爛,凡人既不死體質也無變化,說不通。

    鑑於此,後來另一個記述填平了漏洞。南朝.樑代任昉《述異記》載:“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飢,俄頃,童謂之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在這個記述裡,王質把伐薪之斧放置一邊,坐聽坐看童子唱歌弈棋,離開時驚覺斧柄變化;童子送一顆如棗核的仙丹給王質含食,王質因成仙體不隨時間老死;增加這兩個細節,邏輯才自洽。

    王質機緣巧合進入的“洞”,是仙家的洞府洞天,也即世俗之外的時空,用現在時興的概念表示,可說是異界位面、平行世界;不能說是時光隧道,隧道只是通道,不好停留。

    洞天的原型,是修道求仙者棲居修煉的洞穴石室,或為天然形成,或為人工開鑿。石室進化成洞天,出自修真者幻想,包括譫妄幻想和清醒幻想。修真須遵行清規戒律,茹素少食辟穀苦修服藥等,久而身心異乎常人,自然或強行冥想,神思恍惚,出現幻聽幻視,異象紛呈,修真者以為處所即仙境,欲醉欲死;另一方面,修真者把目標極盡浪漫化刻畫渲染,以說服自己激勵自己和吸引有心人。

    洞天,由修真意願點化幻成,按造物者意志又不違背基本倫理法則,時間、物類自主執行、自成一統,或小如一粟,亦內藏大宇宙,包羅永珍,心有應有。具象的洞天,最初限指有修真活動的洞穴,後來擴大到此類洞穴所在的整個山林,道家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說,人們也把其他風光奇異的山川形勝稱為洞天;抽象的洞天,則任由有意者隨時隨地臆造。

    玄學的洞天有無,心誠則靈,吃藥也行,這是玄幻演義;科學上的另外時空和時空隧道蟲洞,有科學基礎支撐,但還在理論設想階段,這是科幻進行時。

  • 5 # 薛白袍

    1

    我的一個朋友去相親。見的那個姑娘以後,發現那個姑娘長得太有特點了。模樣就像從相聲裡出來一樣:有缸粗沒缸高,除了屁股全是腰。

    敦敦實實的一個樸實美女。

    那次相約在一個咖啡店,出於禮貌。他不好意思立刻轉身就走。

    在那裡坐了15分鐘,喝完了面前的咖啡,然後才起身告辭。期間兩人沒啥共同話題,硬著頭皮尬聊。

    我這朋友有輕微潔癖,每天早上刷三遍牙,洗六次手那種,他總懷疑自己身上有什麼特別的氣味。偏偏那天對面的姑娘早餐好像吃了比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糖醋蒜或者韭菜盒子之類的。

    他坐在那裡,不時被奇怪的氣體襲擊。

    他說,面對美女的15分鐘,是他人生最漫長的十五分鐘,他覺得有半個世紀那麼長。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有時候就是這種相對的感覺,就像相對論上說的那樣,讓你坐在火爐上,三分鐘,你覺得有三個世紀那麼長。

    如果讓你和林志玲面對面聊天,一下午時間也不過是一瞬間而已。

    就像我這位相親的朋友,沒有找到自己心儀的物件,和女生面對面的聊天也成了一種煎熬,時間變得無限漫長。

    這是主觀意識上的三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而中國神話傳說中,是真的過了千年。

    2

    故事中說晉朝王質去山中打柴。這哥們酷好下棋,平常在村裡看見有人下棋就走不動道,一看就能看半天。

    在山中打柴的時候,忽然碰到天降暴雨。他急急忙忙找到個山洞躲了進去。沒想到在山洞中看到有兩個老人在下棋,棋術精湛。

    王質站在那兒看的入迷了。

    期間還有個小童子給兩位下棋的老人送來小零食,幾枚棗子,看到王質也給了他兩顆。

    後來天黑了,下棋的老人和王質拱手告別。

    打柴人離開山洞時,去地上撿自己的砍柴的斧頭,發現木頭斧柄已經爛成了泥。他覺得很奇怪。

    王質回到村裡,打柴人發現村子裡的鄉親們他一個也不認識,轉了一圈也沒找到自家的草屋。

    他向路人打聽知道王質家嗎?很多人搖頭說:村裡沒這個人。

    後來有上年紀的長者回憶起來說,聽家裡老人說一百多年前,村裡個叫王質的打柴人,進山打柴以後就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了,有人說他成了神仙,有人說他餵了老虎了。

    王質這才知道自己在山裡打柴,遇到山洞中下棋的兩個老人,原來都是神仙。

    劉禹錫有句詩送給白居易,說自己回到家鄉人面全非的境況: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貓膩在他的小說《將夜》中,有個很厲害的門派叫爛柯寺,用的都是這個典故。

    這種一日跨過百年千年的故事,在古代傳奇中很多,除了山洞中看人下棋的,還有個老人在自家門口的的樹底下,碰見有倆人下棋,看棋看到入迷,偶然抬頭髮現自家大樹的樹葉一會兒枯一會兒綠,等到看完棋發現已經是百年後來。

    這個在自己家樹下看棋的老人叫王志,和爛柯那哥們名字音同字不同,嚴重懷疑是砍柴的王質又被神仙給調戲了。

    3

    在古人來說,這種一瞬間跨越百年千年的事,其實就是遇到了神仙。

    不過現代人會有更多的解釋,比方玄幻小說中會說這個人被人用空間罩之類的法寶隔離起來,瞬間過了千年百年。

    科幻小說中的解釋就是這人遇到了外星人。

    他鑽進的那個山洞其實是外星人的飛行器入口,他進入外星人的飛行器以後。由於裡面的時間和地球的時間不一致,所以它在飛行艙裡呆了半天,其實世上已經過去了幾百年甚至1000年。

    當然另一種科幻解釋就是他碰到時空隧道。

    不過我覺得機率不大,碰到時空隧道一般都是一個人在很小的概率下遇到的,不可能三人一起,而且另外倆人明顯知道有這種跨時空的事情存在,還好整以暇的下棋娛樂,莫非下棋的那倆哥們就是時空隧道的操作員,他們的工作就是定時開關時空隧道,猶如電梯裡專門按按鈕的工作人員一樣。

    ====================

  • 6 # 溫讀

    首先這裡的洞必然不是指的時光隧道,時光隧道可前行和後退,但是這座山洞的的時間可流轉,但是無法挽回。洞中之人看人間,便如上界諸神的視角一般,如我等看不知晦朔的蜉蝣。與其說這個洞是時光隧道,不若說這是古代傳說之中人界和神界的交匯之處,是兩個異度空間的交錯點。

    因為西遊記,我們大部分人都有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概念。我們的古人很早就發現了時間和速度的關係,他們想象之中的世界,在不同的空間之中,時間的流逝速度是不均衡的。

    道教對於神界的理解,就認為上界的時間流動速度和凡界不同。《洞冥記》之中記載了東方朔的故事,東方朔幼年之時出門遊玩,突然不見了,消失了幾個月。東方朔回來之後,自然是遭了一頓胖揍。然而過了一段時間,東方朔又消失了整整一年。東方朔的父母這才十分惶恐,問他去了何處。他說他早上出去玩,下午就回來了,去的那個地方是一片紫泥海,因為紫泥弄髒了衣服,他就找了片清水處清洗,就這麼一逛蕩就走了一年。

    《幽冥記》之中的記載更是有趣,有個鬼說,你們人間三天,我們鬼就過了三年。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講述了一個爛柯人的傳說,說一名叫王質的人前往山上砍柴,走進一個洞中,看到有兩位小神仙正在下棋,有的還在唱歌。王質十分好奇,便放下斧子,和小神仙玩了一會兒。小神仙給了他一樣好似棗核的東西,他吃下去之後竟然沒有飢餓感。小神仙大約覺得他逗留時間太長了,勸他回家,他轉身一看自己的斧子上的木柄已經爛了。等他疑惑不解地回到家,這裡已經是滄海桑田,數百上千年過去,他所有認識的人都已經死去了。

    在莊子心目之中,時間的累積就是智慧的積累。楚之南冥靈,一年四季兩千年之久,上古的大椿者,看過一遍春夏秋冬,人界已經是三萬兩千年。神仙為什麼能超脫浮生的喜怒哀樂,早就知道所有的貪嗔痴不過是虛妄罷了。

    洞中一天,人間千年,古人對時間的現象灌輸在神話之中。其實和我們現在篤信“蟲洞”的存在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時間可以壓縮或者拉伸,讓人們找到能夠連線兩個時空的隧道,那麼人類是可是實現時空旅行的。

    夏蟲不可語冰,無論是神仙的世界,還是廣袤的宇宙,都會讓我們感覺到渺小。人類可以改變一切事物,但是迄今為止,始終不能控制時間的流逝。即便站在生物鏈的最頂端,可是對於整個自然界而言,人類的確是太脆弱了。

  • 7 # 南坡二月

    這個洞不是時光遂道,但這是個仙洞。說在晉朝有個傻哥們王質,以砍柴為生。有一天上爛柯山砍柴,路遇一桃花洞,見個兩白衣童子在大石板上下棋。他本是個棋迷,與天下的棋迷一樣,見了這熱鬧就忘了去砍柴了,在一旁觀戰。兩個下棋的殺的正憨,入了迷沒見有人來,王質也只看不言語。見石頭上有幾樣野果子,這主也不客氣,自撿了兩個棗子吃了。一局棋未了,童子猛一回頭,見有一人,驚問你何時來的。王答:剛到。童子見地下有棗核兩枚,石頭上棗子少了兩個。問,你吃了。王答:嗯。童子遙遙頭,不言語了。另一個童子說,你砍柴的斧頭爛了。王質這才發現,斧柄以爛了,斧頭鏽跡般般。童子說你快下山吧!也許還能剩下點什麼。王質不解,轉頭告辭,走路時感覺身子比平日輕了許多,人也有使不完的勁。

    下山的路與平日所走的有些不同了,但大體上還依舊,還能辨認出路徑。磕磕絆絆不知道走了多久,總算到了村莊。但放眼望去,村莊有了巨大的變化,都不敢認了,所見風俗與往日也不同了,見的人都很眼生。走到家,房子早以倒塌變成了廢墟,親人一個也沒有了。物是人非,人去樓空。一打聽,路人都說自有生以來這就沒人家。王質甚是疑惑?打聽年日,才知道此時離自己走時以千年了。王質這時才恍然大悟,遇到了神仙。看看這世上也沒什麼留戀的了,就尋著舊路上了山。爛柯山還在,桃花洞也在,但下棋的兩個童子沒了。

    這老哥因為觀了一局棋,就什麼都沒了,此時一臉的蒙逼,東瞅瞅,西看看不知何去何從。看了不知有多少個時辰,最後索性一甩繡子,下了山去。後來人們不知道,他去了那裡,活了多久。人啊!因為一些小事,無意間的事,不知道錯過了多少好事、正事,多少人。所以有熱鬧不要往裡擠,免的“洞中方一日,世上以千年”,錯過了不應錯過的,後悔莫急。錯過了,也就錯過了,在也找不回來了。找回的也不是當初的自己,只能是痛苦的記憶。

  • 8 # 林屋公子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類似的故事很多,可以發現是一種套路。東晉虞喜在《志林》就說:“信安山有石室,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對弈,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柯已爛朽,遂歸,鄉里已非矣。”今天浙江衢州還有爛柯山。東晉幹寶《搜神記》則有劉晨、阮肇在天台山和仙女結婚,十天後回去發現過了十代。無獨有偶,德國也有類似的民間傳說,還被美中國人改編成《瑞普·凡·溫克爾》一文。

    這種事情,作為時光隧道看,開開腦洞也未嘗不可。我們熟悉的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也可以看成是一個異度空間。不僅如此,西晉張華《博物志》,還說了漢朝有人去銀河旅遊的故事;東晉王嘉《拾遺記》,還有板有眼說秦始皇見過外星人。這些你可以全部認為是真的,不過要科學分析的話,一般還是認為屬於魏晉南北朝的一種志怪小說,不是實際情況。

    魏晉南北朝時代有兩大特徵,一是亂世,正是因為處於亂世,所以文人會出現遁世思想,《桃花源記》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二是宗教,道家、佛教的盛行,尤其是道教的仙話,也給作者的思維散發空間。這種志怪故事不少還並非是作者有意為之,歷史與志怪之間的界限不是很明顯。今天看來應該是假的,但是當時人可能認為是真的,這也加速了傳播。

  • 9 # 歪星仔

    瀏覽了一遍其他答案,具體關於這個典故傳說就不再複述了,我在這裡簡單洞悉幾句:

    1、文學創作,古代人生產力水平低下,對於一下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未知的比較多,而人這種高等生物是最會意淫的。從《山海經》記錄的各方怪獸到《莊子》的蝶戀,從《西遊記》裡的花果山水簾洞到《聊齋志異》的黑山老妖,作者或多或少利用自己的聽聞來進行演繹創造,集中表現了人們的想象力是無窮的。

    2、不符合人性,現代社會有許許多多關於黑洞、時光隧道的科學研究,當然也不乏一些劇作家宅在家裡各種意淫。總得說來,這個典故從邏輯上是走不通的,人性都是貪婪自私的,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陰暗的,好的東西一定會引起各方諸侯的角逐,即便是保守祕密,主導這一領域的人士又怎麼可能遵紀守法。

    3、不符合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經歷千年依舊免不了爭執戰亂,依次判斷即便有更高等文明,其本性也好不到哪裡去。和平是建立在各方力量平衡的基礎上的,任何一方的力量弱小都將引起另一方的躁動。

    總上所述,對人類的想象力表示致敬。

  • 10 # 古代哲學思考

    信安山有石室,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對弈,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柯已爛朽,遂歸,鄉里已非矣。——東晉虞喜《志林》

    關於這段故事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出自東晉虞喜的《志林》,故事很簡單,信安山上有一座世外人居住,王質誤入其中,看到兩個小童在下棋,於是就在旁觀棋。勝負還沒出,王質砍柴的斧子已經爛了,這才想起要回家,但是下山之後卻發現時過境遷,早日物是人非。

    故事在後世也是幾經演變,被不斷解說,版本也比較多。無論如何演繹,人物、地點、情節、結局都是極其相似,故事脈絡還是很統一的。古人的隻言片語,也許蘊含著巨大的資訊量,也不怪後人解讀出更豐富的資訊來,就比如說“時光隧道”。

    我們不能說這種猜測是一種異想天開,歷史告訴我們,無數的“異想天開”正在被一一證實、實現。關於“時間隧道”,這一直是很多人熱衷和關心的話題,直到現在也有很多事件被人們歸結於“時空隧道”,比如說百慕大消失的船隻、那些消失於天空的飛機、集體失蹤的人群……這些一直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卻是一直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真實存在。所以,這則簡短的故事是不是一次對於“時空隧道”事件的記載呢?

    道心

    科學無法解釋,我們也只能猜測。同樣一個故事,找不到科學的註解,但這並不妨礙哲學的思考。在經歷過“穿越時空”的猜想、幻想之後,再次讀到這則故事的時候,我倒覺得這話與莊周的“夢蝶”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洞中一日,世上千年”,這也許本身就是王質的一場夢,滄海已過,桑田即成,物是人非。世間種種不過過眼煙雲,時代變遷、美人枯骨,細細品味,道心可證!這種一眼萬年的心胸者,必然是有大智慧的人。

    入山、觀棋、斧爛、迴歸、千年已過、得道……這本身不就是修道的一個輪迴嗎?守持本心,世間再無滄海桑田,芸芸眾生,終有生老病死。

    故事簡短,只是將輪迴壓縮在短短字裡行間,其中滄桑、大道,只有讀者自己體會了。我們不妨撇去慾望,將自己作為王質,認真的想一想此情此景自己的真實感受,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也許,就是你的道!

    莊周夢蝶,是誰入了誰的夢?

    洞中一日,世上千年,是誰的過眼煙雲?

    最後可證道心。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 11 # 悠哉白雲

    答;古人說的這個洞,是指神仙所住之地,(另一個“界”)。並非指時光隨道。

    中國古人曰;天上一日,地上千年。這裡說的天上就是指神仙所住之地,而我們所在的地球是凡間。

  • 12 # 踏浪而來UFO

    【原創】可能這個洞是有著什麼礦物質之類的磁場性存在了,可以將人體內的物質性電子性遮蔽著似的,只感覺是過了一日,而世上就已過千年了。如果是有著這樣的洞,就算不是有著某種的礦物質之類的磁場性存在,亦是有著某種的質量效能量性的存在,而在作用著人體或修復著人體等等的事情出來了,而使到人體象入夢的一樣不知不覺間就過上了千年的時間了。就算不是進入到時光隧道的,亦是進入到某種的有著能量性的蟲洞了。既然說是洞了,可能有著一些高人,在洞中的修練,進入忘我的化境,而不知不覺間,世上就已過千年了,這樣的說法亦是有的。但不知是不是這樣的認為,而下面就交給磚家們繼續的討論吧!

  • 13 # 平原姍姍

    先來說個故事。據說在古代一位進山砍柴的樵夫,誤入大山深處,在一個有著溪流和大樹成蔭的地方,發現有兩位老者在樹下對弈,好奇的樵夫就湊上前去觀看,誰知一看著迷,幾乎忘記了時間,等著對弈結束,兩位老者微微一笑,飄然而去。

    樵夫在看自己的斧頭已經鏽跡斑斑,木製的斧頭柄已經成為木屑,出山後的樵夫奔回家中,居然已經無人相識,樵夫從其後人敘述中,才得知自己在某年某月某日去山內砍柴後不知所蹤,在具體詢問甲乙丙丁,早已是更朝換代。

    這就是山中過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說法,這個故事來自於民間傳說,具體說出處和實際,幾乎是無跡可尋,真假不知。若以現代的時空論,有可能是樵夫誤入了時光隧道。當然、也可以以黑洞之說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在目前的現實世界裡,也有很多修煉的人,如“辟穀之術”,就是在某個地方修煉,透過身體內小周天、大周天的功法執行,修煉之人感覺時間很短,可在外面已經有月餘時間。

  • 14 # 單純星辰bl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對時光的研究。這個洞是嘗試過的人可少而寫的精句。至於平民百姓凡夫俗子,經歷春秋四季,對時光總是覺得年復一年,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好。對於病人就是不一樣的考驗,難磨數千日,危險一眨眼。過後知世艱,人生真不易。時光隧道科技知識飛躍,登月探討宇宙的航天員,對天上地面應該是有體驗吧。!

  • 15 # 使用者別失望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天上方一日,人間已千年!

    就和我們用的鈡表的時針和秒針:時針轉一格,秒針轉一圈,

    這就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道理。

  • 16 # 老段世界觀

    我在西湖遊船,遇見疑似宋朝人,他和我說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道理。說得實在太玄乎其玄,讓我不禁懷疑。

    去年我路過杭州有點事,想起已有十幾年沒有去過西湖,那天正好還有時間,便急匆匆打了個車跑去西湖,上了斷橋的時候,天色已經快黃昏了。我感覺,天色黃昏的時候,西湖的感覺更加美。

    正是人間一抹絕色,濃妝淡抹總相宜。我走著走著,沒多久就到了西泠印社,進去參觀的時候,旁邊有個男人,五十歲左右的樣子,正在低頭研究篆刻作品。

    他口裡驚歎:不料千年後,也竟有如此驚人的作品。奇哉,奇哉。

    我聽了覺得這個人說話真奇怪。搞得好像是個古人似的。

    也沒有搭理他,便隨便看了看,就走了出來。

    到了湖邊,見到有個茶座擺在那,店家泡著龍井茶,我一看那個景色,實在太愜意了。於是便買了一杯,坐了一下,獨自對著西湖喝龍井,實在是一種特別的韻味。

    我看著西湖的景色,忍不住吟誦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只聽我身後有人拍手道:好詩,好詩,蘇子瞻的這首詩,實在是寫得輕靈雋永。

    他說:兄臺坐湖邊品茗,出口誦詩,十分愜意啊。

    我說:我數次來西湖,都是豔陽之下,看來與公園沒有太大區別,然夕陽下的西湖,更是絕美。所以忍不住吟東坡詩一首。

    他說:想不到一千多年了,西湖依然如此美妙,我當年和蘇子瞻也曾共遊西湖,那時西湖雖美,卻多有凋零荒蕪之處,哪有今日這般精緻。

    我好奇地問道:兄臺你意思你是宋朝人?

    他笑笑說:不瞞你說,在下實乃宋哲宗時人,與蘇子瞻也有過交情,在西湖與他、佛印法師,曾有幾次雅會,也是談佛論道,不亦樂乎。不料有一次我在一寺中打坐,忽然醒來,走出來便已是2018年。也無方法回去,實在不知如何是好,便乾脆在此生活算了。

    我心裡想,這位仁兄,恐怕是腦子有點問題,在精神病院逃脫。但看他行為舉止,十分文雅,有板有眼,也不像是個傻子。便假裝相信。說道:兄臺竟有如此奇遇?

    他拱手道:這便是古人所說: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啊。

    我說:難道果真有這樣的事情?

    他說:你聽說過爛柯之事嗎?

    我說:我知道,有個古人去山裡砍柴,看到有仙人下棋,他把斧子豎在地下觀棋,等到仙人散去,他發現斧頭木柄已經腐爛,回家一看,親人俱已老死。

    他說:對對對,就是如此,此事真實不虛。我聽寺廟裡方丈說過,此事是真的。

    這兩年我來到現代,也曾研究這些東西,發現這事情確實如此啊。

    我說:願聞其詳。

    他說:

    人類活在意識生成的時間幻局裡。

    我們人類啊其實沒有活在一個固定的時間裡面,我們是活在一個千變萬化的時間局裡,這個千變萬化的時間局,是由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意識生成並且自己來感受的。

    我說:這種說法太奇怪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時間是由我們的意識生成的。

    他說:是的,我們的心意識生成時間,只不過這個時間是我們認為的時間。如果回到根本上說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

    我說:那怎麼可能呢,明明我和你都有生老病死,你在宋朝到我們這裡就有1000多年。這些難道不是真實不虛的嗎?

    他說:這只不過是你我心意識所認定的時間格局。

    我們給自己創造了過去、未來和現在這三個時間概念。然後在這三個時間概念裡面顛倒,我們信以為真。把過去發生的事情當做真實發生,把未來當做一定會到來的東西。

    實際上這只不過是我們妄心所現所執。因為執著而產生的一種意識。

    我曾聽蘇子瞻和佛印大師相談時說過,人生如夢。我們的人生,猶如一場夢幻。在這夢中你所看到的所有一切和你所感受到的時間變遷,都好像是那麼真實,可是當你醒來的時候,一切不可得,毫無痕跡可留,好像從沒發生過。

    因為他就是一場夢幻。所以我從宋朝穿越到現在,也是因為我略懂這些東西才不至於驚慌失措。可能是我自己的意識上的執著,才讓我有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覺。

    佛印大師曾說,如果一個人用心修行,有朝一日,也許有機會突破時空的概念。徹底了知原來時間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幻想。

    前幾天我在看你們的科技知識書本的時候,看到有一位叫愛因斯坦的科學家,他晚年也曾說過這句話,他說時間是人類的幻覺。

    我們以幻為真,活在幻覺,所以把幻覺裡的夢幻全部當成真實地來執著。因此還產生了各種喜怒哀樂,產生了一種成長老去的體驗。這些通通都是在一個生和滅當中。

    我們從誕生到死亡,這是一個大的生滅,大的生滅裡面,又包含了很多小的生滅。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個大大的生滅法。生滅法就是有為法,佛陀在金剛經上說如夢幻泡影,毫無可得。

    佛陀還說山河,外洎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也就是說天地萬法唯心所現。時間自然也是如此。

    我們難以破除迷障,在於我們無法抹去時間的流逝感。

    我問:那我們為什麼突不破這種謎團困局呢?

    他說,我們很難破除這個迷障。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抹掉自己對時間流逝的感覺。

    要知道生和滅。是我們感受到自己存在,感受到世界存在的一個基本的邏輯。沒有這個基礎,我們會茫然無措就像孤魂野鬼。你不能想象你在一個空間中無始無終地去漂流。毫無一個落腳點。

    正因為我們每一個事情,每一個念頭,我們都習慣於把它落腳在一個地方。這才連續起來,組成了我們的生命組成了我們所認知的世界。

    比如我們的眼睛看到人看到西湖,看到風景,看到書本文字,我們看到什麼,我們的意識就會停留在什麼上。並且對他進行認定、判定和分析。

    所以我們覺得自己是存在的是真實的,因為我們的感官。是如此真實地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

    孔子曾經說,逝者如斯夫。他站在一個河流邊上,看到那些滾滾的河水說出了這句話,他到底看到了什麼呢?

    其實他看到的就是時間的流逝。也正是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這個世界的運作就是一種前赴後繼的滾滾而下地毫不停留的生和滅的輪迴。用莊子的話說就是方生方死。

    有些東西它的生死過程。是我們忽略和覺察不到的,比如一隻螞蟻的生死,我們根本就忽略了,一顆樹木的生死要幾十年我們也覺察不到。我們身上細胞的生死隨時都在發生,我們更是覺察不到。我們連自己的頭髮和指甲什麼時候長出來的都無法感受到。可是正是這些參差不齊的生生死死。組成了我們這個世界。

    我們無法覺察時間的幻局,就是因為這樣的生和滅橫擋在我們的意識裡面,我們永遠都破除不了他,除非我們透過修行的方法可以破除。

    一旦我們能夠抹掉時間的流逝感,那麼我們就能活在當下。這也就是佛家所說的,跳出輪迴之外。因為輪迴就是一場生生死死的夢幻。

    3、本無開始也無結束,一切都是當下的原點。

    佛印大師曾告訴我,一切本無開始也沒有結束,所有的一切都是當下的原點。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我們的心如同一臺投影儀往外投影一場夢幻圖景。剎那之間,這個夢幻裡面所有的東西都能回到投影原點。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從宋朝穿越到現在,無非是在這個投影影子戲裡面的一個幻覺而已。如果你說有什麼時間隧道、時光穿越,這只不過也是一種幻想。就如夢中做夢一般。

    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的見解,什麼事情都不會再去執著了,因為你去看任何事都無非是如來如不來,如開始如不開始的幻事。

    那些事情,那些光景,好像發生又好像沒有發生。你認為過去是真實不虛的,可是過去的回憶沒有一刻能夠留下來。都只不過是你大腦裡面的幻覺。

    而未來卻還沒有來是不存在的東西。也是你大腦裡的幻覺。所以從根本上說,我們的生命只不過是活在了當下,而我們卻自以為活了過去也會活在未來。我們有一個開始和結束的概念在執著。

    4、盡情活在開放性的時間概念裡。

    我問:那照你這樣說我們不能活了嗎?那要怎麼活才是對的呢?

    他說:我並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反而應該盡情的活在開放性的時間概念裡。比如你知道的這個見解,你反而不要去執著他。

    你說我要活在當下,當你說這句話的時候,當下已經沒了,你活在哪個當下呢,當下了不可得。尋找不到。你無法在你頭腦裡面去定義任何一個所謂的當下。

    你唯有可以做的就是放開時間概念,不去執著任何一個時間概念。你不執著過去,也不執著未來,也不執著現在。

    所以對我來說,是否從宋朝過來我也不執著了,能不能回去我也不執著。也許當我不執著的時候,搞不好我就回去了,可能正是因為我執著,所以我才穿越過來。

    假如世上真有時空隧道。真正能起作用的原因,也是因為人對他有執著。

    一個人如果活在開放性的時間概念裡,他會越活越年輕,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幾十年前發生的事,好像就在昨天發生的一樣。他活在世上真的能有一種幾十年如一日的感覺。

    假如他到山裡去閉關,避個七八年,別人以為他很苦,可是對他來說就好像過了七八天。這就是在開放性的時間概念裡,因為他不執著於時間了,不執著於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天兩天三年5年。

    意識裡面打破了這種概念的區別,對時間沒有分別性的,那麼他就自由了,

    真正的自在和自由是連時間都不能限制他的。

    我聽完他所說的,心裡面覺得雖然有點道理,但依然覺得這個人不應該是宋朝來的。我還是不太相信他。我對他豎起大拇指,然後,喝了一口茶,看向遠處的西湖,這時夕陽落沉在湖裡。那景色實在太美了,我一回頭,發現他已經不見。桌上留下一把摺扇,上面寫著我剛吟誦的蘇軾那首詩,落款是:子瞻。

  • 17 # 東方廣明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出自東晉虞喜所著的《志林》一文。

    晉時樵夫王質有日上山砍柴,偶遇二仙下棋進入洞中觀看。童子與其棗核狀物食之腹不覺飢,不久童子對王質說時間不早了。樵夫發現斧炳繩子已腐,回到家裡物是人非已經過去八百多年了!

    問題來了?晉人所著晉人之事。東晉作者又怎知王質八百多年以後之事?難道虞喜也是在世已千年!八百多年以後已經到了那個朝代?難道作者活到宋朝以後。

    洞中沒日月,黑暗無光明。時間難清楚,燈燭不執行。

    如果在洞中,就沒有正常的時間概念了。要是在洞中不見天日,冬暖夏涼已非人間。洞中只有黑暗空間,出來洞口就不知道世上已經過去多少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諸葛亮、袁天罡,劉伯溫這樣的高人,為什麼現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