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刻於唐會昌三年(843),立於長安宮廷禁地,難於捶拓。該碑乃柳公權晚年所書,字型沉著穩健,氣勢磅礴,可謂柳公權“生平第一妙跡”。
第一次臨此碑已經非常不錯,要想寫出“顏筋柳骨”的效果,仍需要仔細觀察拓本中每個字的筆法和間架結構,特別是筆畫的書寫技巧,我把你寫的和拓本做了個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很多字的細節處理還不到位,比如下面“左點”的寫法,拓本筆法是由輕入筆然後頓筆回收,臨摹時正好相反,重筆入輕筆出,寫成了短撇,類似現象的還有豎鉤等,個人認為“巡”字的走之底寫的很不錯。
所以,個人建議先從柳體的基本筆畫練起,待熟練掌握以後,再練習單字,領悟每個字間架結構,相信你一定可以寫出柳體的神韻,以上拙見,不對的地方請多包涵。
臨摹如下:
拓本如下:
原拓本效果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刻於唐會昌三年(843),立於長安宮廷禁地,難於捶拓。該碑乃柳公權晚年所書,字型沉著穩健,氣勢磅礴,可謂柳公權“生平第一妙跡”。
第一次臨此碑已經非常不錯,要想寫出“顏筋柳骨”的效果,仍需要仔細觀察拓本中每個字的筆法和間架結構,特別是筆畫的書寫技巧,我把你寫的和拓本做了個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很多字的細節處理還不到位,比如下面“左點”的寫法,拓本筆法是由輕入筆然後頓筆回收,臨摹時正好相反,重筆入輕筆出,寫成了短撇,類似現象的還有豎鉤等,個人認為“巡”字的走之底寫的很不錯。
所以,個人建議先從柳體的基本筆畫練起,待熟練掌握以後,再練習單字,領悟每個字間架結構,相信你一定可以寫出柳體的神韻,以上拙見,不對的地方請多包涵。
臨摹如下:
拓本如下:
原拓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