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蝸牛小乖
-
2 # 農村阿康
爺爺煮的豬頭肉,一直無法吃到那種味道離開11年了。在外人眼中我煮的肯定比我爺爺好吃畢竟也做家10多年廚師。可我爺爺煮的也很簡單就放鹽生抽味精和八角我一直記得他怎麼煮因為小時候很喜歡吃我很愛看,他說以前那裡有肉吃能吃上一口飯就不錯了。過年了希望大家都開開心心吃到自己喜歡的味道!
-
3 # 暗香曳影
也許思忖起來算得上個性情人吧 ,不知為什麼看到這個問題都立馬憶想起早些時那些過年的事來。
那是距父親離世很久也是自個成家前的事。每當大年的前一兩天,父母忙完裡外清掃除塵 備齊所需年貨後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煮肉烹骨熬湯。下鍋的豬肉雞鴨之類都是之前早就宰殺整理過的,只在這一天集中的燒煮以便大年及新年後的使用。至要的目的是 一來在在缺乏製冷裝置的條件下方便較長時間儲存 ,二來 熬製過後的湯料 在接下來一段長時間低溫早春時節也將成農家美食之一。這些都沒啥 ,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算得上美食的有兩種: 一個是糯米腸(將剔洗一淨的豬大腸裝入糯米一同放在肉湯裡煮到熟透),另一個就是就著熬好的肉骨湯泡米花(一種用糯米炒制的爆米花)
因為種種原因老家同大多鄉鄰們一樣不再養豬好多年了。雖說現在過年可選購物品繁多 想製作啥好吃的也沒什麼難,但是真的 真的再也回不去過去那個味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生活中認識的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而我們以前曾經吃到的美食,有的已經消失不見了。
今天看到這個題目,又讓懷舊的我想起了小時候曾經吃到的一道美食,這道美食很有地域特色。這道美食起源於雲南的通海。通海這個地方人傑地靈歷史上曾經出過不少名人。作為半個通海人,小時候過年有很多次都是在通海和小夥伴們一起度過的。
那時候每到逢年過節,尤其是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一道菜,這道菜用方言來說叫做“湯榨”。
“湯榨”起源於那些物質匱乏的年代,每家美和為舞蹈的春節才會做出比平時豐富的吃食。這個時候也總免不了會有些剩菜。為了節約,聰明的人們想出一個辦法,就是把各種各樣的剩菜混合在一起,有葷有素,以炒的形式做成一大鍋。為了讓各種菜的味道能夠混合在一起,在裡面加入雲南做醃菜所經常使用的“榨面”。
那個時候各家各戶的剩菜都不算多,所以往往是一整個院子的人家把各自的剩菜貢獻出來,大家拼在一起做成這一道菜。
這道菜的做法在今天看來不是那麼的衛生,因為他源自於每家每戶的剩菜,但是卻多了許多許多的溫暖。現在已經沒有院子了,也不需要如此鄭重其事地對待剩菜,這道菜的存在已經徹底的失去了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