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善良之子86
-
2 # 文謙書院
“敲梆子”可以發出沉悶,悠遠的聲音。
綁子是木料的,比金屬輕便。且發出的聲音較金屬而言更適合與戰場。
試想敲擊實心金屬塊,會發出刺耳的聲音。影響作戰。敲擊空中的金屬塊,聲音會持續很長時間。(類似敲鐘)
射箭的號令需要統一,時間明確。持續的金屬敲擊聲,很難統一行動指令。
再著,古人迷信,木主生髮,木的淵源木星更是被視為福星。
“敲梆子”用木材擊打,也有福星保佑,生髮勝利的意思。
敲梆子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軍令。
擂鼓進攻,鳴金收兵。
敲梆子還可以控制節奏,敲得快射的快,敲得慢正常速度慢慢瞄
主要是古時候戰場通訊不發達所致,所以很多都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其實還有令旗,也就是電視劇裡面喜歡在大將背後插的那種花花綠綠的旗幟。剛開始覺得搞笑,後來才知道也是出於實戰考慮。
戰場混亂的時候,普通步卒就需要看令旗才知道自己的部隊在哪裡。
指揮也有大型的旗幟,正所謂指哪打哪兒。畢竟大將們廝殺的時候都是區域性,元帥才能縱觀全域性,隨時用自己的令旗調整自己下面的各只部隊。
多玩玩戰略遊戲就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