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孩子正好處於一個臨界點,開始明白真正的因果關係,能夠意識到因為我做了這件事,所以才產生了那樣的結果。這個時候父母親首先要跟孩子做朋友,因為只有面對喜歡的人的話,孩子才願意聽;他不喜歡你,那扇門就會被他關掉,不去理會你說的。
其次,讓孩子有邊界,讓他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沒有什麼原則性問題的情況下,該做和不該做的事可以讓他去體驗。比如,8歲的孩子說:"媽媽,我今天要吃冰淇淋。"可是媽媽說:"今天剛剛吃過海鮮,外邊天又很冷,你吃完冰淇淋一定會拉肚子,肚子痛。"孩子卻說:"我不管!我不會肚子痛,我身體特好!我就想吃冰淇淋。"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該做什麼?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就選擇讓孩子吃。結果,兒子真的拉肚子了。第二天他說"媽媽,你說得真對,我昨天半夜肚子好痛",後悔沒有聽媽媽的話。所以,讓孩子去體驗,他會記得規矩,記得道理,會記得媽媽是幫他的。
有家長還會問:"為什麼要跟大孩子做朋友?"跟孩子做朋友,是不是就意味著你打他屁股,他摸你腦袋,他也在你身上打一拳?不是的。我們跟朋友交往時會做什麼?我們會有一定的距離,會知道有些行為、有些話語不能隨意做,隨意說。所以從這個角度說的和孩子做朋友,就是把孩子和我們的關係稍稍拉開一點兒。
8歲的孩子正好處於一個臨界點,開始明白真正的因果關係,能夠意識到因為我做了這件事,所以才產生了那樣的結果。這個時候父母親首先要跟孩子做朋友,因為只有面對喜歡的人的話,孩子才願意聽;他不喜歡你,那扇門就會被他關掉,不去理會你說的。
其次,讓孩子有邊界,讓他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沒有什麼原則性問題的情況下,該做和不該做的事可以讓他去體驗。比如,8歲的孩子說:"媽媽,我今天要吃冰淇淋。"可是媽媽說:"今天剛剛吃過海鮮,外邊天又很冷,你吃完冰淇淋一定會拉肚子,肚子痛。"孩子卻說:"我不管!我不會肚子痛,我身體特好!我就想吃冰淇淋。"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該做什麼?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就選擇讓孩子吃。結果,兒子真的拉肚子了。第二天他說"媽媽,你說得真對,我昨天半夜肚子好痛",後悔沒有聽媽媽的話。所以,讓孩子去體驗,他會記得規矩,記得道理,會記得媽媽是幫他的。
有家長還會問:"為什麼要跟大孩子做朋友?"跟孩子做朋友,是不是就意味著你打他屁股,他摸你腦袋,他也在你身上打一拳?不是的。我們跟朋友交往時會做什麼?我們會有一定的距離,會知道有些行為、有些話語不能隨意做,隨意說。所以從這個角度說的和孩子做朋友,就是把孩子和我們的關係稍稍拉開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