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紹興李珍

    《論語》中說仁德會長壽,仁和德含意是什麼?

    答:陷井題目,先笑一笑,十年少。

    “仁”的內心就是“溫”,包括溫和、溫暖、溫潤。不會有理就聲音高揚的那一種,更不是聲色俱厲的那樣。溫和指語調、溫暖指語意,溫潤指回味。這是指內心散發出來的一種暖意,這種人時時處處都在這種狀態下,那就是“仁”,這是內化外現所致。

    仁的本義在家庭中表現為“孝、悌”,因為我們的文明包括:歷史、禮、樂、刑都是從這根主線上延伸出來的,標的物就是“孝、悌”,可以這樣說,中華文明就是“孝、悌”文化,無論認可與否,就是這樣,因為是本源。

    仁的政治表現為“政”、“刑”,“政”就是“正”,包括“正心、正意、正行。”所以,我們就知道儒家為什麼老在說:誠心、誠意,才知修身、養性;然後齊家。做政務不是一定要在位置上,每一個在按照“正心、正意、正行”做的人,都在搞“政務”,做“政事”,這個概念也是非常明確的,鄉賢、普通人的福分也是這樣來的。

    說到底就是以身作則:家長是家庭的標杆,鄉長是鄉人的標杆,國君是中國人的標杆,就是這個原理。

    至於長壽之說,在《中庸》裡呵,您這個“陷井”呵,是孔子說的,原文是這樣的: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這個“德”就是“得”,所以,您看看可得四種福,長壽是其中一福。

    這一塊也與生命科學即與《黃帝內經》相通,所以,古代人可以自豪地說:“小醫醫病,中醫醫人,大醫醫國。”相通的一塊是什麼?就是養性(養心)之說,長壽的原理在這裡。您從《黃帝內經》直接學,很是枯燥、乏味,缺少一個統一性概念。您從儒家的養性(養心)為切實點,就會非常有趣,能夠快速融會貫通。敬奉!

  • 2 # 純鈞LHGR

    個人以為,其實很多人對孔子所言的“仁德”的理解不完全準確。

    孔子所說的仁德,當然也有人的自身品格在內,但其餘也包含了一些比較明確的行為準則。

    例如《論語·卷六·顏淵第十二》,子曾經曰過“克己復禮為仁”,又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就是個人的品德。

    但同時孔子又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其實在孔子這裡,他所奉為圭臬的就是《周禮》,《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其中只有《儀禮》記述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

    用現代的語義來闡釋,其實也可以把這些理解成一種類似法律的行為規範。

    所以,首先來講,孔子所言“仁者壽”,也可以理解為,遵守行為規範的人,就活得比較平安。當然,從心態來講,心胸寬大,總是保持態度平和之人是會長壽一些,但個人以為,這一切的前提,是這個人遵守社會法度。

    因此,《論語》裡關於其他對仁者的描述:仁者靜,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仁者不憂,仁者其言也訒,剛毅木訥近仁,仁者必有勇,殺身成仁,當仁不讓……等等這些,全部都可以向這方面考量。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守法公民的形象。

    但如果拋去守法這一條,光說品德,那比如仁以為己任、殺身成仁、當仁不讓這些詞,就無法去完美地解釋。一個仁人,為了自己看不順眼的事把命都拼上?那是仁人還是個狂人?

    但如果說,這是遵守和維護法紀,那就很容易說得通了。

    仁也好,德也罷,守法,這是它的大前提。一個嚴格遵守社會法制、以身作則維護法制的人,肯定會活得比較太平,所以才會“壽”。

    到現在也是,法治社會,只要你不去惹麻煩做壞事,那你肯定是能活得比較平安的。

  • 3 # 葉恆

    《論語·雍也》說“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仁者壽,是說仁慈的人長壽。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很有道理。如果我們用佛家的道理來解釋就更明確了。佛家說,財佈施得財富、法佈施得聰明智慧、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佛家說的“無畏佈施”就是儒家說的仁,仁就是愛人。當然,佛家所說的仁慈,就更廣泛了。不但凡是人皆須愛,而且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廣泛愛護一切眾生。這麼大心量的無畏佈施,福報一定很大,健康長壽是一定的道理。

  • 4 # 師道智業

    仁:

    親愛.如:仁民愛物。

    寬惠善良的德行.如:仁愛.論語˙陽貨: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 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有仁德的人.如:泛愛眾而親仁。

    寬厚、有德性的.如:仁政、仁心仁術、仁人君子。

    有感覺、感受的.如:麻木不仁。

    “德”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發展,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

    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例項,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瞭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係

    仁和德的區別在於:

    仁是態度。

    德是原則。

  • 5 # 手機使用者墨海聽濤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仁者壽,是說仁慈者會長壽。在儒家看來,一個人只有做到了仁和義,他才能算做一個人,才配得上萬物之靈的崇高稱號。儒家認為,仁義可以使人心靈寬廣、安定、和諧、愉悅,獲得內在的滿足和幸福。其次,儒家認為,仁義具有治理國家、鞏固政權、教化百姓的重要功能,是封建政治不可或缺的手段。第三,儒家認為,仁義是維護人類社會存在的根本條件,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

    仁義價值被儒家看做人生的根本價值,它們既是人生追求的目標,也是衡量人生意義的尺度。在人生的各項事務與每時每刻,仁義存則價值在,仁義亡則價值滅。

    人格道德問題是儒學的核心,是所有儒家人物和典籍討論的焦點。孔子言必及聖賢,孟子語必涉王霸。儒家倡導的人格即內聖外王,即內蘊道德文章,外可濟世經倫。內聖講的基本上都是人的道德品質,特點是約束自己,超越自己。外王講的是社會能力,基本取向是為天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 6 # 木能生火

    《論語》中說的“仁",應該是指仁慈,德指的是道德。也就是說,仁慈和有道德的人會長壽。其實這是符合養生學原理的。仁慈的人,心懷善意,這種人具有博愛、大 愛,給人以愛心,自己也心懷喜愛。整天是愛的沐浴之下,就會活得輕鬆、愉悅,心情好了,當然不容易生病。不容易生病的人,壽命自然而然就延長了。同樣的道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幹壞事,心裡不慌。心理狀態好,也有益於身體健康。同樣是可以讓人長壽的。

  • 7 # 袁清博

    仁和德的含義是什麼?

    《道德經》《老子》第八十一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接下來進步言: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其實,不居其華。故去被取此。

  • 8 # 長善施

    因為業力如此,為什麼仁者壽?因為戒殺放生寬心的果報就是長壽,所以如此。

    當然還有一些比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為何?因為修謙虛的人一般高大(禮包含謙),仁禮做的好,其人身形高大。你看山東是不是盛產大漢?為何?從前的禮儀之邦,業力如此。那麼智慧充足的人一般是小巧玲瓏之相,端正而玲瓏,這樣的人一般修智慧比較多

  • 9 # 保國公

    論語必須當做一部政治哲學來讀,其目的就是為禮樂秩序進行哲學論證。

    “德”意為政治正當性的原則,或政治正義的概念。

    政治正當性的原則或政治正義可以有很多種,其可以是武力智技,也可以是神學巫術。孔子選擇的是世俗化的“德”,故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而眾星拱之”。只有把德作為原則,政治支配才能獲得普遍的認可,才有正當性可言。

    “德”既可以是政治德性,也可以是道德德性。德或德性同樣可以有很多種。孔子所要闡釋的,是“仁”。仁即是德的具體內容。在禮崩樂壞的時代,禮樂秩序要想對未來的政治社會發揮規範作用,就必須貫徹仁的精神,故有“以人釋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值得看的日劇韓劇,或日韓電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