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麼時候喜歡上音樂的呢,好像是高中那會兒,那個時候沒有手機,離家遠住校,一兩週回家一次,壓力大的時候就聽聽音樂。再後來上了大學,下了網易,最喜歡看裡面的故事,知道也有假的,但是總是能找到共鳴,有時候就像聽別人說故事一樣,有時候又覺得在說自己的故事。久而久之就越來越喜歡看評論了,開啟一首歌,先看詞,再聽曲,再翻評論,遇到一首好歌,翻著翻著就開始尋思自己。
記得有一次,遇到一件事情,怎麼也過不去那個坎,不跟家人說,怕他們擔心,也不跟同學朋友說,當時覺得自己很倒黴,就去翻評論,最深的是聽《夜空中最亮的星》,那個評論很多,就一個一個去看,就發現比自己慘的人很多,比自己遭遇的事更倒黴,但是大家都努力生活。後來就那樣堅持過去了。
現在上班了,一個人離開家鄉,每天六點下班之後揹著揹包,掃一輛單車,開啟其中一個隨機歌單,列表播放,訓著楓樹街道騎去,穿過幾個小巷子,再過一座橋,一個長長的樹木包圍的道路,越過荔枝廣場,鼓樓公園,停車,速度快的話,十分鐘。到達紫峰大廈樓下,停車,關鎖。等紅燈,過馬路,耳機裡的歌還在放著,穿過菜市場,看看大媽們擺的蔬菜,想想昨天的剩菜,還是走了。那首《四塊五》想起了伴奏……
我是什麼時候喜歡上音樂的呢,好像是高中那會兒,那個時候沒有手機,離家遠住校,一兩週回家一次,壓力大的時候就聽聽音樂。再後來上了大學,下了網易,最喜歡看裡面的故事,知道也有假的,但是總是能找到共鳴,有時候就像聽別人說故事一樣,有時候又覺得在說自己的故事。久而久之就越來越喜歡看評論了,開啟一首歌,先看詞,再聽曲,再翻評論,遇到一首好歌,翻著翻著就開始尋思自己。
記得有一次,遇到一件事情,怎麼也過不去那個坎,不跟家人說,怕他們擔心,也不跟同學朋友說,當時覺得自己很倒黴,就去翻評論,最深的是聽《夜空中最亮的星》,那個評論很多,就一個一個去看,就發現比自己慘的人很多,比自己遭遇的事更倒黴,但是大家都努力生活。後來就那樣堅持過去了。
現在上班了,一個人離開家鄉,每天六點下班之後揹著揹包,掃一輛單車,開啟其中一個隨機歌單,列表播放,訓著楓樹街道騎去,穿過幾個小巷子,再過一座橋,一個長長的樹木包圍的道路,越過荔枝廣場,鼓樓公園,停車,速度快的話,十分鐘。到達紫峰大廈樓下,停車,關鎖。等紅燈,過馬路,耳機裡的歌還在放著,穿過菜市場,看看大媽們擺的蔬菜,想想昨天的剩菜,還是走了。那首《四塊五》想起了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