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紅樓夢》中的寶黛、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創作者及歷代觀眾是或者應當如何理解作者這樣的安排?
4
回覆列表
  • 1 # 科技文化鄭軍

    其實這就是當年社會的現實。

    首先,古人的青春期比現在晚,平均差不多十六七歲的樣子。如果現在你去詢問六十歲以上的華人,他們也是普遍在這個時候進入青春期。由於營養和人工照明的刺激,一百年來人類青春期提前了幾歲。華人的青春期是五十年內才提前的。

    所以,古代文學經典作品裡戀愛的男女差不多相當於現在高中生年紀,而他們的身體剛剛進入青春期。

    其次,現代人要接受義務教育。歐美是在十九世紀普及的基礎教育,中國從1905年以後普及。今天,所有孩子都要讀十幾年書才進入社會,擁有成年人的權利,大大推遲了婚戀許可的年紀。而古代孩子,包括富貴人家的孩子,基本不上學校。無論“寶黛”還是“羅朱”,都沒寫他們去學校讀書。

    再次,古代家庭是主要的生產單元,很少有現在“僱主”、“員工”的概念。家庭要擴大生產力,主要途徑就是生孩子。古代死亡率也高,人均壽命短, 在三四十歲的壯年期,因疾病、飢餓和戰爭死亡的人數能夠到半數。為了彌補人口損失,不僅家庭有生育動力,在一些戰亂時代,政府為了增殖人口,還要制定強制婚配政策。男女到一定年紀不結婚,由國家強制婚配。

    所以,現在所謂“早戀”,在古代就是正常婚戀年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鄭爽在電視劇《青春鬥》中演繹的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