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橋的建立,確實與康熙有關。康熙四十三年 (1704 年),四川巡撫能泰上奏康熙,提出“距化林營八十里,山址坦平,地名安樂,擬即其處仿鐵索橋規制建橋。”1705年動工,1706 年5月15日竣工。能泰在上報奏摺中,並非實地瞭解情況,因此誤將大渡河和瀘水混為一條河流。能泰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說:“瀘水三渡口,高崖夾峙,一水中流,雷奔矢激,不可搖舟行,行人援索懸渡。”後又上奏摺說:他與提督嶽升龍曾察看過地形,在距化林營八十餘里的地方,地勢稍平坦些,準備在此處建一座鐵索橋,以便民眾行走,並提請皇帝賜橋名。康熙根據奏摺中所說的情況,把大渡河誤當做瀘水,便取了一個與事實不相符的橋名。此事在瀘定橋東岸的《御製瀘定橋碑記》記載道:“橋成……繪圖來上,深愜朕懷,賜橋名瀘定。”
不過在水流這麼湍急的大渡河上根本就沒辦法修建普通的橋樑,為此只能另想辦法,後來有一位高僧提出了意見,他讓人們在兩岸中間固定一個大竹索,再把很多小竹筒安裝到竹索上,最後把鐵鏈裝進竹筒裡,人們從岸邊拉動竹筒,鐵鏈也就被拉到了兩岸,這些鐵鏈在兩岸被拉直固定,承載起了這個神奇的鐵索橋。
瀘定橋的建立,確實與康熙有關。康熙四十三年 (1704 年),四川巡撫能泰上奏康熙,提出“距化林營八十里,山址坦平,地名安樂,擬即其處仿鐵索橋規制建橋。”1705年動工,1706 年5月15日竣工。能泰在上報奏摺中,並非實地瞭解情況,因此誤將大渡河和瀘水混為一條河流。能泰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說:“瀘水三渡口,高崖夾峙,一水中流,雷奔矢激,不可搖舟行,行人援索懸渡。”後又上奏摺說:他與提督嶽升龍曾察看過地形,在距化林營八十餘里的地方,地勢稍平坦些,準備在此處建一座鐵索橋,以便民眾行走,並提請皇帝賜橋名。康熙根據奏摺中所說的情況,把大渡河誤當做瀘水,便取了一個與事實不相符的橋名。此事在瀘定橋東岸的《御製瀘定橋碑記》記載道:“橋成……繪圖來上,深愜朕懷,賜橋名瀘定。”
不過在水流這麼湍急的大渡河上根本就沒辦法修建普通的橋樑,為此只能另想辦法,後來有一位高僧提出了意見,他讓人們在兩岸中間固定一個大竹索,再把很多小竹筒安裝到竹索上,最後把鐵鏈裝進竹筒裡,人們從岸邊拉動竹筒,鐵鏈也就被拉到了兩岸,這些鐵鏈在兩岸被拉直固定,承載起了這個神奇的鐵索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