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題金陵渡》
唐代: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
2.《過許州》
清代:沈德潛
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
行人便覺鬚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
3.《耒陽溪夜行》
唐代:張九齡
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
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
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
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4.《泊平江百花洲》
宋代:楊萬里
吳中好處是蘇州,卻為王程得勝遊。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楊柳都相識,眼底雲山苦見留。
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
5.《望荊山》
南北朝:江淹
奉義至江漢,始知楚塞長。
南關繞桐柏,西嶽出魯陽。
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
悲風橈重林,雲霞肅川漲。
歲宴君如何,零淚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聞苦寒奏,再使豔歌傷。
1.《題金陵渡》
唐代: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
2.《過許州》
清代:沈德潛
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
行人便覺鬚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
3.《耒陽溪夜行》
唐代:張九齡
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
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
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
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4.《泊平江百花洲》
宋代:楊萬里
吳中好處是蘇州,卻為王程得勝遊。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楊柳都相識,眼底雲山苦見留。
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
5.《望荊山》
南北朝:江淹
奉義至江漢,始知楚塞長。
南關繞桐柏,西嶽出魯陽。
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
悲風橈重林,雲霞肅川漲。
歲宴君如何,零淚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聞苦寒奏,再使豔歌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