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繼承了《詩經》中的傳統風格,受唐詩律絕和竹枝詞的重大影響,同時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優秀成分,是中原民間文化與南方文化交融而成。其內容廣泛,語言樸素生動,易於上口。
1984 年,梅州市人民政府把農曆八月十五定為當地的山歌節。每到山歌節,梅州彙集了各地歌手,賽歌、鬥歌、山歌擂臺等活動繽彩紛呈。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客家山歌常用“重章疊句”和“比喻”、“雙關”的形式,以客家口語文字組詞,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唱腔豐富多彩,節奏自由而富於變化,曲調高亢、嘹亮、抒情、悠揚,富有濃厚的客家地方特色。
以詞為媒,以歌為介,歌曲傳情,才讓客家山歌在漫漫歲月中,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非但沒有蒙塵,反而煥發出新的活力。時至今日,在梅州的街頭小巷、特別是晚上河堤旁的涼亭中,仍可聽到山歌聲隨風飄來。
作者簡介:沫沫,有點瘋、有點宅的吃貨一枚。希望像沉香一樣,經歷磨難之後結出沉沉異香。喜愛文字的暖,亦想要與您一起分享。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繼承了《詩經》中的傳統風格,受唐詩律絕和竹枝詞的重大影響,同時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優秀成分,是中原民間文化與南方文化交融而成。其內容廣泛,語言樸素生動,易於上口。
1984 年,梅州市人民政府把農曆八月十五定為當地的山歌節。每到山歌節,梅州彙集了各地歌手,賽歌、鬥歌、山歌擂臺等活動繽彩紛呈。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客家山歌常用“重章疊句”和“比喻”、“雙關”的形式,以客家口語文字組詞,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唱腔豐富多彩,節奏自由而富於變化,曲調高亢、嘹亮、抒情、悠揚,富有濃厚的客家地方特色。
以詞為媒,以歌為介,歌曲傳情,才讓客家山歌在漫漫歲月中,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非但沒有蒙塵,反而煥發出新的活力。時至今日,在梅州的街頭小巷、特別是晚上河堤旁的涼亭中,仍可聽到山歌聲隨風飄來。
作者簡介:沫沫,有點瘋、有點宅的吃貨一枚。希望像沉香一樣,經歷磨難之後結出沉沉異香。喜愛文字的暖,亦想要與您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