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烈燕雙鷹
-
2 # 俏也不爭春
小時候雖然經濟條件差,我們年年都能吃到肉,母親會變著花樣的讓我們吃飽吃好。豬肉燉粉條子,方子肉,條子肉。隨著經濟的逐漸好轉,餐桌上有了雞,有了魚,俗話說得好,吉(雞)慶有餘(魚)。飯做的也多,菜做得也豐盛。吃飽了,喝足了。餐桌上也會有菜有飯。大年三十兒是有講究的,這叫富富有餘。守在飯盆邊兒的人,不能說“你要飯不?”應該問“你盛飯不?”不許說什麼“吃光了。”煮餃子時,餃子破了皮兒,不能說壞了,要說“掙了。”如果不小心把杯子,盤子,碗打壞了,就要說歲歲(碎碎)平安。過年光說吉祥話,說話不要帶髒字兒。正月裡不能剃頭,剃頭妨舅舅(剃頭在臘月裡)。有親戚來家裡給父母拜年,咱要給端茶倒水,臨走的時候,要送到大門外,三叔二大爺您慢慢走,抽空來串門兒。這是禮節禮貌。至今這些老禮兒,還在一直傳承著。
謝謝誠邀!過年習俗 ,從小到現在依舊延續的有臘月二十四的接祖人,正月十五的送祖人。還有小年臘月二十四的打餈粑。大年初一凌晨的出方儀式。大年三十夜晚給祖墳送蠟燭,正月十五給祖墳墳頭送煙把,俗稱“三十夜的燈 ,十五夜的火”,祈求祖先保佑後代大細人平安!這些習俗流傳了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