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星級媽媽
-
2 # 菲常育兒
按題主所說,孩子至少已經一歲以上了。
其實我們所認為的無法交流,一般意義上指的是會不會說話,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或者說,並不全面。
正常來說,四個月打的寶寶就能聽懂大人喊他的名字,一歲左右便能聽懂50多個詞,即使他不會說,但大人的話,他們是能夠理解的。
兩個同齡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話,大人看他們是很可愛的嘰裡咕嚕,但對他們來說,可是很認真的在交流啊。
神情,語氣,偶爾一個單詞或發音,都能令他們獲取資訊,孩子的學習領悟能力比大人好的太多。
就像一個大人丟到說英語的國度,正常要半年才能勉強聽懂,但要一個兩歲的孩子過去,用不了半年,英語就差不多能掌握。
所以我們大人也不要總因孩子小而小覷了他們,平時說話要注意分寸,尤其是一些講方言的地區,小心孩子繞不過舌頭來哦。
-
3 # 貓咪小舍
他們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們會用手勢和表情傳達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之間是很容易溝通的,只是我們大人習慣用耳朵去理解事情,當他們只是用手和表情傳達意思的時候我們會一下子明白不了,所以大人們經常會去猜孩子想要幹嘛幹嘛的。
哈哈,這個問題可不止是咱普通吃瓜群眾會好奇,科學家們也好奇呢。
我看過一個影片,和你講的情況類似,裡面有兩個小孩在嘰裡呱啦的說話,而且不是任何一種現有的語言。就像大人們聊天一樣,你一句我一句那種。
所有人都不知道這2個孩子交流了啥,很多網友戲稱為“嬰語”。
澳洲有一群科學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做了實驗,他們找了88位6-8個月大的男嬰,分為3人一組。把這樣的小孩們擱置到同樣的環境中時,在旁邊觀察研究這群孩子之間會發生什麼。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80%的孩子早看到同類後,並沒有過多表現出依賴自己父母的行為,而是在短暫的哭鬧後,開始了“溝通”。
比如,有的孩子會摸摸對方的衣服,拉扯下對方的小腳。儘管互相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就這樣在科學家的“設定”下,開始了玩耍。
臨床心理醫生塞爾比指出,人類之間的溝通不僅僅是透過說話來進行,還可以是肢體動作,眼神交流,嬰兒之間不僅會設法嬉戲一下,而且他們表現出具有與夥伴交流的能力,比研究人員所想像的要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