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絲路國際電影節

    以罪惡為容器,審判的結果及過程以及最終呈現的形式是否符合心理期待,導演在影片背後的態度才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時候,片子都是見仁見智的,畢竟觀眾的口味不一致,會作對比,和導演之前的作品進行比較,和同類作品進行比較,雖然這部片子算不上導演的巔峰之作,但是影片本身更深入地觀察瞭解和共情,其中憤怒與平和共存的哲學很有味道。

  • 2 # 還好風裡有詩句

    看到好些人把這部比作《嫌疑人X的獻身》,以此來diss是枝裕和導演跳出了自己的安全區,折戟懸疑推理型別云云,莫名好笑。

      我看這部則更會聯想到羅泓軫的《哭聲》,這都是夠厲害的導演才會去嘗試挑戰的一場與觀眾心神的角力,他原意就根本不在於要揭示真相,而是要利用真相的曖昧與“藏”來探究人性,他要觀眾代入主角福山雅治同樣的困頓迷惘,正如同《哭聲》要觀眾代入男主同樣的恐懼無助。

      當然,我私人並不喜歡本片最後的反轉,可能這就是源於“我這個人”與本片互動的一個結果吧。而這,不會影響我真的欣賞這種之後還會一直想一直想的電影。

      役所廣司真的是演技炸裂,又補好然後又再炸裂,厲害極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視編劇能否寫出智商情商高於自身的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