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ae子木

    關鍵在於“平衡”二者關係,即合理休息,在可忍受範圍內適量運動。

    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推薦長時間臥床休息的。(特殊情況除外,例如疼痛劇烈、伴有腰椎骨折不穩等問題。)

    接下來,將會從臥床與運動兩個方面回答。

    為什麼不推薦長期臥床休息?

    雖然對於很多人,臥床休息可以很好的緩解症狀,更快地從腰突症狀上解脫出來,但是從長遠角度來說,它更有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有研究指出,在緩解腰痛與改善身體功能的效果上,臥床休息3天與臥床休息7天的效果是相似的。

    第二,就不利影響而言:

    【1】長期臥床意味著缺乏運動,讓肌肉力量快速下降。絕對臥床休息3-5周之後,正常肌肉力量幾乎會下降50%。

    【2】椎間盤主要依靠壓力的變化吸收營養與代謝廢物排放。臥床會影響壓力的變化,影響椎間盤營養吸收,不利於其修復。

    因而,如果主治醫生沒有強烈建議臥床休息,請儘量在可承受範圍內適量運動。

    什麼樣的運動是“可承受範圍內”,是“適量”的?

    所謂的腰突症狀加重,可以理解為身體發出的“警報”與“訊號”,讓我們暫時停止或減少當前運動。

    因而,我們可以把這些腰突症狀的加重,當成即將超出“可承受範圍內”或“運動過量”的警報與訊號。

    舉個例子:

    當稍微彎彎腰就開始感覺“疼痛”,或者一做平板支撐就覺得“不適”,重複進行這兩項動作就容易超出自己的“可承受範圍內”,帶來劇烈的腰突症狀!

    這有利於保證身體一定的運動量,避免長期臥床肌肉力量下降。

    但,就運動康復計劃而言:

    僅僅散步、快走這類常規運動是不夠的。

    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腰突症狀,在自己康復師的建議下,加入針對特定肌肉的強化運動與肌肉拉伸運動。

    例如:

    以下是針對臀部的臀中肌強化運動。

    在初期,無法直接鍛鍊腰部的時候,強化臀部有利於減輕腰部的壓力緩解症狀。

    動作要點:

    1. 側臥屈膝90度,腳踝與臀部在同一直線上;

    2. 在保持骨盆不要向後倒的前提下,緩慢開啟上方的腿,如圖;

    3. 大腿與臀部會有收縮發力感;

    4. 重複10-15次後,可換側進行。

    以下是小腿肌肉拉伸運動。

    對於長期久坐或運動後不拉伸的人,小腿肌肉更容易緊張。

    緊張的肌肉更容易刺激神經,加重症狀。

    因而,如果你有小腿症狀,不妨進行小腿放鬆運動。

    站立位,一腿在前,一腿在後,雙腳腳尖正對前方;保持後側腿膝蓋伸直,身體前傾且屈前側膝蓋(若有前交叉韌帶損傷,屈膝時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後側小腿有拉伸感即可,保持10-30秒;注意:後側腳後跟不要離開地面。若有症狀加重,可減少拉伸時間與次數,或暫停該動作。

    以上兩個是較為常用的腰突運動。

    其他的腰突運動,建議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

  • 2 # 大維的生活分享

    你好!正好今天我妹妹腰疼拍片檢查是腰間盤突出。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一、腰間盤突出首先要平躺的,完了好點之後適當的做些運動,因為我也是一名腰間盤突出患者。

    二、腰間盤突出怎麼判斷,我妹妹是切菜的時候把肉掉地下了,猛烈的下腰去撿起來,這一下就把腰扭傷了,她的保護方式是側躺的,平躺疼,其實就應該是平躺就對了,平躺一個月左右不做其他的運動和幹活就能好,可惜她還接孩子放學騎電動車又顛簸幾次,又壞了,4個月下了藥吃不少,貼了不少今天實在不行了,200元拍了一片子,腰間盤輕微突出,只能養著。

    三、我說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設計師長期坐的,運動很少,時間久了東不動就腰疼,後來拍片一看腰間盤突出,我還好,就慢慢的做些運動!如下:

    飛人試挺身

    側卷腹觸腳踝

  • 3 # 鍾文整脊康復

    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由於早期階段,髓核突出後壓迫神經根,引起神經根炎症水腫,導致劇烈疼痛及活動受限,這類水腫期一般會維持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突出的急性期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可以輸液消炎止痛或口服消炎藥緩解,有效緩解關節壓力過大 減輕炎症水腫症狀,但急性水腫期過後還是先去醫院就診檢查,可以掛脊柱科或康復科,接受系統治療,減輕關節壓力 消除神經壓迫 恢復關節穩定後,也就是症狀基本緩解,沒有明顯抬腿受限 活動受限 劇烈疼痛的表現,再進行功能鍛鍊。不建議臥床太久,以免造成肌肉力量下降,無法保持關節穩定,反而有可能加重椎間盤負擔。

    由於這類人群肌肉力量下降 韌帶柔韌性不足 椎體間隙過於緊張,不能很好的控制肌肉力量及關節活動,所以不建議以對抗性過強的格鬥 籃球 足球或單邊運動如羽毛球之類的運動作為練習,因為很容易誘發小關節錯位或軟組織損傷,一般來說前期的還是以靜態的拉伸及力量鍛鍊為主,比如單槓拉伸 抬腿拉伸 臥式自行車這類鍛鍊,後期肌肉力量恢復,再進行遊泳 平板支撐這類等效果都不錯,總得來說,先把基礎打好。

  • 4 # 戀麟ing

    腰椎間盤突出後是不可逆的,急性期嚴重的可能床都下不了。許多病人都會有這個疑問到底是動還是不動?

    急性期當然是不動了,平臥軟硬適中的床,讓腰椎完全放鬆下來,減輕壓迫。

    恢復期就可以動了,鍛鍊也要循序漸進,不能做負重的鍛鍊。適當的訓練可以加強體質減少復發,比如游泳、引體向上、飛燕等運動。加強腰部肌肉,分擔身體對腰椎的壓力。

    個人觀點,如有不對,敬請斧正!

  • 5 # 學歷諮詢李老師

    輕鬆1年半拿證,一週只用上3節課,完美的導師方案帶領,不需要付出太多,18歲以上就可以,大專畢業證 本科畢業證 國際MBA 消防證 證券從業資格證 教師資格證 等都可以來找我哦?

  • 6 # beibei小北

    通過他的經歷,我總結為:

    腰間盤患者,在犯病的時候,只能多休息。病好的時候,需要通過鍛鍊來預防的。

  • 7 # 海藍藍701

    5年前我的腿痛,整條右腿抬不起來,上車要用手把右腿搬到車上,後來去醫院做核磁共振腰椎4-5節突出6mm,當時問醫生怎麼治,醫生說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吃點消炎藥緩解疼痛。後來自己不死心就在家裡鍛鍊。首先是爬在床上,把兩頭墊高,每次半小時左右。還要做曲腿挺腹,開始一組做500個,一天做4組,後來一組做1000個,一天做6組。這樣堅持兩個月腰腿都不疼了。可是因為工作原因三年後又犯了。腰腿疼的不能下地,什麼都幹不了!就是前年的事,那時經朋友介紹用了一種藥膏,先按摩再把藥膏塗抹到腰部,再用保鮮膜包裹,用了兩次腰腿就不疼了,然後繼續用藥大概半月左右,到現在再沒疼過!

  • 8 # 科學弘揚人

    急性期以平臥硬板床為好,千萬不要去做無效的治療,活動會加重受壓神經的傷害程度,可以服用止痛藥,注意保暖。急性期過後逐步增加活動量,一個月以後視病情發展可以進行康復性鍛鍊。

  • 9 # 大萌夢嫂錄

    我現在就受著腰間盤突出的折磨。個人給有相同患難提幾點建議:

    第一,首先就是平時的保養。不要老是伏案工作,不要經常長時間坐著玩手機,用電腦。坐四五十分鐘一定要起來適當活動活動,做做腰部的拉伸運動。

    第二,可以做做腰背肌鍛鍊。主要是腰往前挺的動作,比如站著腰往前挺。躺著肚子往上挺。趴著做小燕飛等等動作。

    第三,喜歡運動的朋友,在緩解期我們最推薦的運動方式就是蛙泳。不建議打球踢球等劇烈的負重運動。不建議舉重等彎腰負重的運動。

    第四,如果有腰痛,下肢痠痛,麻木的症狀,可以到醫院配一些緩解痠痛的藥,並進行一些理療。

    總之,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不是一味的休息制動,而是要動靜皆宜。

  • 10 # 骨痛丶難症賢醫陳

    在患病期間,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不能運動,也不能做體力勞動,如不注意是會加重病情的。

    治癒的時候可以運動及勞動,腰椎間盤突出治癒後是不會有什麼後遺症的。

    但部分病人會選擇手術治療,這種治療方案是有危險的,手術費用過高不說還可引起術後下肢癱瘓。腰椎間盤突出本不算什麼病,如果被治致癱瘓即一輩子都玩完了,所以當考慮手術時切莫大意。

    用中醫治療是可以徹底恢復的,費用低廉又安全,是治療頸腰腿痛非常值得選擇的治療方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六口人的家庭換什麼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