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鵠九德1
-
2 # 樂道也
禮治正確地說應該指周禮,即周代的禮樂。禮樂是德的表現形式,它伴隨人類文明演進而來,“樂”展示了天地自然的和諧,“禮”則體現著萬物化生的有序。西周時,武王之弟周公旦制禮作樂,形成周禮。它既是制度安排,又是文化精神,其核心是“德”與“敬”。春秋晚期禮壞樂崩,孔子畢生都在為克己復禮而奮鬥。
仁說的關鍵在於“仁”是什麼?這個問題確實最難回答。在《論語》中可以看到弟子們經常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而孔老師並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答案,只是針對不同物件、不同場景和不同問題作出不同的回答。也就是說孔子從沒有用一句話把它概括。在孔子眼裡,“仁”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精神,它彰顯著人之所以為人的整個生命所能閃現出的輝煌,體現了人的潛能、理想、選擇和實現的路徑。人性本質的“仁”,是向善;人生道路的“仁”,是擇善;人生實踐的“仁”,是行善;人生實現的“仁”,是至善。
德政就是孔子所主張的為政以德,用現代觀點理解也可稱作以德治國。德政思想中把孝作為德之首、善之先,其核心思想始終離不開“德”和“孝”。
以“禮”來引導人們規範社會人倫秩序,以“仁”提高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及個人修為,國與人共同達到“德”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