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紹
-
2 # 璃莫陌
無人駕駛會普及開來是肯定的,但二十年的時間還是太少。技術上現在有無人架駛車,但還處於開發的狀態。而且各個地區的路況不一樣,所以對ai等各技術的要求會高到一點的程度,再者,現在AI技術很難做到能有像人一樣的正確判斷能力,在一些情況下會好於人的判斷,在一些情況下好好於人的判斷,但現階段的ai要弱於人是肯定的。另一個,道路的建設和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還有無人駕駛的普及。在現有中國道路的基礎上來搞無人駕駛不難,難的是無人駕駛的普及,無人駕駛技術要想大規模應用很有可能要更換車輛,大規模的更換可不是四五年內能搞定的事。
-
3 # 工業智造
個人認為20年後的無人駕駛應該如現在的智慧手機一樣普及,雖然在當前環境下技術、安全性、政策都還遠遠達不到普及的地步,但是以目前的科技發展趨勢,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以實現的。
當無人駕駛汽車普及,很多現有的社會制度將會受到強烈的衝擊,比如人們不再需要駕照與保險這個硬性規定。隨著資訊科技的普及,無人駕駛汽車必將會與移動通訊技術相連線,無人駕駛汽車通過行動通訊可隨時保持聯絡。如果是電動無人駕駛汽車,或許從國家電網公司購買電動汽車也不再是遙不可及,油費將會被電費取代,加油站也將會被拆除。馬路上的出租汽車也不需要“的哥”,計程車司機這個職業將會漸漸消失。無人駕駛的出現,帶給了我們無限美好的憧憬。
未來的汽車已經不僅侷限於一種交通工具,更多的是向新一代網際網路終端發展。無人駕駛汽車將感知、決策、控制與反饋整合到一個系統中,實現了汽車脫離駕駛員而能保證其駕駛操縱性與安全性。無人駕駛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汽車的控制方式,對於交通系統的安全性與通行效率有了較大保障。隨著大資料、物聯網、雲端計算的不斷深入發展,無人駕駛汽車的效能將會更加完善,我們相信在未來的不遠,無人駕駛汽車將會賓士在中國的大地上。
-
4 # 小荷綠煎餃
是的
照現在自動駕駛發現速度來看 在路測階段已經普遍達到L4級別 基本可以很少需要人為干預操作
而且自動駕駛牌照也在相繼發出 預計接下來10年裡 自動駕駛技術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最先應用上的應該是快遞物流還有卡車 擺渡車這些應用場景比較單一的車輛上
私家車普及預計會更久 之前還要度過一段因自動駕駛事故引發的不安期 (就像現在的電動汽車)寒冬過後 自動駕駛就真的離我們不遠啦
可以大膽想象一下未來等自動駕駛普及以後,私家車車位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緊張 用車隨叫隨到共享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新常態 生活中所有事物也將不再需要手動連線 這才是真正的萬物互聯 未來社會的真實面目吧
-
5 # 網際網路小高
我認為會普遍,但是人為駕駛仍然會是主流。
無人駕駛最大的難點,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安全。
高安全性意味著低事故率。一個系統做到很低的事故率,通常要做兩件事情,一個是發現問題,一個是解決問題。
開始時,由於系統的問題非常多,主要精力在解決問題,但是隨著事故率逐漸降低,發現問題變得越來越難。據統計,全球來看,對於人類司機,一億公里發生致命事故1~3起。對於無人駕駛,我們希望比人更安全,最好致命事故率低一個量級,做到十億公里一起致命性事故。統計上,要達到足夠置信度,需要多次重複實驗,最好一百次以上。這意味著一套比人更加安全的無人駕駛的系統需要測試的總里程達到1000億公里。按照一輛車一年10萬公里總里程計算。我們需要100萬輛車,一整年的時間,收集無人駕駛資料和測試,才能夠保證無人駕駛所需的安全性。現在Google和百度的無人車成本都在百萬人民幣量級,乘以100萬輛車這個巨大的基數,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
6 # 一杯淡淡的茶2
實現自動駕駛需要具備幾個條件,一是路面交通設施如訊號燈、視訊圖象、標誌標線等感知裝置密度足夠。二是有高頻寬,延時低的通訊網路,車輛可以實時接收道路資訊。三是自動車輛控制平臺要資訊共享可以統一排程、協調、指揮。四是車輛檢測技術滿足自動駕駛要求。五是資訊網路安全可靠可控。
目前自動駕駛的研究單位主要有網際網路公司,車輛廠商,通訊運營商等。這些單位研發的車輛基本上滿足第四項要求,北京市也出臺政策開放部分道路進行無人駕駛測試,評估自動駕駛的安全性。
第一項要求由於建設主體多樣,資訊共享和介面開放的技術標準和政策都沒有,很難實現。第二項隨著5G通訊的發展,可以有限度的實現。第五專案前只是研究階段,需要根據自動駕駛的發展逐步進行技術調整。
根據以上情況,未來20年自動駕駛會在有限的行業和地區進行應用,普通百姓象開私家車的方式進行自動駕駛恐怕還不能實現。
-
7 # 一聲111111
20年後無人駕駛已經不算高科技了。隨著5G技術的成熟,各種配套裝置的完善,資料的延遲極大降低,無人駕駛技術可行性越來越好,安全性也得到了極大的保證。早在去年八月份,日本東京都的無人駕駛計程車就正式試運行了。
20年後普及的應該是小型陸空兩用汽車,美國的泰拉夫加公司生產的首批產品,最早明年秋天就可以交付客戶使用,8到10年後就可以普及。所以20年後應該是小型陸空兩用汽車技術逐漸成熟,市場蓬勃發現的時候。
回覆列表
關於無人駕駛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兩個點,
一個是技術,這個毋庸置疑,因為現在的交通工具已經進入智慧化了,可以說是半無人駕駛已經在運行了,無人駕駛技術和個人空中飛行工具,都已經完全掌握了,只是目前都用於娛樂方面。
另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國家的政策,要想成為全面的交通工具,前提是國家肯定會出一系列相關新的交通法規法律的政策,20年後能否實現,只能說期待國家政策這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