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一中醫學堂
-
2 # 白鶴山人851
謝謝邀請,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生病的步驟那得有很多種情況。但是,首先前提是正不足才使邪能生。當分內外之因,內因七情至病,病從裡始;外因寒熱至病,病從外生,溫熱暑風傷人外衛於上,寒溼多從足下來傷。人若營衛氣血能固,陰陽平衡,臟腑無它病可得健康。
病外因中人衛不愈則裡入,經絡所中不愈,有隨經而傳也有直中,由陽入陰。更與人的本性又密切相關,故入裡則關乎人的七情,髒志不順則久病難愈,易生癰疽癭瘤。
病入裡,陰陽交錯,表裡有症重在辨症,病隨時氣變,隨情志生變,隨臟腑陰陽生變,由髒出於腑則順為減,病退;由外陽入裡陰則病進,病重。寒水居下反攻於上則病,下焦病可標見於頭痛頭暈,如:高血壓……。
要了解詳細,得多學習中醫
生病的順序: 太陽症 -》陽明 . 止 所謂“陽明無死症; 或者 太陽 - 〉少陽 - 》太陰 -〉 少陰 -》 闕陰.
疾病恢復的順序則倒過來。
這個可以作為判斷疾病的依據,從而給藥或者下針,也可以用於預後!
來自《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