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歌樂舊畔

    這與古人閱讀內容、版書樣式等各方面都有關係。首先,古人的閱讀內容,大多為詩歌、詞曲,或者是枯燥乏味的八股,但是不管怎麼說,字數不算多。

    古人讀書多為誦讀,也稱吟誦,就像剛才說的,古人讀書並不追求多,而是反覆讀,反覆吟誦,體味其中的意義。吟誦的聲音抑揚頓挫,很美。

    第二是版書。古人讀書沒有標點符號,讀書人要自己斷句,吟誦的時候搖頭晃腦,以肢體擺動的節奏附和讀書,更容易斷句和記憶。

    古代主要以毛筆書寫,即便是印刷,字也比較大,跟當今動輒“萬卷”、字數又小不同。古書順序是由右及左、由上及下,唸書的時候確實來回晃。

    第三是韻律感。古代詩歌、詞都是用來唱的,韻律感很強,只是唱法大多已經失傳。吟誦時擊節踏足、搖頭晃腦,非常有節奏感,更容易投入其中。

    第四是儀式感。古代讀書人不多,只有少數人可以讀,而且“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以搖頭晃腦等一系列動作儀式,可以有效與勞動人民區別開來。就像孔乙己,時刻不忘自己的長衫和“回字的四種寫法”、以及張口就來的之乎者也,動不動就搖頭晃腦道“知乎哉,不多也”。

    第五是緩解疲勞。搖頭讀書更能促進血液迴圈,增強記憶力,緩解頸椎等肢體疲勞,就像今天看書久了要伸懶腰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前教練風哥疑似與管理層發生矛盾,清空微博返回臺灣,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