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大飛君君

    首先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語言環境。有了好的環境學起來會輕鬆很多的。

    其次學不學得好,還是取決於自身。相信自己 一定可以

  • 2 # BangbangZzz

    給你舉一個例子,一個沒有英語基礎的人當他來到一個充滿英語環境的地方,他需要解決自己的吃喝拉撒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就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如何與人交流。這個問題出現的背景,是你不得不去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你就會餓死了。然後,在這種被迫的環境下,你自然而然的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學習機會去嘗試利用英語和別人溝通,比如:觀察別人是如何溝通、看一下日常用語指南等。久而久之,每天處在一個只能用英語語言解決的環境下,你所掌握的句子、單詞會越來越多,而更強的溝通能力會使你去嘗試或者被動接受更多你還未知的單詞、句子,就這樣瞭解新的單詞後,你就會重複利用,重複的利用會使你印象更加深刻,逐漸形成一個良性迴圈,久而久之你的英語口語能力也就越來越好了,在這個過程當中你的發音問題也在逐漸改變至越來越原汁原味。你的英語也就慢慢學會了,最後需要說的是,你對英語語法的瞭解仍然需要你自己的學習,因為作為華人如果我們不學習漢語語法,我們也是不會知道原來還有語法這種東西。

  • 3 # 課外雜談

    出國留學,英語自然會好,應該是可以的,但如果你不增加單詞量,不努力適應國外環境,就只能學到一點皮毛,最多是日常生活用語而已。有個朋友的小孩高中畢業後到泰國留學,英語底子還可以,到了那邊大學上學,上課老師也用英語授課,按理說語言環境夠好的,但她不努力不進步,荒廢學業,經常不上課,不喜歡和外國老師和外國同學溝通交流,只喜歡和中國學生進酒吧,因此好的語言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她只學會一些泰國當地生活用語,英語沒有進一步擴充套件,由於聽不懂老師講課,完不成作業,學分達不到大學標準,所以更講不上畢業。我舉這例子是說,有些學生雖然出國留學,語言環境也很好,但不珍惜,不努力,混日子,最後什麼都沒有學好,也包括英語口語。最近幾年出國留學沒有畢業,甚至提前退學的大有人在。

    簡而言之,出國留學語言環境是很關鍵,但更重要的是學生本人的不懈努力,不斷適應,善於思考,並多和當地老師同學交流溝通請教,這樣才有可能把英語學好學精。

  • 4 # 泰藍背景提升

    很明顯不是。出國留學前必須有英語門檻成績的。英文很差的人出國之後也會去語言班。經過培訓之後上正式學術課程,但是依然會有很多語言問題,只能自己學習,記憶。

  • 5 # 英語發動機

    在國外呆幾年,不一定能夠順其自然學會英語。留學生中有水平變得很棒的,也有單詞都說不出兩個的。在國外呆幾年,外語不會隨隨便便變好,得看語言學習者在國外做了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有兩個非常有名的案例:

    第一個案例:

    這個案例是語言學家舒曼(Schumann)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所作的一個調查,研究者包括他和其他幾位語言學家,研究物件是六名在美國打工的拉美裔成年人。

    舒曼透過十個月的時間連續觀察他們的語言水平表現。

    其中一個研究物件叫Alberto,一個33歲的波多黎各工人,母語是西班牙語(也有資料說是葡萄牙語,具體是什麼我後來沒有細查原始論文,畢竟西班牙語還是葡萄牙語並不重要)。Alberto住在麻省劍橋一個說西班牙語的家庭中,一對來自哥斯大黎加夫婦。Alberto中學學過六年英語,高中畢業後沒有繼續深造,直接參加工作。研究開始的時候,他來美國不久,在一個工廠中當拋光工人,周邊基本都是來自世界各地非英語母語人士。

    Alberto是研究專案中的六個工人中水平最差的一個。他也是唯一一個在研究結束時,還不能正確放置否定詞位置的人。西班牙語的否定是no+v ,Alberto說英語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直接用否定詞+動詞,很少說don"t。在該專案進行到第7個月時,舒曼估計是受不了,還曾經親自對其進行指導,試圖提高阿爾貝託使用否定的水平,然而收效甚微。

    在之前,他否定句正確率為22%(23/105),十個月後,在有意識自我糾正和監控的情況下,他可以達到64%(216/335)的正確率,而下意識的情況下,僅有20%(56/278)的正確率。整整十個月,Alberto的英語水平幾乎沒有任何提高。比如:一般疑問句基本不會用倒裝,基本不會動詞屈折變化……

    Alberto這種極端的欠發展情況讓舒曼非常困惑,他試圖從多個方面來解釋:

    年齡?不像。因為受試者中,還有年長者表現更好。

    智力?也不對。Alberto智商測試正常。

    缺乏語言環境?Alberto就在美國。

    ……

    最後,舒曼將其歸結為是語言之外的因素影響了Alberto的語言習得。他提到了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對語言習得的影響,也就是說:外語學習者對目的語文化的適應程度會影響他的二語水平。文化適應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對新文化的適應程度。舒曼將個人對新文化適應過程和疏離程度,根據其主觀和客觀因素,分為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心理距離(psychological distance)。社會距離反應的是學習者和目標語文化之間在現實中的互動,反應的是學習者的社會性行為;心理距離反應的是學習者內心如何看待新文化,已經學習者在接觸新文化之後的一些情感上的變化等等,體現出的是學習者的心理狀態。Alberto的心理和社會距離都和母語者太遠,導致他難以適應美式文化這種新文化,進一步導致導致習得水平極差。

    舒曼用了八個維度對Alberto出現的社會距離問題進行了論述:

    社會顯性( social dominance) 他所在的社會團體,僅僅是藍領工人團體,和目標語言團體距離較遠。結合方式( integration pattern) 他所在的團體介於保留自身語言文化和融合到目標與的文化兩種狀態之中,他所在的位置傾向於保留自身語言文化。封閉性( enclosure) 他所在的團體相對封閉,有自己的教堂,俱樂部,報紙等。凝聚性( cohesiveness) 他所在團體內部凝聚力很強,傾向於減輕了目標語團體對它的接觸。學習者社團規模的大小( size) 他所在的團體相對較大,傾向於團體內部交流而不是團體之間的交流。文化和諧性 ( cultural congruence) 他所在的團體和目標語文化一致性不高,減輕了團體檢的交流。社團的態度 ( group attitude) 團體之間的交流大多中性或者敵意。打算居留時限 ( intended length of residence) 居住時間較短則通常接觸相對較少。

    Alberto儘管身在美國,但是他卻不知不覺一直在做一大堆不利於語言習得的事情。他生活圈子是一群藍領工人,他們有自己的圈子。除了工作,生活中可以完全在拘泥在這個圈子之中,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團體,當地有他們自己社團的教堂、俱樂部、報紙等等。Alberto只需要和社團內部的成員發接觸,就可以完成基本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出,Alberto和美國文化根本沒有什麼交流,更談不上適應和融入。

    舒曼又用了四個維度來描述心理距離方面的問題:

    語言震驚(language shock)學習者在學習新語言時,新語言各種陌生的語法詞彙產生的心理震撼和種種不適應。文化震驚(culture shock)學習者在接觸新文化之後的震驚和失落。動機(motivation)學習者願意付出多少努力。自我透性(ego permeability)學習者的語言自我塑造能力。

    Alberto在語言學習階段,出現語言震驚和文化震驚之後,沒有能很好調整心態,導致動機嚴重不足,最後影響了語言能力的塑造。

    外語習得中提到的文化適應模型,就是說這兩者對外語學習者的學習速度和學習效果有影響。在認知心理學中,有一種情感過濾假說,也就是說,大腦很難學習你牴觸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內心的學習機制一直是在帶病運轉,低速運作。

    對目標語文化的強烈不適應,也導致Alberto自身積極性也不高,除了工作中用了一些英語以外,其他時候接觸的都是母語。第二語言輸入的時間佔比和習得效果不是線性的,佔比少的一方語言,隨著接觸時間變少,習得效果會加倍衰減。比如,如果一個人接觸第二語言佔比有一半,那麼大概可以學到五成。那麼接觸時間如果只有一成,那麼習得效果可能只有0.1成的樣子。Alberto內心深處對英語和美國文化的牴觸,又造成了學習時間過短,從而又抵消了一部分學習效果。

    最後,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學習之外的因素對外語習得的不利影響層層疊加,最後導致了Alberto習得效果極差。

    舒曼在說到文化適應對第二語言習得影響的時候,還用了一個叫“皮欽化”pidginization的術語。他說,外語學習者在早期階段中介語石化,其過程很像皮欽語的產生。學習者不是在說外語,而是在說一種皮欽語,即是目標語和母語融合成了某種語言。為什麼我突然提這個呢?因為下面要說的第二個例子,也和皮欽化有關,雖然並不是文化適應造成的。

    第二個案例:

    這個案例也是非常經典的案例,反覆被語言學家提及。這個案例是語言學家施密特(Richard Schmidt)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進行的。Schmidt是語言習得領域的著名專家,在夏威夷大學任教。這個案例研究物件叫Wes,Wes是研究中的化名,真人未知,但是我們還是知道一些Wes的背景資料。他是一位居住在夏威夷的日裔藝術家,早年到美國交流過一段時間,二十多歲決定定居美國夏威夷。施密特對其進行了幾年的調查,隔三差五就去找他聊天,然後記錄他的說話錄音。

    所以和Alberto不同,Wes非常努力地融入當地文化,主觀上也非常願意學習英語。Wes決定定居夏威夷,就是因為他喜歡美國文化。他積極融入美國文化,平時和很多美國藝術家也有交流。幾年時間過後,他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大,發音、詞彙、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大幅增長,說得也很流利,能和母語者談笑風生。但是語法和句法方面,簡直一塌糊塗。

    這是當時施密特調查他時,Wes自己說的話:

    I know I"m speaking funny English/ because I"m never learning/ I"m only just listen/ then talk/ but people understand/well/some people confuse/ before OK/ but now is little bit difficult/ because many people I"m meeting only just one time/ you know demonstrations everybody" s first time/ sometime so difficult/you know what I mean? / well/ I really need English more/ I really want speak more polite English/ before I" m always I hate school/ but I need studying/ maybe school/ I don"t have time/ but maybe better/ whaddya think? / I need it, right?我知道我說的英語很可笑/ 因為我從來沒學習/ 我只是聽/ 然後說/ 但人們懂/ 很好/ 有一些人不明白/ 以前行/ 但現在有點難/ 因為我見的許多人只有一次/你知道每個人展示一次/ 有時很難/ 你知道我的意思?/ 好/我真的更需要英語/ 我真的需要說更多的禮貌英語/ 以前我總是不喜歡學校/但是我需要學習/ 也許學校/ 我沒有時間/ 但可能好點/ 你覺得怎麼樣?/我需要,對嗎?

    我們可以發現,Wes會諸如whaddya 這樣的俚語,但是他說的話從頭到尾都有語法錯誤。他的語言水平也出現了典型的石化現象。

    石化,也叫僵化,英語叫fossilization,指的是語言水平鎖死在了某個階段。每個人都有可能在外語學習中出現語言石化,外語學習中的語言石化可能是整體水平石化,也可能是具體某個技能石化,比如:消極詞彙詞彙量很大,積極詞彙詞彙量很小,就是一種詞彙應用技能的石化;有些人說外語有嚴重的口音,這是發音的石化。母語學習其實也存在石化現象,有些人寫作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就再也提不高了,達到了自身水平天花板,其實也算一種石化。不過母語的石化一般都是在徹底掌握語言之後,再更高層次要求才會出現石化,一般也不提及。

    Selinker 在 1972 年就提出了 “語言石化 ”,他認為95%的外語學習者會出現石化,從而導致其語言能力不能達到母語水平。 Selinker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對Wes的研究還沒有開始。人們也是透過Wes這個極端案例,生動認識了外語學習中的石化現象。

    石化問題一直是外語學習中的熱點問題,很多專家都提出解釋模型,但是要完美解釋還是比較困難。一般用的比較多的模型是Selinker提出的中介語模型interlanguage。

    中介語模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學習者學習外語從母語L1開始作為起點,終點是第二語言L2,在從L1到L2的這一過程中,從心理表徵和實際使用的語言來看,學習者實際上是在用一種介於L1和L2的過渡語言,這種過渡語言就叫中介語。中介語是會慢慢變的,我們學習外語的過程,就是把這個中介語從L1這一側推倒L2去,當中介語的各種表現都和L2一樣了,我們就算是徹底學會L2了。

    但是,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加註意,中介語在某一階段被強化,變成一種皮欽語,那麼就出現石化了。用個計算機領域的不恰當比喻,這就是大腦在解決“學會L2”這個實際問題的,尋找最優解的過程中,收斂到了區域性最優解。

    從Wes的語言可以看到,他的語法錯誤是基於日語的思維造成的,由於多年來未加註意,他的語法錯誤被不斷強化,他實際上是說一種很像英語的日英皮欽語,他的英語水平被徹底鎖死了。

    那麼Wes的外語水平是怎樣形成這一局面的呢?

    首先,從文化適應來講,Wes沒有任何問題。那麼只能從外語習得方法本身方面來找原因。有個很關鍵的問題:Wes是過了關鍵期才開始學習英語,而且,他從來沒有上過正式的培訓班,一直是在pick up English。

    如果Wes只有兩三歲,這種學習策略情況下,學習語法和句法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對於成年人怎不行。成年人的語言學習過了關鍵期,學外語就是不一樣,成年人無法完全照搬小孩學語言的方式學會外語。

    那麼,看了這兩個案例,“出國留學,英語是否能夠順其自然就學會”這個問題,大家心中應該有數了。人在國外,只能保證有足夠的輸入和輸出機會,但是如果訓練方法、訓練動機、訓練時間都沒有達標,同樣學不好外語。

    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是最關鍵的。

    也許,我們應該這麼做:

    應該積極包容目標語文化。即使是對目標語文化產生認同,就有很好的效果。認同並不是同化,很多外語很好的朋友都能同時適應母語文化和目標語文化。

    如果在當地,多和當地人交流。輸出是良好的訓練手段。我看到知乎上面有個朋友學某種小語言,就是有空就請當地人喝咖啡,然後就和他們聊天,一聊就是一下午。

    基礎的語法不能丟。雖然外語習得不以語法學習為導向,但是並不意味這不學語法。實際上,幼兒在母語學習過程中,有父母在進行語法糾正,而且是最直接高效的糾正系統。

    刻意練習,而不是漫無目的的練習。Wes的失敗可能一方面源於此。沒有糾正系統,一直強化錯誤。沒有一個具體的學習規劃,困在舒適圈挑不出來了。多總結,有機會找個外語老師。對自己的錯誤保持敏感,不斷糾正。如果不能不斷糾正錯誤,就談不上不斷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繼公交上地鐵裡馬路邊之後,寫作業的小朋友又圈佔了婚宴,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