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寧者記
-
2 # 36秒囧叔
平鋪直敘,並不能給人帶來心裡上的快感,刺激不了多巴胺的分泌。大腦只想看到大腦想看到的內容,不停的分泌快樂,是最終的目標。即使被誤導,有人在乎嗎?其他的例子比如抽菸 喝酒 明知有害,但是快樂啊。不是嗎?!!
-
3 # 甬明布衣
雖說這個烏克蘭的旅遊專案之一,但畢竟實實在在依然存在核洩漏,至於節目中的“誇張”成分,我猜測可能出於三點,首先任何人對於核洩漏內心就已經充滿恐懼,其次核輻射的檢測儀始終在報警,最後是節目效果的需要。
-
4 # 很少看到下雪
簡單的換個思路,一般人你敢去那個地方拍節目嗎?既然一般人都不敢去,那麼在那個地方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恐怖的存在,而他們夫妻正巧是普通人,所以恐懼是正常人的心理反映,從影片上你看不到危險,但是當你處在那個環境裡面,用普通人思維,恐懼嗎?
我採訪過他們倆,當時他們剛出第一本書,還不是特出名。
你的問題是,人家渲染了那種危險的氛圍,有點誇張,對吧?
這是電視節目的呈現。也是俗稱的講故事。要是直接告訴你結果,那你還會看嗎?
遠的不說,就拿《走近科學》來說,一句話就完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