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文化是屬於用頭腦用智比較多,智是用頭腦的東西;中國文化它強調的是用慧,用慧比較多是用心,修煉內在狀態。
所以中國的繪畫需要很長時間的修煉,西方藝術家一般是在三十歲以前成功,沒成功,你就沒有機會了;如果一箇中國的畫家,他二十歲,三十歲,說是大師,對華人來說是不可相信的,因為他修煉沒有到位。
修煉的文化,強調的是修煉一個人的常態,常態就是一個人最平常的狀態,比如說充滿激情的藝術,你可以有,但是不作為中國主流文化提倡的東西,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作為一種主流。
你不能時時刻刻保持充滿激情的情緒,華人不強調這種東西,說齊白石、黃賓虹,如果他在50多歲,充分去發揮在創造的時候,不會達到像後來的高度。他不斷地修煉自己內心和底蘊不斷加厚,自然形成了一種風格,這裡強調了一點,他不是創造風格,是形成風格,慢慢有的。
所以你骨子裡有的,自己慢慢帶出來,這個風格才是你,它不是用頭腦設計出來一個風格。
所以中國藝術家不強調設計風格,而要修煉到高度,才會有,不修煉到這個程度,你想出來的這是假的風格。
(緣自於少平老師談中國書畫)
關於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文化是屬於用頭腦用智比較多,智是用頭腦的東西;中國文化它強調的是用慧,用慧比較多是用心,修煉內在狀態。
所以中國的繪畫需要很長時間的修煉,西方藝術家一般是在三十歲以前成功,沒成功,你就沒有機會了;如果一箇中國的畫家,他二十歲,三十歲,說是大師,對華人來說是不可相信的,因為他修煉沒有到位。
修煉的文化,強調的是修煉一個人的常態,常態就是一個人最平常的狀態,比如說充滿激情的藝術,你可以有,但是不作為中國主流文化提倡的東西,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作為一種主流。
你不能時時刻刻保持充滿激情的情緒,華人不強調這種東西,說齊白石、黃賓虹,如果他在50多歲,充分去發揮在創造的時候,不會達到像後來的高度。他不斷地修煉自己內心和底蘊不斷加厚,自然形成了一種風格,這裡強調了一點,他不是創造風格,是形成風格,慢慢有的。
所以你骨子裡有的,自己慢慢帶出來,這個風格才是你,它不是用頭腦設計出來一個風格。
所以中國藝術家不強調設計風格,而要修煉到高度,才會有,不修煉到這個程度,你想出來的這是假的風格。
(緣自於少平老師談中國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