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早教seven老師
-
2 # 搬書回巢
一歲的孩子出現這些現象很正常啊,還不能下定論說孩子調皮任性。
這麼大的孩子,多數情況下還不會說話,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在這時,孩子還分不清自己與外界的界限。
因為在這之前,基本自己的要求都會被滿足:餓了一哭,就能吃到食物;困了一哭,就會被哄入睡;煩了一叫,立馬有玩具或有人陪著玩。
隨著慢慢長大,孩子自己的能力逐漸增強,有更多自主性,可以去更多地方,完成更多動作。但隨之而來的,不如意的地方也越來越多:想吃的東西不能馬上入嘴,如果到了超市等地方,好多東西壓根兒吃不到;有時孩子衝著遠處玩具叫,叫幾聲就發起急來,因為以前他一叫,家長就馬上跑過來,他以為事情都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這是個孩子重新認識世界,理順自己與世界關係的過程,偏偏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不足以支撐他對外界完美表達自己的意願,所以有些孩子就表現為急躁、容易發脾氣。
孩子會說話後,這類情形多數會得到改善。
這段時間,家長不要著急,如果家長對此感到焦慮,經常批評孩子,實際是把這些負面情緒又反饋給了孩子,強化他的行為。
耐心和孩子交流,嘗試用語言替孩子描述,孩子也就能更快學會說話和表達。
-
3 # amtf天道酬勤
一歲的時候,孩子都是這樣,調皮搗蛋的。但是要適當的引導,不能大聲喝,斥或者批評。小孩子總是好奇心比較重。在玩兒的過程中慢慢教導,孩子引導孩子就可以啦。
最最重要的是啊,你一定要知道孩子明白安全第一哦。
這個時候的孩子,真是初生牛犢不畏虎什麼都敢碰什麼都敢摸,這時候一定要看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高處,儘量不讓孩子碰。但是也同時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不能搶硬地教育孩子比如說他想同水壺,你不讓他她碰,她又哭又鬧非要抓非要碰。其實很多的經驗呀,都是孩子自己摸索出來的,並不是我們家長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孩子就會懂。孩子只有自己親自接觸了,摸索了她才知道,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摸會很危險。有些事情孩子只有經歷啦,才會記住,他只有記住啦,才能明白。
雖然我們,比孩子經歷的多懂得多,但是有些路還是要孩子自己去走,有些事孩子,自己去經歷,有些經驗,孩子要自己去摸索。
一定要讓孩子注意安全,你讓孩子明白不管幹什麼一定要安全第一,多強調這一句,我的孩子那時候我就經常告訴他這些。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很謹慎,謹慎不是膽小,只是規避危險,現在還太小,先觀察著,邊觀察邊引導她。主要是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就是孩子撒潑打滾的習慣,不能慣啊! 如果讓孩子潛意識裡明白,我只要打滾撒潑,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得到,什麼都能有這就不好啦。就像有些孩子知道自己只要一哭,父母就會給他他想要的,只要哭鬧就會滿足他所有的要求。小孩的記憶是很明確的。她會記住,對自己非常有利的條件並且加以利用。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哭鬧。所以要從小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時候我可以給孩子多聽聽,三字經,弟子規類的。尤其是弟子規的父母篇。經常唸經常堵,然後讓孩子明白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雖然父母不是全對的,但是父母肯定會把好的正確的,教給孩子。加油吧!!!
教出一個好孩子,與人於己於社會,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貢獻。
孩子剛滿一歲,雖然是很聰明,但是也很調皮很任性。一不滿意了就鬧騰,在地上打滾,脾氣特別大。我們都很溫和,不知道孩子是怎麼回事。很擔心孩子長大後會不會變得沒法教育,很是頭疼。
回覆列表
寶媽寶爸好!,我是seven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寶寶任性的問題基本上都會遇到,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責任重大,需要各位家長用合適並且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度過童年。
下面簡單介紹在不同場景下,該採取什麼手段來合理引導寶寶成長:
1、對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滿足,要分清對與錯,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無理要求,不能答應。孩子一旦哭鬧,千萬不可打罵,就耐心給孩子講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動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予以開導。
2、父母的言行要一致,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好哄,往往不假思索就許下諾言,結果實現不了,造成孩子心靈的傷害和家長的不信任
3、家庭中的教育方式要統一。不要讓寶寶有靠山。還可以採取不理睬的方法,寶寶任性了半天,感覺沒有人理就會放棄。
4、不要嚇唬孩子,有些父母在孩子不聽話時,用一些可怕的事物來嚇唬,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多疑、膽小怕事
5、在孩子犯錯誤時,特別是犯“滑稽”的錯誤,孩子不要圖好笑去模仿孩子的錯誤,應該告訴孩子錯在哪兒,分析為什麼錯。總之,好的環境與好的教育能使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