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萍老師回答。

    這個問題問得太籠統。您需要談到具體的事,說清楚在什麼背景下發生了什麼事,是您和“外人”同時給當事人就某一方面的事提意見嗎?當時您的意見是什麼樣的?“外人”都給了當事人一些什麼意見?這些所謂的“外人”又都是些什麼人?在這些“外人”的意見中,當事人最終選擇了哪個“外人”的什麼意見?還是出了什麼事兒,您和“外人”都是嫌疑人,結果當事人懷疑您卻不懷疑“外人”?

    一件事兒發生了,當事人多問周圍人的意見,然後博採眾長以做出最後決定,這是人們常見的做法。當我們的意見被當事人忽略掉時,難免會有一種當事人“不識好歹”、“不分遠近”的哀怨。其實,我們往往忽略掉了一個比例問題。比如說, “自己人”所給的意見中,當事人採納了60%, “外人”所給的意見中,當事人採納了30%,而若我們只盯著那30%看,就會覺得當事人只相信“外人”。

    換個角度想一想,您既然是“自己人”,那自然是希望當事人遇到問題時能把問題解決了,這是您最關心的。至於TA採納的誰的意見,其實並不那麼重要,作為“自己人”是不是更要感謝一下那個出了好主意的“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四周歲,到哪都要抱,不願意走路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