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靜致遠WQ
-
2 # 掌櫃說文具
準確的說聞名世界的中國古代發明確實只有四大發明,且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司南到目前為止無法複製,還有存疑。
但實際中國古代的研究創造舉不勝舉:
數學家祖沖之將π計算到3.1415926。
建築家魯班發明了工具鋸子、曲尺、墨斗、刨子、鏟子等,到現在為止,魯班鎖還是成人益智玩具。
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制了高表、玲瓏儀、觀象臺計 等16 種儀表,測定了黃赤交角。
橋樑專家李春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並一手建設了有名的趙州橋。
但總的來說,古代中國的創新性發明比較少,這和當時社會環境️很大關係:
一門技術被底層社會作為子孫百代立身之本,祕而不宣,在家族內傳子不傳女,即便教授給徒弟也會留一手,因此技術很少創新和突破,只會一代不如一代,直至消亡失傳。
技術發明被當時的高層視為奇計淫巧,被認為是上不了檯面的東西。
古代中國的社會的價值觀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要稍有條件的都被送進私塾讀儒家經典著作,學習自然科學和技術的大都是窮苦老百姓,養家餬口就不易了,哪有時間和能力做研究?
最後還是文化體系的問題,獨尊儒術,廢棄了百家爭鳴,沒有競爭對手,哪有進步的動力?
-
3 # 鑑古觀今2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古代聞名的只有四大發明?兄弟,這有個小坑,是吧?“四大發明”
魯班發明鋸子。古代還有很多發明如織布機,
故名思義,古代“四大發明”是從古代眾多發明中推選出,並且還是最先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首先提出,然後世界漢學界才公認的,四個對人類歷史發展程序影響巨大的發明之前四名的意思。能在網上發帖提問的水平,這點意思當然是搞得清楚的,考一考回答者頭腦清醒不,增加趣味性,是不是?因為是公推的前四名,當然聞名了!這個問題重點在“只有”二字上下功夫就夠了,對不?有個小妹妹說:哥哥,你真壞!
第二個問題,和古人愛做詩詞有關嗎?
我理解,這第二個問題是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的。因為,你潛臺詞是:中國古代幾千年歷史,才四個發明,太少了,是不是受到了詩詞歌賦的影響啊?或者說是不是古代重文學,輕科學呀?對不對?我解題如何?有水平吧?
-
4 # 林睿
首先我想說一下我的觀點,實際上在發明這個問題上,四大發明並不能代表中國的真正水品,而且和詩詞根本就沒有一點關係。
首先,詩詞是唐代以後才漸漸興起的一種新的題材,早年的詩詞和中古時期的詩詞根本就是兩個概念,而且就發明來說,首先,在四大發明之前,我們由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青銅器就是一種偉大的發明,越王勾踐的劍幾千年不腐。可見當時的冶金水品。
-
5 # 陽城幹部1
四大發明是個外中國人訂的,他雖是中國問題專家,但並不夠了解中國。比如延用數千年的“榫卯結構”就是一箇中中國人的重大發明他都沒涉及到。
-
6 # 嘉州Man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與古人愛作詩詞並無必然聯絡。之所以四大發明在古代中中國產生,是因為當時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走在世界的前列,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故古代中國比其他國家最先觸及生產力進步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科技上的突破。加上聰慧、善於思索的古代勞動人民,在不斷探索、努力之下,終於成功發明了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當然,中國的發明不僅止於四大發明,還有其他許多的發明,只是四大發明對世界生產力具有革命性、顛覆性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意義重大,因而為全世界所熟知。
-
7 # 天馬行空128039981
這個我認為沒有關聯。四大發明屬於科學發明,而發表詩詞歌賦則屬於文學作品,是屬於兩個領域,就象你是科學家,他是文學家。從科學領域裡,中國不僅僅只有四大發明,只是這四大發明在全球有其巨大影響。其實中國古代發明很多。如:戰國魯班夫人發明雨傘,戰周魯班發明雲梯、衝車、鋸子。三國馬鈞發明翻車。東漢張衡發明地動儀。祖沖之發明千里船等太多了,舉不勝舉。
-
8 # 微傳播
粗略地看,一個是科學,一個是文學,當然沒有關係。但如果細究,二者之間還是有一定關聯。
1
包括四大發明在內的中國古代科技發展,是在詩歌一統天下的社會情境中實現的,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6世紀,詩歌從五言到七言,從格律到自由體,由詩到詞,由嘆人生重意境到哲理與義理,詩體的解放是空前的。而這一時段正是中國科技發明的高峰。但顯然,詩歌長於想象、義理,卻不擅長理性和實證,它能夠提供生存、生命的體驗經驗,卻無法進行實證意義上的實驗與檢驗。
“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李約瑟難實際上道出了這樣一個事實,在詩歌女皇主宰的人文社會,人們以想象、推論和哲理、思辨處理社會問題,人們獲得的思想自由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控制的相對弱化帶來了科技發明的突飛猛進。而16世紀後,世俗化程序加劇,小說興盛,社會走向封閉,斷開了與外界溝通聯絡,無法形成市場,也就沒有適應市場需要的行業科技發展和科學革命。
2
但由於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農輕商、自然觀念的缺乏和實用理性的大行其道,四大發明等眾多科技發明被侷限於經驗範疇中。尤其是隋時產生的科舉制,進一步把人們束縛在經史子集等古籍和功名利祿的框架中,“學而優則仕”成為士子和學人的基本信條,人們缺乏進一步探索自然的信念。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經日本、北韓和阿拉伯傳入西方後,西方社會先後進行了延續發明,在造紙術基礎上再發明瞭造紙機,利用指南針航海發現新大陸,進行殖民擴張,用火藥進一步發明火器,顛覆了騎士和貴族階層的特權地位,而古登堡們又改革了活字印刷,發明了金屬活字和鑄造機,拉開了印刷革命的序幕。這些都使得中國四大發明聞名於世界,而其他發明由於缺少適應市場需要的基礎條件,當然也就偏居一隅,不為世人所知。
3
西方社會對四大發明的延伸發明和再創造,是以自由開放市場和資源利用、資本擴張為保證的。文藝復興後的西方社會,市場就已成型,使得四大發明的再造具有了基本前提。反觀中國傳統社會,書籍、文化產品被精英階層壟斷,一般百姓被排除外知識領域之外,加之官僚主義和封建社會凝固的特點,這些不僅控制了社會的世俗化程序,無法形成開放的市場,而且還由於明末清初之後的封閉和禁錮,進一步限制了科技發明的再造和應用,也從根本上中止了資本主義在明末發展的程序,使得科技發明停滯,近代無科學成就,也就不可能發生工業革命。
-
9 # 手寫心情
“四大發明”是民國時期英中國人李約瑟博士提出來的,既不是國際公認的,也不是中國人公認的,所以並不具有權威性。但約定俗成,中國人也常以此自豪自嗨。
既然是外中國人提出的,當然跟詩詞沒有關係。
回覆列表
華夏文明舉世矚目,源遠流長,孕育了五千多年的 農耕文化,創造發明了許多奇蹟,可以這樣說古時候的絕大多數發明都誕生在中國,數不勝數。
大家知道我們有四大發明,可我想說,中中國人思維與西方思維完全不一樣,很多思維甚至是相反的。比如我們發明指南針,外中國人改進變成羅盤。我們發明了火藥,西方人把它變成炸藥。我們發明了活字印刷,可直到清末我們的印刷還是以雕版印刷為主,現代的活字印刷反而是從西方引進過來的。同樣造紙術也是傳到國外,然後現代的造紙術再回到中國。
還有我們祖先在黃帝時期就發明車子,軒轅就是黃帝的稱號,意思就是車子構造,起碼有近五千年曆史。可我們缺始終使用兩輪馬車,無法與西方的四輪馬車相提並論。
同樣我們禮樂也非常古老,古壎、古笛出土文物有七千多年曆史,我們發明古箏、竽可靠考歷史超過三千多年,還有敲擊的揚琴,單但沒有進一步發展出鋼琴。
我們天文觀測非常古老,起碼始於黃帝時期,可我們天文觀測完全是用於星象玄說,與現代研究的天體根本不搭邊。
我們經濟發展出類似銀行的錢莊,可以實現異地互兌,可沒有形成吸納儲戶存款的機制,如果你的錢存到錢莊不但沒有利息,還要付保管費的。更不要說形成規模資本,實現資本運作的經濟模式。
再說我們的科舉制度,從隋朝誕生至清末近一千五百年,可我們科舉哪有一點科學元素,完全是如何做文章取士,文章華國貫穿始終。
這一切說明我們的思維有很大的侷限性,我們解決問題不追求盡善盡美,不深入進一步探索,總是靠吃苦耐勞去克服困難,而不是如何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解放生產力。
如今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些問題,如何振興中華激勵著中國人,我們的科研體制需要變革,要適應世界潮流發展,不能單純看論文,而是如何把論文的東西變成現實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再也不能像過去靠華麗的文章取去實現仕途,那樣與封建王朝的科舉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