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房地產諮詢教育
-
2 # 心旅教育李豔梅
佛家裡的不貪不嗔不痴,並不是只適合出家人的高深法門,王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也不是故弄玄虛,這些文化的精華都是留給世人修身做人的極高智慧。人生很多事情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和思想,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我喜愛一些佛家思想,但學的是心理學,學心理學的人往往從別人的動機需求角度來看人的行為,當我們發現每個人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時候,就生出了寬容接納的慈悲之心,這和佛家裡的因果又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過分在乎別人的評價的人,往往是成長過程中自我的建構沒有很好的完成,缺乏自我意識和邊界意識,由於自己對自己沒有獨立和堅定的認識,就沒有堅定和獨立的自由意志,就會拿別人的評判來衡量自己,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這都是可以改變的。
看透一切?我感覺這個點說的太大,有點不切實際,但是經歷和經驗確實可以在讓你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事情的時候多一絲從容,我個人感覺沒必要讓自己看透一切,因為那樣太累了,也很難,我們只需要對未來的事多一分思考和理解,儘量調整一個自己舒服的角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