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詞名句鑑賞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作為國家的一份子,高居官位則為皇室排憂;處於江湖之遠則為百姓解難。

    這樣的話,不論什麼時候都是憂愁的。那什麼時候才會快樂呢?必然會是:先天下的人而擔憂,後天下的人而快樂。

    可嘆的是:沒有這樣的人,我又該和誰一道呢?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范仲淹時刻心繫國家,將國家的發展置於自身的前面,著實令人欽佩。

    位卑未敢忘憂國。放眼當今中國,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兢兢業業,敢為人先,為中國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危難面前,醫護人員,人民官兵等更是義不容辭,將自身安危置之度外,維護著祖國的穩定與繁榮。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民族精神,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中國人不畏困難,奮勇向前。

  • 2 # 無限振盪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先生這句名言八百多年來一直得到士大夫們的高度肯定,也贏得統治者的大為巨集揚,儒家的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很強的功利性,讀書的根本都為了做官,有權然後實現人生抱負。但《岳陽樓記》全篇的精華和範公的重點卻是另一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經歷成功、失敗;順風、逆流;權力得而復失,卻終於明白坦蕩,敞亮,不被環境所影響的念知,才能是自己所能做到和堅守地,理想豐滿. 現實骨感,歷朝歷代同理。

    老師講‘先天下,後天下",考試可高分,對個人‘物喜,己悲’有益處。知識和智慧看似一樣,實則千里。

    利他,克己的正能量響策宇寰,不三呼先天下之憂而憂都不好意思說愛國,但平凡眾生只須管好個人就行了。

    最好的自己,執念於良知,善良,憐憫,忠實於正義,公平,客觀,成就個人,有利族群,強大國家,於全人類和平善莫大鄢!

  • 3 # 零度原創號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意思是先於天下人的憂去憂,晚於天下人的樂去樂。

    文章寫於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內憂外患的年代,對內階級矛盾日益突出,對外契丹和西夏虎視眈眈。為了鞏固政權,改善這一處境,以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後人稱之為“慶曆新政”。但改革觸犯了封建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改革以失敗告終。“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這篇文章便是寫於鄧州,而非寫於岳陽樓。

    古代的仁人,有堅定的意志,不為外界條件的變化動搖。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憂國憂民之心不改,“進亦憂,退亦憂”。這似乎有悖於常理,有些不可思議。作者也就此擬出一問一答,假託古聖立言,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誓言,曲終奏雅,點明瞭全篇的主旨。

    這篇文章表現作者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雖遭迫害,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文化內涵的深厚。

    孟子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採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閒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

    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兩句話所體現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品質,無疑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 4 # 海闊天空1644932973538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是一種家國情懷、一種至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情操、一種容下天下百姓的心胸、一種情繫百姓喜怒哀樂的憂患意識!從范仲淹在岳陽樓寫下這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為普天下黎民百姓請命的豪言壯語!不知鼓舞了多少為國憂為民愁的好官清官!歷史演繹滄桑更迭鉅變,但范仲淹這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卻與時俱進賦予了新的內涵!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草民對范仲淹的感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新時代公務人員對范仲淹視為座右銘的闡釋!不能見利忘義,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是商界對范仲淹的這句話的定位!這句話也象一塊試金石,鑑賞著每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品德、情操……

  • 5 # 大河報河之洲

    為理解范仲淹的這句名言,我專門到訪了范仲淹墓。

    “先憂後樂”到底能實現嗎?

    訪洛陽伊川縣范仲淹墓才知道他的愧疚:子欲養而親不待,與母親同園而葬。

    范仲淹陵園範園的神道碑,由歐陽修撰寫,碑文有句:“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先憂後樂”是范仲淹的口頭禪。範園內,不僅神道兩旁逐字樹立有石碑,祠堂正門對聯也是這句話。祠堂牆壁上鐫刻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是其出處。

    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出任鄧州。遠離了爭鬥不斷的廟堂讒言,見到的是友善淳樸的一方百姓。這可能是他官場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從應天書院走出來的范仲淹,還在鄧州設立了花洲書院,平時閒暇也樂於講學。愉悅的氛圍裡,當他收到好友滕子京為岳陽樓求文的來信,欣然揮墨寫就。

    這座范仲淹從未登過的樓,就這樣成了後人的“網紅打卡地”。

    不侷限於覽物之情,范仲淹在文中縱談理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可在996工作視為常態的今天,誰都知道“事情永遠是做不完的”,心憂天下又怎能憂得完呢?

    范仲淹兩歲喪父,母親帶著他改嫁,特殊的家世,讓他更能體會母親的不易。如果有“後樂”,孝敬母親當為其一。

    遺憾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待。范仲淹《求追贈考妣狀》載:“臣遊學之初,違離者久,率常殞泣,幾至失明。而臣仕未及榮,親己不待。既育之仁則重,罔極之恨曾無。”從遊學分離,母親常思念流淚幾乎失明,還沒等到他的仕途起色,母親就又去世了,這讓他內心充滿了愧疚。

    《岳陽樓記》成文6年之後,范仲淹在徐州病逝,享年64歲,後賜葬於洛陽萬安山下。祠後便是墓園,范仲淹與母親謝氏、長子範純祐長眠於此。只是三代人的墳墓排列有些奇怪:范仲淹在前,母親在中間偏東,長子在後部偏西。

    守墓老者解釋,意為“扯兒背孫”,謝氏肩上揹著孫子純祐,右手拉著兒子仲淹。雖是民間說法,倒瞬間讓肅穆的墓園,呈現出了一派家的清平暖樂。

  • 6 # jishizi

    題目中有些小失誤,原文是“先天下“不是“先天下人“,雖然語意上無害,但從語勢上明顯欠缺了很多。題目中的名言出自北宋名臣(副宰相)范仲淹的名篇《岳陽樓記》。范仲淹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大文豪,死後諡“文正“,西北人稱“小范老子“。所以按范仲淹老先生的脾氣,咱們當代學子還是嚴謹一些為好,別亂加字!我的字是“行之“(唯誠信二字可終身行之)就出自範老先生的典故:慶曆六年,河南省鄧州穰縣城內24歲的賈黯中了狀元,賈黯虔心敬意地到鄧州州衙拜見范仲淹。范仲淹把自己一生做人為官的感悟送給了賈黯,他意味深長地說:“君不憂不顯,惟"不欺"二字可終生行之“。“不欺”的態度就是:做人、做官、做事要上不欺騙國家,下不欺騙群眾,中不欺騙自己的良心。從這個典故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范仲淹的家國情懷,人文底縕。雖然儒家提倡“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但范仲淹遵循的顯然不是普通讀書人修身之道,他追求的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悲天憫人的聖人之道。老子在《道德經》中講“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故而范仲淹老先生終以“文正公“燭照後世。

  • 7 # 瀾石記

    宋朝名臣范仲淹傳世的名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思是憂愁在天下人之前,快樂在天下人之後,出自范仲淹的名篇《岳陽樓記》。此時,范仲淹因為主持變法失敗,外放在鄧州任知州。這兩句是他在《岳陽樓記》中最後一段抒發的胸臆,前幾句是探討古代品德高尚者的心境,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意思是無論在朝廷還是地方,他們都會憂愁,那什麼時候快樂呢?接下來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最後是“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意思是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與誰同行呢。這些都表現了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無論自身處境如何都矢志不渝,這樣的情懷光耀天地,堪為表率。

    在近期播出的電視劇《清平樂》中,范仲淹有重頭戲,十分引人注目,與歷史上的范仲淹是高度重合的。從青年時代起,范仲淹就“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他積極地上書鍼砭時弊,被晏殊推薦入朝做官。他在朝中敢於直言,先後三次被貶,第一次是因為建議劉太后還政宋仁宗,第二次是因為反對宋仁宗廢掉郭皇后,第三次是因為指責宰相呂夷簡任人唯親。然而每次被貶,范仲淹的聲望反而更高,因為他從來對公不對私,成為士大夫的榜樣。

    梅堯臣寫了《靈烏賦》給范仲淹,勸他不要像烏鴉那樣找罵。范仲淹則寫了同題的《靈烏賦》,堅定地說:“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在第二次被貶到睦州任知州時,范仲淹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紀念東漢光武帝劉秀時代的隱士嚴光,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結尾,以讚揚嚴光表露了自己的心志。

    有名臣的朝代,必然會有明君。宋仁宗是不會忘記范仲淹的,在西夏李元昊立國,侵犯宋朝時,宋仁宗派范仲淹去經略邊境。范仲淹不負眾望,他精心練兵,安撫邊民,構築的防線固若金湯,還提攜了後來的名將狄青。西北有民謠道:“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在范仲淹等人的堅守下,西夏被困住了,只能與宋朝議和。

    邊境和平後,宋仁宗又召回范仲淹,任命他為參知政事即副宰相,主持變法。范仲淹提出了改革十策,主張在吏治、農桑、武備、法治、傜役等方面進行改革,被宋仁宗採納後陸續進行,稱作“慶曆新政”。可惜新政觸及了既得利益者,反對者以“朋黨”之名彈劾范仲淹等人。范仲淹無奈,請求去守邊,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主持變法者也相繼外放出京,新政逐漸被廢。

    范仲淹再度經略邊疆後,因為身體原因,轉任到河南鄧州,《岳陽樓記》就是在那裡寫的。晚年的范仲淹調任杭州,他是南方人,子弟們以為他要葉落歸根了,張羅著給他買田地養老。范仲淹不但拒絕,反而自己出資在家鄉蘇州購買田地,設立義莊贍養族人。三年後,范仲淹調任潁州後去世,享年六十四歲。百姓們為他哭泣,宋仁宗親筆書寫了褒賢之碑,諡號“文正”,那是文臣的最高諡號。

    縱觀范仲淹的一生,他忠心為國,出將入相,秉公無私,愛民育人,品德無暇,讓人歎為觀止。感謝電視劇《清平樂》為我們展現了一代名臣范仲淹,請記住他的非凡風範和傳世名句。

  • 8 # 該使用者名稱已清除

    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主要是針對官員特別是清官或者對天下有抱負,為民服務的有志之士而言的,首先其意思就是為官者(作者當時的身份)應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這幾句話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人仁之心,也表達了自己的愛國愛民情懷。從文章中可以看出字裡行間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昰作者把豐富的意義熔鑄到短短的兩句話中,字字有力。像格言那樣富有啟示性

  • 9 # 草民879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寫盡了漢民族士大夫階層的家國情懷。但這不是“世界共主”的朝貢體系情懷。將其推而廣之,罔顧民生,為滿足皇帝妄自尊大,“萬國來朝”的虛榮心,徒耗民脂民膏的報應就是“世界共主”最終淪為“丐幫幫主”。

  • 10 # 董保一成

    作為一個政客,作為一代文人,作為個真心實意的愛國主義者,就必須還懷範仲俺的那種愛國主義情懷,先為國分憂,後為自家分憂,賀月園富才能民強!只有國家所有人民都富裕起來了。才是我感到高興的心中最大快樂!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的!這也就是人生價值觀的問題。

  • 11 # 辛瓜地侃球論古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思是在天下人擔憂之前擔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出自宋代詩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

    [ 宋 ] 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 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 吞長江, 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 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 遷客騷人, 多會於此, 覽物之情, 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 連月不開, 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 日星隱曜, 山嶽潛形; 商旅不行, 檣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 則有去國懷鄉, 憂讒畏譏, 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 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 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 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乎。 噫! 微斯人, 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從少年苦讀到出將入仕數十載,用自己的畢生心血向我們詮釋了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其吃苦在前,享樂在後,以天下百姓之憂為己憂,以天下眾生之樂為己樂的處世精神折射出其心憂天下,以民為本的偉大情懷。

    (一)憂民之生計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安則國安,民興則國興,范仲淹深諳此理,因此,他提出“養民之政,富國之本.”,把民之生計時刻置於心上,而“上以宗朝為憂,下以生靈為念。”

    他憂士之“節義為空言,功名思苟得”;他憂農之“一夫耕幾壟,遊墮如雲集。一蠶吐幾絲,羅綺如山入。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他憂工之“竭我百家產,崇爾一室居。四海竟如此,金碧照萬里。”他憂商之“經界變阡陌,吾商苦悲辛。四民無常籍,茫茫偽與真。遊者竊吾利,墮者亂吾倫。……吾商有何罪,君子恥為憐。”

    可見,范仲淹之對於生民的憂患,不是對一個人、一家人或一種人、一類人的小憂,而是對普天下所有生民所有百姓的大憂。所有黎民百姓之憂患疾苦,他都放置於心而同其憂患。他既憂稼穡之“秋霖弗止,禾穗未收。”而“斯民之心,在憂如割。”,也憂漁者之“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而感慨人們只知鱸魚味道之美,卻不知其來自於漁者的艱辛勞作。他既憂遊子之“當罏一曲《竹枝歌》,腸斷江南奈爾何。遊子未歸春又老,夜來風雨落花多。”而同情其離鄉之遠思鄉之切的愁緒,也憂邊境將士“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無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而“痛心疾首,日夜悲憂,發變成絲,血化為淚。”

    范仲淹之憂民眾,是把人民放在國家和社會之基礎和根本的地位來看待和憂患的。因此,他指出為政者當以民為邦本,施以仁政“以德服人,天下欣戴……於民泣辜,常戒百官,勿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興土木,示天下之儉也……從萬人之望,示天下之公也”

    他認為當朝者只有重視關心天下百姓的疾苦,愛惜民力、勤儉節約,關心民眾的意願、百姓的心聲這一根本,才能夠使民生無怨 、江山安穩、天下太平。他明確提出執政者要能夠做到以天下人之心為心,“彼患困窮,我則躋之於富庶;彼憂苛虐,我則撫之以仁慈。於以見百姓為心,萬邦惟慶”“以萬靈為心,以萬物為體,思與天下同其安樂”做到了濟民困,撫民心才會世事昌盛,才能夠使得國泰民安,從而順民意而為政,體察民情杜絕苛政 ,正確處理君民二者之間的關係,以天下人之樂為樂,以天下人之憂為憂,使得社會和諧發展,民富國強,國家長治久安。他還認為作為上層統治者要“恥珠玉之玩,罷組繡之功貢,焚晉武之雉裘,出文皇之宮人,少度僧尼,不興土木,示天下之儉也”。

    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和奢侈揮霍,以此來體恤民力,充實國庫 ,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以抵禦外敵侵略,最終達到體天下人之情,感天下人之心 ,使得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

    (二)憂民之災患

    范仲淹把民眾的日常生活置於心上而時刻憂慮,對災患中百姓的生存冷暖更是憂心如焚。試舉幾例以說明之。第一,宋仁宗天聖四年(1026),泰州捍海堰年久失修,漲潮時,海水倒灌淹沒附近的田地,致使當地的土地鹽鹼化現象嚴重 ,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范仲淹當時正為母親丁憂,然而,他“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憂,庶乎四海生靈長見太平。”

    而“居喪越禮”上書於當時的淮南制置發運使張倫,論述修復海堰、治理鹽鹼之利,並最終得以批准。第二,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長江、淮河流域和京東一帶大旱,後又發生嚴重蝗蟲災害。“今來關中大旱,……無二三分秋苗,粟米每鬥百五十文足,兼鄉村無可收糴,人心嗷嗷,賊盜不少。”

    災民流離失所,無以為食,只得以野草合晒乾之後的蝗蟲以果腹。災情上報朝廷,時任太常博士的范仲淹以其憂民於水火的博大情懷積極上書給當時的仁宗皇上,請求派員視察災情,以慰問蒼生,解民倒懸。但 是 ,上書後很長時間,毫無訊息,范仲淹心裡焦急而沉重。於是,在一次上朝時,他就當面請問皇上“宮掖中半日不食,當何如?今數路艱食,安可置而不恤?”還好,宋仁宗還算是一個體察民意的好皇上,並無龍顏大怒,而是派范仲淹前往災區,進行安撫。第三,景佑元年(1034)范仲淹從睦州移知蘇州。蘇州地勢較為平坦,離海也較近,因此河湖眾多。最大的要數西南方向的太湖,可以容納數郡之水。可是太湖之水只能靠其東面的松江來疏浚排洩。出口單一,再加上沿湖堤壩年久失修,河道堵塞,每遇大雨,湖水暴漲,江水氾濫,積水淹沒附近田地,嚴重影響了當地百姓的正常生活。范仲淹到達蘇州時正值夏天,更是水患成災 ,“災困之氓,其室十萬。疾苦紛沓”。

    范仲淹於是上書給當朝宰相陳明災情 ,以解民於惡水之中。第四,黃佑二年(1050),兩浙發生大的饑荒,流民無數,百姓食宿無依。皇上詔令“兩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聽人收養,後不得復取 。”從中可以看出,災荒是非常之嚴重的。當時范仲淹任杭州知州,他心憂如焚,不顧自己年老體衰,迅速投入救災工作。

    (三)憂民之負擔

    自古以來,人民都是歷史的締造者和推動者,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都是人民創造出來的。博學多才的范仲淹也說:“一切之物,皆出於民。”但是往往人民的辛勞與其所得不成比例,對於封建社會中的百姓更是如此。百姓不僅要從事正常的生產工作,還要應付統治階級明目繁多的稅役負擔,因此,民眾不勝重負,苦不堪言。範公看在眼裡,憂在心上。在以下這幾個事例中,範公為民不勝重負而憂的拳拳之心躍然於紙上。

    第一,仁宗天聖八年(1030),皇上採納戶部、鹽鐵、度支三司的建議而詔令修建太一宮、洪福院。這項工程耗費巨大,單隻木材就需要九萬四千根之多。范仲淹知曉後,立即上書皇上,反對此舉,他說:“昭應、壽寧,天戒不遠。今又侈土木,破民產,非所以順人心、合天意也。宜罷修寺觀,減常歲市木之數,以蠲除積負。”

    他還 說:“土木之興,久為大蠹。……安可取民人膏血之利,輟軍國急難之備?……此耗國之大也,可不戒哉?……故土木之妖,宜其悉罷。”可見,范仲淹從減輕民眾的負擔得角度出發,極力反對朝廷大興土木而置民力、民利於不顧。

    第二,按照宋朝當時的舊制要求青州百姓的田賦按規定要交納到今天的聊城,然而青州和聊城兩地相隔千里之遙,道路艱險難行,途中時常有人因體力不支甚或病死在路上也是很常見的。範公知此事後,心情沉重,體察民眾之苦,愛惜民力之衰,便奏請皇上罷免青州百姓支移之苦,造福當地百姓,其憂天下民眾疾苦之心昭然於世。

    第三,並郡縣,減徭役。宋時“天下郡縣緻密,吏役至繁,奪其農時,遺彼地利,是以邊廩或窘,民財未豐。”政府設立郡縣過多而導致官僚機構繁多,官吏繁多,而百姓的差役也不勝繁重,以致延誤農時,損民傷財。針對於此,范仲淹奏請朝廷把相鄰的規模較小的郡縣進行合併,以減輕百姓的稅役負擔。

    第四,反對濫建寺院,限制出家人數。佛教在北宋是很盛行的,上至皇帝,下至普通民眾,對佛教都很推崇。於是,寺院的建造,出家的人數便多了起來,人民的負擔也隨之加重了很多, “天下寺觀,每建殿塔,蠹民之費動逾數萬。”

    (四)憂民之教育

    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人的個人修養、社會禮儀、學識智慧等等都是靠後天的教育和學習而得來的。因此,教育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朝代,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百姓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朝代的載體,民族是否進步,社會是否安定,朝代是否興旺,都取決於其民眾的受教育水平。飽讀詩書,深受儒家文化洗禮的范仲淹對教育於人民和社會的重要性是深有體會的。他曾在自己二十七歲及第後,寫了一首詩:“長白一寒儒,名登二紀餘。百花春滿路,二月雨隨車。鼓吹迎前道,煙霞指舊廬。鄉人莫相羨,教子讀詩 書 。”

    這首詩是范仲淹對自己寒窗苦讀十年,終於金榜題名的感慨,但也反映了教育、讀書之對於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范仲淹所生活的北宋時代,上層社會官風腐敗,下層社會世風日下、道德危機凸顯。對於此,范仲淹痛心地說 :“此道日以疏,善惡何茫然。……學者忽其本,仕者浮於職。……天下無所勸,賞罰幾乎息。 ”字裡行間,流露出范仲淹對世風日下、民之教育缺乏而至“六經無光輝,反如日月蝕”的憂患。

  • 12 # 西山逸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現實看來,不過是官高位顯、衣食豐足者滴一句狂語。

    舉世之中,尚無真正做到者!

    否則,“金無足赤,世無完人”即成瞎話矣!

  • 13 # 一隻傲氣的騷包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它的本義就是“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就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 

    但是,作者在這句話中也同時寄託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春秋史學家左丘明曾說過:“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南宋大詩人陸游也說“未卑未敢忘憂國。”現在,中國已經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然而“國富”不等於“國強”,如果國防不鞏固,國民沉醉於和平安寧生活之中,即使生產發展了,也有可能毀於一旦。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法國就是一例,由於粉飾太平的風氣瀰漫,僅經過六個星期的戰鬥,號稱強國之一的法蘭西就在首都巴黎城頭掛起了白旗。因此,我們沒有理由放鬆警惕,而應居安思危,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 

    當然,這句名言還有它的寓意,那就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現在的中學生生在福中不知福,實在令人痛惜。俗話說:“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後甜。”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在湖南長沙第一師範求學期間,從沒有放鬆過對身體和意志的鍛鍊,常通過游泳、登山、露宿、長途步行來砥礪自己艱苦奮鬥的品格。我們常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尚能“主動找苦吃”,我們又為什麼不能“踏盡崎嶇路”呢?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另一個引申義是積極向上、奮發有為。奮鬥是實現理想的階梯,化學家諾貝爾為研製炸藥,廢寢忘食,四年裡做了幾百次實驗,最後一次實驗他甚至負了重傷,但他卻成功了。由此可見,縱然理想與現實常有矛盾,青年們仍應以奮發有為的精神作為通往理想境界的階梯。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含義遠非如此,但經常保持這種觀點,卻能使我們認清事物的本質,不斷鞭策自己、警戒自己、完善自己。

  • 14 # 藝術人生多姿多彩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意思: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享樂之後才享樂。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後。”范仲淹的這句話體現了憂君思想,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是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著借鑑和教育意義。

  • 15 # 東源沁泉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人人耳熟能詳的名句,大家都知道是出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樓也因範老夫子這篇《岳陽樓記》而名滿天下,婦孺皆知。岳陽樓也是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藤王閣)中,剩下的唯一全木架結構的風景名勝。

    這篇《岳陽樓記》的寫作歷史背景是,萬曆年間,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盛情邀請范仲淹撰文作賀。作者當時是沒有去過岳陽樓的,而是憑想象的文思,天馬行空,寫下了這篇名滿天下的千古名篇。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是,作者以天下為己任,“先憂後樂”的家國情懷。如果要全面地瞭解它,那就不能夠段章取義,單獨憑這一句來解析。下面請讓我展示一下與之相關的段落文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從這段話來看,他的憂患感,是帶有一種封建的“忠君”意識的,這也是時局的侷限性所致。但是,他的這種先憂後樂的觀點,己經完全超越了自我,一切為大眾為他人著想,從某種意義上講,又是超越了作者當時所處的時局的。好象穿越到了現代的一種超前意識。在當時的社會,還沒有多少人,能完全理解作者的這種意識。因此,作者才會發出“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的嘅嘆,千年孤獨之情躍然紙上。

    作者不但是一個政治家文學家,還是一位經濟學家和軍事家,可以說是文武全才。所以他的格局與高度非常人所能企及,才會有吾誰與歸的孤獨。總而言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心懷天下,憂國憂民,超越自我的大我思想。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先憂後樂”的思想,《岳陽樓記》才能成為後世傳唱的千古名篇。作者的這種“憂樂”觀,才得以成為後世推崇備至的高尚精神。

    《岳陽樓記》千古雄文的歷史地位,也因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拔高萬丈,與岳陽名樓雙劍合璧,文因樓名,樓由文貴,一道而名滿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跟我一樣熱愛旅行的嗎,喜歡去哪兒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