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智若愚研究員

    謝謝邀請,我是專注養生八年的人,這個在我的《任督篇》裡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很多人講不清楚,說似守非守等解釋,其實意守在我看來可以用百子碑的四句話來解釋,就是“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含義就是你要意守一個東西,但是不能沉迷這個東西,只有不沉迷你才不會迷失本性,也就是不會產生任何情感導致影響練功效果,這樣就可以引氣自回了,練功才會有效果。我個人意守中丹田的就是胃的形狀,意守夏下丹田和上丹田都是自己盤腿坐的背影。大家可自我尋找合適的東西。

    一般靜功就是站樁、坐功和臥功,意守的部位主要是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其他部位也可意念,我的感覺是這三個部位相當於一個大容器,可以容納周圍的氣,而其他的部位都只是透過這三個部位的道路,所以意念這三個部位容易產生氣感,而其他的部位由於是道路比較窄小不容易有太強的感覺。我對靜功修行的感覺就是意守先從有到無,再從無到有。而且三個的順序也是先中丹田、再下丹田最後上丹田,當然再下一階段的時候有時也需要意守前面的階段,等到任督二脈都通之後,再意守一段時間,加上平常的呼吸鍛鍊,就可以嘗試做到無意,就是全身都無的感覺。這種自己體會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膏藥效果很好,廣場賣了幾天,怎麼就無人問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