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旅攬勝
-
2 # 阿郎影像
我自己來分析和表達下吧哈
當時看到這尊雕塑的時候,感覺極具衝擊力,有所震撼。沒看到雕塑的名字,自己取名“哺育”。
角度三,接近特寫,能表現出人們都能看到的母子親密和溫暖,母愛的主題得以體現。可是如果僅僅如此,原作者似乎可以另有構思,母親盤坐將孩童擁入懷中等等等等。。。。為什麼偏偏這種衝擊力的姿勢呢?單單為了標新立異,獲得視覺衝擊力嗎?
角度一,與中間一幅不同的是雕塑佔據的幅度更小些,但仍能表現出較為完整畫意。仔細看,多了看似多餘的背景,這背景雖然不全但還是能捕捉到資訊:一群孩童愉快玩耍的溫暖畫面。雕塑中的孩子也像從這堆裡玩累了的一份子,跑到媽媽這裡喝口水,喝口奶,享受一口。
而這些溫暖、愉快、幸福、成長的旁邊或者背後都是母親“卑躬屈膝”“竭盡所能”的哺育。
大概這才是母愛的真諦,才是作者想要表現的意圖吧!
其實這就是一幅畫,如果在早晨拍攝這母子倆更有意義,你走進雕塑,發現在浸潤著朝霞天光裡,大地瀰漫著淡淡的清香。於是,你停住了腳步,仔細打量這座雕塑夢一般寧靜和安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