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冰語胡亂的拍
-
2 # 啟成
用地理知識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地球的溫度並不是直接透過太陽輻射而產生的,不然晚上地球就會非常非常冷。地球接受太陽的輻射,地球吸收熱量,並透過地表放出熱量,才產生氣溫,海拔每上升100米就氣溫就會下降0.6度。
通俗地說:太陽先曬熱地面,地面再釋放熱量使空氣溫度增暖。因為大氣的質量分佈主要集中在低層,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所以,離地面近的大氣從地面中得到的熱量多,在中國祁連山、天山、崑崙山、喜馬拉雅山這些高山的一些山峰上,常年覆蓋著冰雪。連赤道上,有些很高的山峰也終年積雪。
根據常識,我們人對於溫度高低的感覺在自然界來說,主要是來自於太陽照射產生的,因此我們知道離太陽越近溫度越高,離太陽越遠溫度越低,那麼,就地表來說,高山應該是離太陽最近的,盆地和窪地應該是離太陽最遠的,理應是高山熱,窪地冷才對,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地球溫度的來源的確是來自於太陽的光和熱,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決定溫度,那就是大氣層,地球的大氣層就像是一個罩子,太陽的光熱照射進地球以後,就是因為有大氣層的包裹,才避免了溫度的流失,因此越是低窪地帶熱量越不容易流失消散,越是海拔高的地方熱量越存不住,所以,才造成高山氣溫低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