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自2018年中國車市首次負增長以來,特別是18年下半年,國內汽車市場走勢每況愈下,不少三四線車企被排擠到市場邊緣苟活,這也奠定了2018年整年汽車市場的主基調。為此,一場寒冬就為今年的汽車市場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影響汽車市場去年到現在低迷的原因有很多,首當其衝的是自2018年1月1日起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的原因,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排量車的銷量。還有自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這對於汽車貿易極為不利,整車和零部件關稅的增加,直接提高了外貿車價。這些是大環境所影響的。而內部環境影響也不小,如購房壓力擠壓汽車消費,這種壓力直接抑制了消費者買車的能力和節奏。還有產業週期的迭代和今年的國六換代國五帶來的不確定性恐懼等等。其實,如今中國車市的低迷是一個長期綜合起作用的結果,之前汽車行業強勢進擊,產銷量巨大,並且連年同比上漲,這都導致了很多地方汽車產品就出現了人們常說的亞飽和狀態。(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產量達到市場所承受的極限了
市場消化不了
只能顯示銷不出去
其實就是生產廠注意也不行
因為沒有以銷定產的概念
的確,自2018年中國車市首次負增長以來,特別是18年下半年,國內汽車市場走勢每況愈下,不少三四線車企被排擠到市場邊緣苟活,這也奠定了2018年整年汽車市場的主基調。為此,一場寒冬就為今年的汽車市場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影響汽車市場去年到現在低迷的原因有很多,首當其衝的是自2018年1月1日起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的原因,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排量車的銷量。還有自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這對於汽車貿易極為不利,整車和零部件關稅的增加,直接提高了外貿車價。這些是大環境所影響的。而內部環境影響也不小,如購房壓力擠壓汽車消費,這種壓力直接抑制了消費者買車的能力和節奏。還有產業週期的迭代和今年的國六換代國五帶來的不確定性恐懼等等。其實,如今中國車市的低迷是一個長期綜合起作用的結果,之前汽車行業強勢進擊,產銷量巨大,並且連年同比上漲,這都導致了很多地方汽車產品就出現了人們常說的亞飽和狀態。(圖片源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