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我的小悟

    西邊太陽快要落山料――

    西歸,解甲歸田,退休養老。

    古代西為女人處所,休養育女之處。

    相對應,卯為東方,政殿,功名仕途之所。在此可縱雲梯,達班朝,有功名。

    西邊,日常理,日落西山,日出東方。

    東西各兩重境,照射人間境。

  • 2 # 雨霖鈴40104010

    北宋神宗熙寧三年,二十八歲的安惇,以秀才的身份參加了鄉試,其結果是考試失利,不禁灰心喪氣,在離開京城開封之前,他去拜訪四川同鄉蘇東坡,訴說自己的苦惱。蘇東坡安慰安惇,寫了一首詩《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送給他。

    這裡面實際包含著兩種讀書方法:一種是熟讀,一種是深思。熟讀,就是反覆閱讀。蘇軾告誡安惇:對經典著作應當“不厭百回讀”。反覆誦讀,久而久之,爛熟於心,自然能夠融會貫通。

    即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這種方法在中國古代是被格外強調的。這種方法雖然忽視了思考的過程,有些機械,但卻強調了對話言的感悟,重點培養了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而且一旦自行悟透書中的道理,便會終生難忘。因此,熟讀的過程實際就是感悟的過程。

  • 3 # 方霞詩書畫聯

    此乃宋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軾一首古風《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中的詞。

    全文如下: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

    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従兒嬉。

    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痴。

    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諮。

    百讀不厭,其義自見的典故便出自於此。

    整首古風以蘇軾慣常的豁達情懷而行之。失解就是沒有官做了,解甲歸田了,西歸,老家在西邊,回老家了。

    這是蘇軾的朋友安敦秀才要解甲歸田了,三分不捨,幾分惆悵,萬般無奈,哎呀,回去就回去唄,浮雲遊子意,終有還家時,回家回家以後看看書,思考思考人生。那些年的宦海沉浮如過眼雲煙,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啊。我漂泊在外這麼長時間好像和老家斷了聯絡一樣,整天只知道寫呀寫呀,忽略了很多美好的物事。老家的松柏自己親手種下的到現在還沒看見呢。要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哦,這十年在外如飄萍浮游感覺實在是太傻了。我不好給你說解甲歸田是好還是不好呢,只是你的離開讓我有點依依不捨,可是有無力改變現狀,只好長長的嘆一口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始皇滅六國時,周天子在幹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