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鯨魚電影

    這個場景其實不符合常理的,當年溥儀三歲繼承大典時蛐蛐是當時的大臣給的,他將蛐蛐罐藏於龍椅後面。

    直到幾十年封建王朝制廢除後,歷經世事變革的溥儀買票回了故宮,在這裡生活了十幾年,溥儀對這裡的一切百味雜陳,種種滋味湧上心頭。

    他來到太和殿,望著殿上的曾經屬於自己的龍椅,想跨越封條再坐一次,不料被門衛的孩子制止,他告訴孩子,自己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

    這句話在當時文革時期聽來,確實有夠魔幻和瘋狂,為了證明自己的話不假,溥儀在龍椅後面拿出了當年的蛐蛐罐,告訴孩子這是自己曾經放在哪裡的。

    孩子拿著蛐蛐罐,蛐蛐順著罐子爬了出來,孩子看著蛐蛐出了神,再一回頭,龍椅上早已空無一人,溥儀不知所蹤。

    這個蛐蛐在電影裡寓意著溥儀自己,三歲那年,他懵懂的登上皇位,成為紫禁城中被圈養的“蛐蛐”,沒有實權,沒有感情,沒有自由,他在這裡度過了最晦澀和禁錮的少年時光。

    從前是出不去,現在是回不來,被孩子放出的蛐蛐,就像被新中國改造後的溥儀,終於逃脫了現實的制約,從紫禁城到東北,再到俄羅斯,最後到改造監獄。

    他被歷史所推著前進,一直卷在歷史洪流之中。

    直到垂垂老矣時,才真正的做到自由。

    (一一)

  • 2 # 蘭陵王的存在感

    小孩開啟蓋子時,象徵著困了溥儀一生的牢籠被打碎了。

    那隻蟋蟀就象徵著溥儀,他一輩子都生活在一個精緻的牢籠之中。從青年到老年,而那隻蟋蟀也在瓶子裡從青蔥變成了灰色,導演在這裡運用了隱喻的手法,用一隻蟋蟀的一生代表了溥儀的一生。

  • 3 # 吆哥一一

    最重重要的事通常都放在最後,緊俏的電影資源加上這樣一個看似無關的鏡頭,必定是有深意的。

    (網路配圖,下同)

    縱觀溥儀前半生,無不在牢籠裡渡過。從出生命運就被別人掌握,在紫禁城生活更是一入宮門深似海,辛亥革命後,隨然仍住在皇宮,但衣食住行都靠別人供給,四周更是強敵伺伏。被趕出皇宮後被日本利用,雖然生活有著落,但仍被日本人嚴密控制監控下生存著。在上述大環境裡生存的溥儀不就象一隻生活在罐裡的蛐蛐。處處是高高的圍牆,張張是冷漠的面孔,只有幾聲清翠的蛐蛐聲讓溥儀感到一絲慰藉,這個蛐蛐罐對溥儀來說遠比皇宮重要,遠比錦衣御食享受。終於新中國的誕生,不僅給溥儀這個末代皇帝了新生,更讓廣大老百姓翻身當家做主人了。鏡頭中的小孩不正象徵新的生命,活蛐蛐爬出罐子不正象溥儀徵走出了牢籠,獲得了新生嗎?溥儀把蛐蛐罐交給小孩,溥儀能把他認為最重要的交給小孩,不正表明他己經徹底放下了自己過去包袱,重新獲得光明,獲得自由,獲得新生。

    作者沒看過《末代皇帝》電影,回答與電影無關,僅在歷史知識方面推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女生工作十來年沒有一點存款,對於喜歡自己的人來者不拒,到底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