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農》是帕赫貝爾為了紀念亡妻而創的作品,“卡農”在聖經裡意為“規律”,或“輪唱曲”,所以,“卡農”並不是這首音樂的名字,而是曲子的曲式。彈過《卡農》的人都知道,它從頭到尾只有八個和絃,來回重複,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絃,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不管生前怎樣,到了最後一刻,他們會永遠的在一起,永不分離。作者彷彿想借著這種方式來暗喻著,他將追隨亡妻,對亡妻的感情致死不渝...... 對我來說,每次聆聽卡農,感受是同樣地刻骨銘心,儘管我已經聽了它不下數千遍,儘管我有近40個不同的演奏版本;而每次我都會按照不同版本,一遍又一遍地聽,讓自己沉醉,然後莫名感傷,接著沉默,思緒開始發呆,沉溺在感動之中。我感動,我感動於這首音樂是如此的完美;我感動,我感動於我自己能理解到作者的暗喻;我感動,我感動於世界上有這樣如此忠貞純潔的愛情...... 在當今這樣一個喧鬧的世界裡,人們的感情還那樣純潔嗎?在燈紅酒綠的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是遊戲還是責任?在這個腐爛的社會中還有純真爛漫的愛情嗎? 我想,這些烏托邦的思想和感情,也許只有在《卡農》中才能體會的到了......
卡農》是帕赫貝爾為了紀念亡妻而創的作品,“卡農”在聖經裡意為“規律”,或“輪唱曲”,所以,“卡農”並不是這首音樂的名字,而是曲子的曲式。彈過《卡農》的人都知道,它從頭到尾只有八個和絃,來回重複,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絃,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不管生前怎樣,到了最後一刻,他們會永遠的在一起,永不分離。作者彷彿想借著這種方式來暗喻著,他將追隨亡妻,對亡妻的感情致死不渝...... 對我來說,每次聆聽卡農,感受是同樣地刻骨銘心,儘管我已經聽了它不下數千遍,儘管我有近40個不同的演奏版本;而每次我都會按照不同版本,一遍又一遍地聽,讓自己沉醉,然後莫名感傷,接著沉默,思緒開始發呆,沉溺在感動之中。我感動,我感動於這首音樂是如此的完美;我感動,我感動於我自己能理解到作者的暗喻;我感動,我感動於世界上有這樣如此忠貞純潔的愛情...... 在當今這樣一個喧鬧的世界裡,人們的感情還那樣純潔嗎?在燈紅酒綠的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是遊戲還是責任?在這個腐爛的社會中還有純真爛漫的愛情嗎? 我想,這些烏托邦的思想和感情,也許只有在《卡農》中才能體會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