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匯元

    上大學的時候,學校有一萬多人。這是背景。

    偶然遇到一個女孩,驚為天人,心有揣揣,不敢放肆。

    後來,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遇到了她三次。

    我進行了分析。

    1、既然一個月內能遇到三次,說明她很有可能是和我一個學院的。

    2、早餐遇到一次,午餐前、後各遇到一次。她都是一個人。說明她單身的可能性很高。

    3、沒有在晚自習遇到她。我習慣在圖書館上晚自習,說明她很有可能喜歡在教學樓上晚自習。

    4、三次她似乎都有點孤單落寞的樣子,說說明她也不喜歡一個人。

    5、三次她穿了三套不同的衣服,說明她比較注重外表。

    6、沒有發現她點肉菜,但她並不胖。說明她對身材很在意。

    7、沒見到她和女生同行,說明她也許和女同學處不來。

    8、她的衣服都是小碎花的,她有可能比較文藝範。

    所以,我特意把自己收拾乾淨,拿著一本詩集。在第四次午飯食堂看到她的時候,打了兩個素菜,坐在她斜對面。安安靜靜地吃飯。

    等她注意到我拿的詩集,主動眼神交流後,聊起了詩。

    順便談起了男生為什麼吃素的問題。

    談得比較愉快地時候,主動說自己要上自習去了。

    還好,在第五次見面後,我們一起到圖書館上自習。

    在她眼裡我是一個對詩歌情有獨鍾,隨口背誦唐宋大家名作,關注身體機能健康,熱愛學習,談笑風生又不死纏爛打的人。

    然後在發現我的毛筆字也寫的不錯後,我們成了男女朋友。

    這時候是我們第七次見面。

  • 2 # 雨一直下齊了

    我覺得資料分析的基礎不是你看資料,而在於你腦中裝有多少與資料有關的知識來給你提醒,你對整個知識和國家現象現狀都要有深刻的認識,對國家政策都要有所瞭解,光資料分析出來的東西屬於純理論,你要考慮到整個大環境,除非你是做理論研究的分析的。你要讓自己的分析更有說服力,就要儘可能的考慮到所有影響因素,區分重點因素。

  • 3 # ArbiterPt

    分享幾個接地氣的故事。

    故事1:

    故事1的主人公,這裡暫且叫老K。

    老K所在集團有一子公司,銷售業績和盈利能力一直都很差,2014年甚至虧損。但該子公司是集團戰略的一個重要環節,那隻能對這個公司進行業務改進,具體怎麼做呢?

    老K拉來子公司的財務資料,做了細緻分析:分析哪些產品賺錢?哪些客戶賺錢?哪些銷售人員賺錢?還真有了大發現:49個產品中只有不到30個產品是賺錢的;給子公司帶來利潤的下游公司,只有不到20%;為公司創造較多利潤的銷售人員,也只有57%。

    於是,老K把這樣的結論向上級領導反映,當即就對改革有了眉頭。從產品、客戶、銷售員這三個角度開展,為期兩年。

    產品改革

    老K拿毛利率為基準做了一個貢獻排名,砍掉了20%的低毛利產品,同時兼顧類似“捆綁銷售”產品組合的綜合毛利率。比如,客戶因為A產品而選擇採購,但是客戶要求必須有B產品,雖然B產品毛利並不高,但是如果不提供B產品,客戶採購高毛利率的A產品會遇到困難。這種情況,B產品就屬於被“捆綁銷售”,必須保留。

    改革的結果是2015年產品個數由49個,精簡為32個,2016精簡至28個,高毛利的產品銷售佔比提高4.9 %。

    客戶改革

    客戶改革的策略是:對利潤貢獻度不同的客戶採取不同的銷售投入。將客戶按照利潤率自動排名,篩選出利潤貢獻率較高的30%,這部分客戶重點維護;篩選出利潤率較低的20%,除了部分利潤較大和處於市場戰略考慮,大部分客戶降低銷售投入。

    改革的效果很顯著,KA客戶銷量佔比由2014年的43% 提升至2015年的54%,佔增量利潤貢獻比例為11%。

    客戶改革、產品改革、成本控制維度優化調整後,毛利較上年同期增加865萬,毛利率提升8.79%,增量利潤貢獻比例62%。

    銷售改革

    銷售改革重點是調整利潤分配方式。計算規則:改“銷量/回款提成制”為“損益提成與增量分享制”。所謂損益提成,也就是銷售人員的成本里面要包含產品成本,銷售成本和公司財務、管理、市場等分攤成本。所謂增量分享制,就是提成不是固定值,而是梯度變化的。淨利潤越高,綜合平均的提成比例越高。

    總得來說,這個專案展現很長,但成果是有的。從財務指標來看,2015年,銷量增加了550萬,但利潤卻增加了616萬,也就是說,在這套資料驅動的管理方法下,銷量增加,利潤上升,而成本降低也帶來了66萬的利潤。

    資料分析是如何幫助公司創收的?——要從公司問題嚴重的弱勢環節著手,宗旨是降本增效,成本花在刀刃上。

    故事2:

    故事2的客戶(老Q)是國內餐飲屆的巨頭,做川菜的,旗下有中低端和中高階兩條品牌線共6個品牌,目前已鋪設全國一二線。

    以往公司的領導比較熱衷於大店的模式,比如說五千平的,七千平的,甚至上萬平米的,但是對於這種大店的模式是不是適用,沒有一個準確的結論。因為有盈利的,也有不盈利的;有盈利多的,也有虧損多的。

    後來他們針對已開的門店做了一個數據分析的測評,將資料細化分析到每平方米可獲得多少營收。

    最終發現那些在一千平米以下的小型門店要比那些大型門店賺的多。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公司在戰略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降低部分大型門店的數量,增加千平以下的小型門店。

    其次,一家新餐廳的開設,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選址、門店大小、裝修、人流量等等。然後前廳和後廚的面積應該是怎樣一個比例?二人桌、四人桌、八人桌以及包間應該是多少?這些都是很燒腦的活。

    在過去,這些資訊在過去都是憑經驗拍腦袋決定,通過對以往餐廳資料的統計和分析,可以得到一個準確的資料參考,降低開設的風險。

  • 4 # 蝸牛學院

    通過大資料可以幫企業捕獲剛需使用者與潛在使用者。使用者永遠是企業發展的命門,通過大資料實現對使用者的身份識別與關聯匹配,結合到每一個行業,就會產生強關聯使用者和弱關聯使用者,探索現在即找到強關聯目標使用者,他們是強需求、剛性需求。應用於企業營銷,你可以去做產品推薦、活動推送,做精準觸達,這一部分群體可以馬上轉化為銷售利潤,這通常是企業當下重要的訴求之一。而弱關聯則只是表明個體“人”,非強需求,他們作為潛在使用者在觀望你,並遊離在產品周邊,如果以傳統視角來說,你永遠無法觸及他們,但在大資料技術下,潛在使用者變得具象和清晰,比如你可以知道,他們沒有購買產品是因為設計不夠炫,或是你的促銷點不足以觸動他,他們猶豫不決是因為你的定位和他們的認知都不對等。弱關聯應用於企業可幫企業對其產品線、營銷策略、產品改進、新品上市、價格策略等一系列響應動作,運籌帷幄,掌控時局,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利潤,這裡就蘊藏著大資料預測未來的力量。

    大資料最直觀的價值是幫企業提升銷售轉化,降低獲客成本。從企業角度來說,大資料被廣泛應用於使用者挖掘,銷售線索尋找,產品改進,營銷推廣等等,比如汽車、金融、母嬰等行業,他們的使用者往往在一個階段完成消費,或是產品屬於細分領域很難抓取精準使用者,又或者市場進入低谷,企業發展急需轉型,大資料通過整合全維度資料實現對使用者的精準分析,及時輸出有價值的線索資訊,抓取有消費需求的熱潛客與銷售線索實現銷售轉化,還能擴大營銷線索,提高非店面新增潛客線索量。大資料還能盤活企業自有CRM資料,通過對使用者資訊補全,讓企業全面瞭解目標使用者的需求,並實時啟用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使用者,實現轉化,讓企業CRM原有的沉睡使用者真正發揮價值。大資料通過觸媒分析,幫企業重新認識媒體渠道的作用與效果,策劃更有效的媒體投放策略,再結合使用者的需求分析,以更精準的方式幫企業提升媒體投放的轉化率。

    當然,大資料分析本身這個職位,對於從業者來說,作用更是巨大啊:可以養家餬口討媳婦!

  • 5 # 西線學院

      很多人都擁有很強的商業分析能力,而這個很強的商業分析能力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擁有足夠強大的資料分析能力,學會分析資料不僅有助於增強商業領域的分析能力,也將有助於其它領域的分析能力。那資料分析到底擁有哪些作用呢?

      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當在工作中碰到幾千個甚至幾萬個資料的時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對其進行分類歸納,還需要分類歸納的資料中找出資料與資料之間的內在關係,是變數與變數之間的關係,還是變數與定量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的尋找就需在藉助資料分析的作用。有了資料分析,可以將資料之間的關係可以其它方式表現出來,比如通過圖表的變化關係來闡述資料之間的關係;通過資料分析工具來找到資料之間的內在規律。這樣就可以大大節省工作的時間,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可以使分析工作進行的更有條理

      龐大的資料庫一般是雜亂無章的,從表面上也看不出資料之間到底有何聯絡,人們在工作過程中也很難一下子記住那麼多的資料,因為這種種困難將會大大阻礙工作程序,同時也會造成工作處理程序上的混亂。而通過資料分析讓資料變得視覺化,更利於工作人員記住,更益於工作人員進行分類,這樣就會使各項工作進行得更加清晰有條理。

      三、可以使分析的結果更加準確

      當資料量非常龐大時,單用眼睛看,用腦袋記就會很容易出現混亂,計算的結果也會容易出錯,有可能還會造成大量錯誤,有了資料分析後無論是條理上還是在層次上都會更加明瞭清晰,可以有效地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無誤。

      現今各行各業一般都自帶資料分析工具或者軟體,正是因為它的作用在各項工作中必不可缺,故而人們只能藉助資料分析的力量讓自己的工作開展得更順利,更快地完成相應的工作。這也許就是資料分析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魅力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基斯坦有多大的軍事實力來對抗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