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除了核武器

26
回覆列表
  • 1 # 有心事的小魚兒

    只看軍力對比,印度軍事實力絕對攆壓巴基斯坦,但對於印度來說,有一個稱霸南亞的野心,甚至想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因此與巴斯基斯坦的爭端僅僅限於爭議領土,而巴基斯坦的所有的武裝力量也僅僅是為了自衛,保衛國家的安全和主權不受侵犯。

    印度就是主動挑事的主,而巴基斯坦不自找麻煩,但拼死也會抵抗外族入侵,雖然力量薄弱。

    印巴第一次戰爭:目標克什米爾

    戰爭結局印巴雙方簽署了停火協議,可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印巴雙方應該雙邊撤軍,讓查謨克什米爾人民舉行全民公決,投票決定他們要加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可印巴雙方都拒絕撤軍。不僅如此,兩方還分別在各自控制區建立了印控查謨克什米爾政府和自由克什米爾政府(Azad Kashmir Govemment, “Azad”在烏爾都語的意思是自由),兩個地方政府相互敵視,水火不容

    為了便於日後組織滲透和策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陸軍有效利用停火時間生效前一刻,穿過布林齊爾小徑,搶佔了古賴斯前方几公里和俯瞰卡吉爾周圍和卡吉爾—列城公路周圍的山頭,以及哈吉皮爾小徑和查木布西面的開闊地。

    印巴第二次戰爭:目標仍然是因為克什米爾:巴基斯坦靠戰術以弱勝強,印度空軍被完虐

    1965年9月6日,印巴兩國因克什米爾問題再度爆發區域性戰爭。在持續17天的戰爭中,雙方都投入了數量規模龐大的陸空力量,戰火蔓延至印巴兩國的縱深腹地。巴基斯坦在兵力總數並不佔優的情況下,處處牽制印軍,造成印方損失了大量的人員、裝備,並將戰爭拖入僵局。最終,印巴兩國在聯合國的調停下於9月23日正式停火,結束了第二次印巴戰爭。

    1971年初,東巴掀起了大規模“不合作運動”,打出了“孟加拉國”的旗號。時任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下令取締在東巴佔領導地位的政黨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謝赫·穆吉布·拉赫曼。對此,東巴發生兵變,但很快巴基斯坦政府軍就鎮壓了“孟加拉解放軍”,許多東巴人逃往印度避難。

    這場戰爭使巴基斯坦被一分為二,原本人口占全巴基斯坦56%,領土面積佔16%的東巴基斯坦獨立了出去,巴基斯坦的實力被大大削弱,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目的最終得逞,這也使得印度成為南亞地區唯一的軍事大國。

    其實不管是歷史還是現在,印度的國際空間比巴基斯坦要寬闊得多,當然並不是說巴基斯坦國力比印度弱,軍事力量無法與印度平衡,但涉及到國家利益,巴基斯坦面對任何武力挑釁肯定會直接面對抗,同時目前國際秩序的框架下印度也不能舉全國之力或者憑藉自己的軍事優勢完全侵佔巴基斯坦,同時兩個國家都是擁核國家,核數量大概都在140枚左右,因此區域性的衝突肯定會經常發生,但我們也要看到印度的大國朋友雖然多,但大多數是利用關係或者是賺印度的錢為主要目的,印度與周邊的鄰里關係卻很糟糕,巴基斯坦自己的問題自己清楚,所以不尋求所謂的大國或者地區霸權,同時也注意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巴鐵”或許就是這麼來的,但這種鐵的關係相信在未來的任何衝突中,都可以幫助到巴基斯坦不再被欺負。

  • 2 # 戰武奇兵

    去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了數十年最嚴重的邊境衝突,印度戰機自1971年解放戰爭以來首次在巴基斯坦境內襲擊,一天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均表示,兩國分別擊落了對方的戰鬥機,巴基斯坦方面給逮捕了一名印度飛行員。

    一開始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襲擊數週後,印度對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武裝營地進行了空襲,引發了人們對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南亞國家之間爆發戰爭的擔憂。

    巴基斯坦擁有425架戰鬥機,包括JF-17梟龍和美國的F-16獵鷹戰鬥機,印度空軍規模要大得多,擁有127,200名人員和814架戰鬥機,編了40多箇中隊,但其整個狀態令人擔憂,因為留給印度空軍能摔的飛機真的不多了。隨著像米格-21這樣20世紀60年代首次使用的老舊俄羅斯戰機即將退役,到2032年印度可能只剩下22箇中隊。

    按照國家力量和軍事實力對比,印度佔據絕對優勢,在全球軍事實力排名上甚至排在前五,但是軍事實力強大不代表這支部隊的作戰能力強悍。不過最後要申明一點,巴基斯坦與印度在邊境的較量沒有佔下風雖說與印軍開掛有少許關係,但是整體對抗還是因為後面有中國的支援才會利於不敗之地。在巴基斯坦與印度海軍的“水下”較量中,印度潛艇的優良作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所以拋開外來因素,巴基斯坦與印度的抵抗明顯處於不利,但是兩個擁核國家不會爆發大規模戰爭,邊境打打鬧鬧也就到頭了,再說多了都是廢話。

  • 3 # 愛尚文史

    無論用不用核武器,巴基斯坦都不是印度的對手,兩國之間實力差距明顯,無論從哪方面相比,巴基斯坦都處於弱勢。小打小鬧還能夠勉強持平,一旦陷入生死對決,在中國不插手的情況下,巴鐵兄弟失敗的可能性高得多。

    英中國人走了以後,印度開始在南亞稱王稱霸,英中國人留下的一切,印度都認為跟他有關係。包括英殖民時期侵略西藏等地區留下的一條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不過印度最渴望的還是把英殖民時期獨立出去的巴基斯坦打回來,連續爆發了3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當年被印度欺負毫無還手之際,甚至被打出了一個“孟加拉國”!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巴基斯坦的3倍多,而且人口是巴基斯坦的7倍多,更具備大國潛質,發展空間充足。就經濟而言,印度曾號稱“世界第五經濟體”,目前可能正在挑戰日本,巴基斯坦相差很遠。

    在軍事上,印度每年的軍費投入,都在巴基斯坦的五倍以上,有時候甚至六七倍。而印度軍隊的數量,僅現役士兵就有127萬,還有50多萬的預備役軍人以及100多萬準軍事部。巴基斯坦的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地方軍總兵力才61.7萬人。

    由此可見,巴基斯坦在經濟、軍事、科技三方面都不如印度。在現代化戰爭中,這將是決定一場戰爭的最主要因素,如果生死對決,巴基斯坦肯定不是印度的對手。

  • 4 # 觀漢史

    巴基斯坦有58.7萬人常備軍事力量在全世界可以排在前15名,而與印度相比,巴基斯坦的軍隊數量接近印度的一半,而且巴基斯坦預備役士兵與印度相當,都在50餘萬。在與印度長期的戰爭中,巴基斯坦尤其重視陸軍的建設,在戰爭中,印度在陸軍方面沒有佔據絕對優勢,巴基斯坦陸軍是其手中最大的王牌,除了核武器,巴基斯坦陸軍的訓練水平還是比較好的。尤其是旁遮普人民族性格比較強悍,戰鬥力很強,全國參軍熱情很高。

    從軍隊的制度看,巴基斯坦採取的是志願兵制,全國參軍人數比較多,有大量退役人員,在戰時可以迅速動員大量老兵參戰。而印度採取的是募兵制,募兵制的好處是部隊人員軍事技術比較熟練,但處理不好會導致軍隊中年人比較多,使軍隊缺乏活力,而且募兵制說到底是發錢讓人打仗。印度軍隊軍人蔘軍的目的便成了掙錢。至於打的怎麼樣要看部隊的付出與收穫是不是相匹配。

    就兩國宗教看,印度宗教是印度教,是一種比較溫和的宗教,而巴基斯坦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其宗教精神將會提高巴基斯坦軍隊精神力量,使部隊的士氣比較旺盛。能夠在精神上壓制印度軍隊。而且印度的錫克人在軍中是軍事貴族,而印度其他民族基本無法進入軍方高層,必然導致各民族之間的矛盾。也因此導致印度軍隊效率比較差,如果巴基斯坦採取正確戰略戰術,是可以在戰爭中取得勝利的。

  • 5 # 去說歷史啊

    總體而言,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因為印度的人口是13.39億,其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海陸空總兵力加起來足有130萬之眾,軍事規模在全世界排名第四。

    印度的優勢最明顯的在於空軍,現有空軍官兵12萬,戰機1400多架,作戰飛機多達700,其中近400架戰機為三代戰機蘇30MKI那種型別的飛機。而巴基斯坦的空軍只有45,000人,其700多架飛機之中僅有400多架戰鬥機,機型主要為f-16以及中國的梟龍戰機,真正先進的戰鬥機只有60多架。

    在陸軍方面,印度擁有T90在內的3000多輛坦克,遠強於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的軍隊主要用於國土防禦,印度的軍力主要負責南亞地區,並經常參與全球事務。

    從上面的資料看,印度具有壓倒性優勢,那麼巴基斯坦有什麼能力來對抗印度呢?

    第三,巴基斯坦的單兵素質更好指揮協調能力更優秀。印度軍隊內部相對來說比較山頭主義,人員混雜,素質不高,軍事訓練也多為形式主義,而巴基斯坦軍隊戰鬥力比較強,因此印度軍隊在與巴基斯坦交戰過程中總是吃虧。

    第五,巴基斯坦還是英聯邦成員國,也就是說名義上還效忠英國女王。如果法國支援印度,英國就支援巴基斯坦,英國王室和巴基斯坦關係非常好,雙方的合作也很多。

    第六,更加單一的民族組合。由於巴基斯坦國內大多為伊斯蘭教徒,所以這些人相對來說比較團結,國內局勢也沒有印度那麼複雜。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國內貧富分化很嚴重,利益分配不均,種族矛盾突出。

    現在雖然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關係非常糟糕,但是巴基斯坦非常注重發展經濟,巴基斯坦試圖用穩定的國內局勢,和印度做長期的對峙,因為印度這個國家最大的特徵就是高度的不穩定性,這可能是巴基斯坦取勝的一個祕訣。

  • 6 # 做個逆襲的高富帥

    巴基斯坦和印度打了70年,什麼仇什麼怨?英國出力不小 那麼,巴基斯坦和印度實力差距多大?資料對比告訴你。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實力對比,可通過領土面積和人口、軍事實力、經濟實力以及盟友支援程度來對比。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面積、人口對比

    巴基斯坦國土面積88萬平方公里,人口有1.97億,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國,這在世界上都是有大國的潛力的。再看看印度,印度國土面積290萬平方公里,是巴基斯坦面積的3倍還多一點,而印度人口已經達到13.53億,是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更是巴基斯坦人口的6倍。從領土和人口來看,印度確實更強大,但不要忘了,當年8000萬人口的日本就敢侵略4億人口的舊中國,此外印度種族過多並不見得比巴鐵穩定。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經濟實力對比

    在2018年,巴基斯坦的國內生產總值是3125.70億美元,是世界第25大經濟體,而同期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2.73萬億美元,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巴基斯坦經濟上以服務業和農業為主,由於沙漠的限制以及KB組織的破壞,因此經濟上一直難有起色。而印度經濟實力較好,而且與世界各大國關係也很好,印度的軟體業聞名世界,醫藥行業比中國強大,此外印度寶萊塢的電影也非常優秀出口到世界各地,還和中國、俄羅斯、巴西等國合稱“金磚 四國”。所以說,巴基斯坦的經濟實力和印度是差距很大的。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軍事科技對比

    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能製造原子彈的大國,印度1997年核試驗甚至令美國製裁他。而巴基斯坦是伊斯蘭國家裡唯一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在歷史上的三次印巴軍事衝突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互有勝負,但印度成功肢解了“東巴基斯坦”也就是孟加拉國,可見印度軍力略勝巴基斯坦一籌。而在21世紀,印度有發射一箭多星的能力,還能去探測月球(雖然失敗了),印度還擁有2艘航空母艦。但巴基斯坦也不是吃素的,巴基斯坦的空軍擁有中國提供的梟龍戰機,技術和訓練都非常的完備,而印度空軍的飛機構成複雜(美國的,法國的,俄羅斯的),俗稱萬國牌空軍,而他自行研製阿瓊坦克和飛機屢屢出事故,也是很尷尬。

    所以說,印度的軍事實力也是大於巴基斯坦。但在最近的衝突中反而是印度吃了大虧。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盟友支援

    印度的國際生存空間非常好,俄羅斯視他為最大的武器購買財主,而美國和西方視印度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可謂左右逢源,印度人也沾沾自喜。論國際威望和聲譽,印度更優。

    常規作戰實力,印度軍隊無疑更勝一籌。目前,全球火力網站給出全球軍力排名中,印度排名全球第四,而巴基斯坦排名未能進全球前十,差距懸殊。其中印度海軍實力比巴基斯坦海軍強不少。印度海軍戰鬥主力目前由1艘航母、11艘驅逐艦、13艘護衛艦、16艘柴電攻擊潛艇、1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組成,而巴基斯坦海軍拿得出手戰鬥主力僅有5艘攻擊潛艇。

    如果考慮核彈頭庫存量,巴基斯坦軍隊威脅更大一些。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釋出2018全球核力量分佈圖顯示,目前巴基斯坦核彈頭庫存量達140~150枚,而印度則有130~140枚。雖然兩國核彈頭庫存都不足以有絕對制勝優勢,但在核武面前人人平等,想必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在陸軍和空軍層面,印度同樣有著巨大的優勢,印度空軍擁有龐大的蘇30MKI機群,而且具備自造能力。效能相比於巴基斯坦現役戰機具有很大優勢,雖然印度摔機不斷但是不能否認印度空軍的硬體實力,其運輸機規模更是亞洲第一。陸軍層面,印度擁有先進的火炮不說,還有世界聞名的山地軍事學院,就連美國英國的士兵都來學習。

    而巴基斯坦由於國內因素經常受到西方國家的批評,美國更不喜歡巴基斯坦和中國友好。所以巴鐵的國際生存空間不如印度,但巴鐵作為伊斯蘭國家,和阿拉伯地區關係非常友好。此外巴鐵和中國是唯一的“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中國從經濟軍事各方面都是支援巴鐵的,巴鐵對中國武器非常熟悉。巴基斯坦一旦和印度開戰,中國的軍事支援和阿拉伯世界的經濟援助就會非常重要,而印度除了去俄羅斯買買買,也沒有別的選擇。在最近的衝突中,巴鐵就藉助北斗導航系統摧毀了印度多處設施,而印度用GPS就差了很多。

    巴基斯坦姑娘

    說了這麼多,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國家實力差距有多大,詳細你已經非常清楚了。巴基斯坦各方面被印度碾壓,但是巴鐵的背後站著一個巨人,居高臨下,印度象要悠著點。

  • 7 # 山上一課樹168

    印度河巴基斯坦1947年已經爆發了三次戰爭,每次都是印度慘勝,巴基斯坦擁有正規軍60餘萬,

    海軍擁有3萬左右

    擁有10潛艇艇其中大部分是中國製造的8艘先進 的S-20型常規潛艇,驅逐艦5艘,

    護衛艦16艘,其中有美製佩裡級護衛還有巴基斯坦以14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中國製造的最新的054AP護衛艦4艘、巴基斯坦海軍還其它小型作戰支援艦艇30艘。海軍總體實力不強,

    巴基斯坦空軍約有5萬人,

    擁有各種作戰飛機800架,

    其中美製F16戰鬥機30多架,中巴聯合制造梟龍戰鬥機200架,法制Phantom系列100架,蘇制米格系列1百多架,和美製大型運輸機若干架,巴基斯坦空中主要作戰力量是美f16和中國製造的梟龍戰鬥機。

  • 8 # 藍風破曉

    印巴兩國,一對73年的老冤家,打打停停,碰碰撞撞,直到今天也還沒有停止。

    從國土面積、人口、GDP、人均GDP等來看,印度都是完全超過巴基斯坦的,那為什麼就是搞不定巴基斯坦呢?

    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到底怎麼樣?

    (一)從核武器來看,巴基斯坦略佔優勢。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有核武的國家,而巴基斯坦的核彈頭有160個,印度有150個,從資料上看,巴基斯坦的還略多一點。

    核武器的出現,讓印巴兩國四十多年時間裡,沒幹過大仗。

    第三次印巴戰爭還是在遙遠的1971年,至於第四次印巴戰爭,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絕對是兩敗俱傷,不會是一家獨勝的結果。

    (二)從部隊人數和常規武器來看,巴基斯坦還是弱於印度的。

    1、巴基斯坦的現役人數,少於印度。

    印度被譽為實際第四大軍事國,僅僅落後於中國。現役部隊有132.5萬人,分為陸海空三軍。

    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還排不進前十,現役部隊有58.7萬人。從人數上來說,印度比巴基斯坦超了兩倍還多。

    2、巴基斯坦的武器數量,也是少於印度。

    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有:

    有2447輛坦克,1260輛裝甲輸送車,4095門(套)野戰火炮、迫擊炮和火箭齊射裝置,800具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1190套行動式防空導彈系統,1900門高炮,127架飛機,600架各類飛機。

    而印度的武器裝備有:

    主戰坦克有3414輛,比巴基斯坦多1000輛左右。裝甲車和戰車合計1257輛,這和巴基斯坦差不多。各種飛機約1800架左右,這比巴基斯坦多了2倍不止。

    而印度的地對空導彈也有1800套。

    從資料來看,常規武器和軍隊人數,印度是碾壓巴基斯坦的。

    (三)論戰鬥意志,巴基斯坦是強於印度的。

    從人數,武器裝備等等來說,印度是遠遠超過巴基斯坦的。

    但是,巴基斯坦人骨子裡挺剛,戰鬥意志一點都不弱,再加上1.9億的人口,兵源非常充足。

    因此,打常規戰爭,印度幾乎佔不上大便宜。

    另外,如果大軍全部壓上,逼急了,巴基斯坦把160個核彈放出去,印度也就不存在了。

    巴基斯坦不是錫金,不是不丹,不是斯里蘭卡,是個有核大國,而且敢於反擊,敢於對戰,戰鬥意志還強,因此,印度想把巴基斯坦打服,基本沒這個可能。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巴基斯坦有個大國鄰居,如果打大仗,各種支援一定是少不了的,畢竟是盟友。這就是巴基斯坦的延展實力。

    整體來說,巴基斯坦和印度一樣有著核武,而且實力在伯仲間。論常規武器,巴基斯坦是弱一些。但,論戰鬥意志,巴基斯坦並不弱。

    所以,整體來說,巴基斯坦可以和印度正面硬扛,而基本不落下風。

  • 9 # 忠肝義膽嶽老三

    巴基斯坦經濟體量遠遠不及印度,但是巴基斯坦並非不可以對抗印度,因為巴基斯坦周邊有兩個鐵哥們,而印度周邊卻有一群敵人!

    巴基斯坦算是一個比較貧窮落後的國家,其本國經濟狀況的確不太景氣,這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其國內局勢也不是太穩定,內部腐敗問題嚴重,外部還受到恐怖犯罪的影響,這直接導致其巴基斯坦很難吸引大量的投資。

    2019年,巴基斯坦GDP總量為3189.70億美元,世界排名44位,而巴基斯坦人口2.16億,也就是說巴基斯坦人均年GDP也才1500美元,也也算是相當貧窮了。

    印度的經濟總量是遠超巴基斯坦的,但是這也是建立在龐大的人口基礎上,而且印度無論是軍費開支還有現役軍隊都是遠超巴基斯坦。這種情況下,如果在軍事總體力量上進行對比的話,巴基斯坦是遠不及印度的。

    自從印巴分治以後,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了三次印巴戰爭,而三次印巴戰爭基本上都是以巴基斯坦落敗而結束。當然這個落敗並非被打的滿地找牙,只是巴基斯坦處於守勢,而印度掌握主動處於攻勢。其實,對於巴基斯坦而言,完全是攻勢不足,守勢有餘,印度也不可能將巴基斯坦攻克,只是在克什米爾地區彼此爭來搶去。

    巴基斯坦雖然較為落後,但是巴基斯坦卻有兩個關係極為密切老鐵,其中一個就是東方的中國,另外一個就是西邊手頭多金出手闊綽的沙烏地阿拉伯。

    相比巴基斯坦窮的叮噹響,沙烏地阿拉伯可謂富的流油,當然沙特也主要依賴於石油,但是沙特不僅沒有嫌棄這個窮兄弟,反而從多方面對其提供幫助。

    一方面,沙特提供大量資金給巴基斯坦用於國防建設,壯大自己的國防實力,應對印度施加的壓力;

    另一方面沙特也對巴基斯坦自研武器也是給予了不少幫助,比如目前巴基斯坦的主力戰機JF-17“梟龍”。

    JF-17源自中巴合作研製,其中中國提供技術,而巴基斯坦提供資金。可是,巴基斯坦相當貧窮,這些資金對其來說也是有壓力的,其實沙烏地阿拉伯就對巴鐵提供主要的研發資金。沙特這種對兄弟無微不至的關心也分擔了巴鐵很大一部分的國防壓力。不僅僅是對JF-17提供資金支援,對於巴基斯坦的其他武器,沙特也是提供了極大的援助。由此可見,巴基斯坦的國防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沙烏地阿拉伯。

    在沙烏地阿拉伯提供資金的基礎上,巴基斯坦就加強針對性,這也才具備足夠的實力加強在克什米爾的軍事部署。儘管印度氣焰囂張,時不時發動挑釁,但是巴基斯坦還是能夠應對。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巴基斯坦有兩個非常親密的盟友,能夠對其提供強有力的幫助,印度卻面臨著周邊巨大壓力,因為印度一直對周邊進行挑釁,始終野心勃勃搞擴張,最終結果就是與周邊國家關係都非常緊張。

    前陣子,印度與中國在拉達克地區發生衝突,最終導致印度蒙受一定的損失;同時印度又挑釁尼泊爾,而尼泊爾對其強勢反擊,印度一架戰機被擊落;而巴基斯坦也是磨拳擦掌,對印度時刻防範!

    印度將地緣政治搞得相當複雜,這必然把自己的戰線拉的很長,而最終結果就是耗費巨大精力。莫迪一直鼓吹著印度具備三線作戰能力,實際上只會導致3D列印的結果。所以,印度的狂妄自大和野心勃勃導致自己樹敵太多,精力分散之後也不可能全力針對巴基斯坦。

    當然,中國也絕不可能讓印度得逞,所以中國一方面牽制印度的主要精力,畢竟中印之間邊界爭端還未能解決,中印的關係也難以改善,中國在北方對印度的威懾力就是印度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印度始終不敢放鬆;另一方面中國也對巴鐵提供各類武器裝備,讓巴鐵具有強大的國防實力,當然中國對巴鐵的幫助也不僅限於此,現在中國與巴基斯坦全力打造中巴經濟走廊,這對未來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的提升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印度到處樹敵,將自己的戰線無限拉長,而巴基斯坦擁有兩個關係非常好的兄弟,能夠對其提供強有力的幫助,這種情況下巴鐵也才具備與印度在克什米爾僵持的實力。

  • 10 # 魚磊衛靜

    巴基斯坦與印度有廣大的領土爭端,更有印度支援東巴基斯坦(現在的孟加拉國)獨立的深仇大恨。

    是的,巴基斯坦除了核武器可與印度死拚到同歸於盡外,其他綜合實力確實鬥不過印度。但是,鬥爭70年來除了東巴基斯坦獨立以外,沒有吃多大的虧。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巴基斯坦有伊斯蘭世界的支援。

    1、印度境內伊斯蘭人口一億二三千萬。其中不乏明裡暗裡支援巴基斯坦的。他們有時也鬧獨立。

    2、世界其他地方的伊斯蘭,尤其是遜尼派是經常支援巴基斯坦與印度爭鬥的。其中沙特就是巴基斯坦相當鐵的盟友。

    二、有世界大國的平衡

    這些大國主要有美國、中國及歐洲一些國家。

    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就是美國鼎力支援的。這是比較特別的,因為美國僅僅只支援過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對其他大小國家一直都是打壓。尤其是對一些小國家,更是千方百計的打壓嚴禁。

    別以為俄美支援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真的,不僅僅是印度,任何國家都別想做這個夢。也別以為在印巴問題上俄羅斯一邊倒向印度,美國態度曖昧。那主要都是為了向印度出售軍火,看上印度的大市場,或者是美國企圖拉印度抑制中國。印度敢對巴基斯坦過分,態度往往是會變的。這就是國際關係的微妙之處。

    三、由於巴基斯坦擁有核武器,印度的欺負也不敢太過分

  • 11 # 文青剛木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軍事實力對比。

    1、論軍隊整體素質,巴基斯坦不如印度,但是巴基斯坦人敢拼命。

    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曾經比較完整地繼承了英國的軍隊結構和武器裝備。

    只不過巴基斯坦繼承的是一些地方的治安部隊,而印度繼承的是正規軍,這個天然上佔據劣勢,雖然裝備上曾經相差不大,但巴基斯坦還是一直被壓著打。

    但是,雖然巴基斯坦的士兵素質遠遠低於印度,但是巴基斯坦人敢拼命,因為打仗對巴基斯坦人來說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所以印度即使能多次打贏巴基斯坦,但並不能將巴基斯坦打垮。

    巴基斯坦軍隊的武器裝備主要來自國內軍工廠製造,但較先進的裝備則必須從美國、中國、法國或歐盟進口。

    軍國內主要的裝備供應商有塔克西拉重工、巴基斯坦國防科技組織、巴基斯坦兵工廠、國家發展聯合體、航空綜合企業和可汗研究實驗室等。

    而印度也差不多,很多武器都是由外國購進,像前段時間還從俄羅斯購買了大量武器,印度國內的軍事裝備製造滿足不了印度的需求。

    總的來說,巴基斯坦和印度身後都有著大國支援,武器和裝備總體上都不會差太遠。

    現代戰爭,打仗打的就是經濟,雖然印度在我們看來比較窮,但好歹在南亞也屬於是霸主,相對來說,巴基斯坦比印度窮多了。

    巴基斯坦一直以服務業和農業為主,科技水平處於第三世界。

    而印度在軟體行業和醫藥行業比較發達,這也為印度賺取了大量的外貿經濟。

    而有了經濟的支撐,印度就能在軍事上進行大量的投入,所以一直打消耗,巴基斯坦也是很難打贏印度的,反而會讓巴基斯坦的處境更加艱難。

  • 12 # 歷史風暴

    現階段,巴基斯坦在缺少外界幫助的時候,對抗印度唯一的手段就是核武器。

    目前,根據外界的估計,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核武器數量相當,都大概有200枚左右。

    並且,巴基斯坦裝備的中程彈道導彈有能力覆蓋印度全境,如果雙方爆發大規模戰爭,以至於影響到了巴基斯坦的安危社稷,巴基斯坦裝備的核彈頭是保全自己國家的最後殺手鐗,這200枚核彈頭一旦投放出去,意味著印度大約有200個城市將會被核彈攻擊,損失的人口將會數以億計。

    這麼一來印度可就完蛋嘍。

    雖然他也可以通過核反擊把巴基斯坦給滅掉,但是當他國內200座城市遭到核彈攻擊之後,即使印度得以保全國家也是元氣大傷。

    例如,僅孟買遭到重創,就會讓印度損失25%的工業產值,70%的貿易。

    (孟買)

    所以,核戰爭一爆發,就算徹底消滅了巴基斯坦了,他自己也廢掉了。

    印度一直想成為一個可以和世界五大常任理事國發揮同樣影響力的世界級大國,所以雖然他和巴基斯坦之間因為領土問題時常發生衝突甚至是大規模戰爭,但印度在試圖徹底擊敗巴基斯坦的時候,也必須要保證自己的國家實力在這個過程中不至於受損太多,否則就得不償失。

    所以,現階段巴基斯坦擁有核武器,並且有必要的時候拿出使用核武器和印度同歸於盡的決心,就能夠做到對印度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巴基斯坦保證自己國家安全的重要的殺手鐗。

    可是,題主您說不算核武器,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您,巴基斯坦在沒有外界援助的時候,沒有多少力量對抗印度,雙方爆發大規模戰爭他必敗無疑!

    因為,雙方現在的軍事差距越來越大了。

    軍隊數量上,印度有正規軍144萬,巴基斯坦是65萬,巴基斯坦大約只有印度的45%。

    海軍印度是印度洋地區唯一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並且馬上就要成為雙航母擁有國,海軍對巴基斯坦有絕對優勢。

    陸軍印度擁有坦克4292輛,巴基斯坦是2200輛;火炮印度有4500門,巴基斯坦只有1800門。

    至於空軍,印度擁有戰鬥機538架,巴基斯坦是356架。雖然雙方小規模戰鬥,巴基斯坦空軍對印度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一旦當雙方拼數量的時候,印度依靠比巴基斯坦多的多的空軍戰機,照樣能夠彌補雙方之間軍事素養方面的差距。

    所以,現在一旦爆發大規模常規戰,巴基斯坦對印度幾乎沒有勝算。

    未來,巴基斯坦軍隊在面對和印度軍隊之間的大規模常規戰爭的時候,他唯一的優勢就是武器供應比印度及時穩定!

    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大規模戰爭之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戰略伙伴可以通過陸路及時補充武器裝備。

    其實,考慮到這兩個國家軍事工業都不發達,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後他們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武器裝備的大量消耗會讓他們趕緊向海外發出採購申請,誰的武器裝備供應的及時,就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取得勝利。

    印度的武器裝備主要來自於美國和俄羅斯,距離印度萬里迢迢,從採購到交貨至少得一個月的時間。

    巴基斯坦通過陸路補充,最快一個禮拜就能到位。

    所以,相對於印度巴基斯坦有兩三個禮拜時間的機遇期,在此期間如果巴基斯坦對印度發動大規模反擊,儘可能多第消耗掉印度在前線的武器彈藥,讓印度後繼無力,在印度採購的武器彈藥到位之前重創印軍主力。

    所以,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戰爭,考驗的不是巴基斯坦今天有多少軍事力量,考驗的是在大規模戰爭開始之後,巴基斯坦如何利用更穩定即使的彈藥和裝備補充,先是和印度拼消耗,等印度軍隊彈藥消耗的差不多時,趁機重創印度,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 13 # 清水空流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不是一個量級了,印度有足夠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力量佔領巴基斯坦,三次印巴戰爭都是以巴基斯坦戰敗而告終,也說明了巴基斯坦軍事能力不足,但是佔據巴基斯坦卻不能徹底控制巴基斯坦,而且印度國內將永無寧日,現在印巴雙方的最大的衝突就在於克什米爾的歸附問題。

    目前,印度控制了大約52.5%的地區(9.4萬公里),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兩個區域,一個大約1.335萬平方公里,二為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大約7.2496萬平方千米,共約8.5846萬平方公里,但名義上是巴基斯坦的一個自治區。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

    現在簡單地介紹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7位2019年GDP為2.716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7名。印度目前軍隊總兵力大約有132萬人,(世界第二)2018年軍費507億美元。軍事實力排名世界第四。巴基斯坦,人口2.16億,國土面積大約88萬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33位。2019GDP為3189.70億美元,世界排名44位。巴基斯坦總兵力為61.7萬人,是世界第七大現役武裝部隊。2019軍費開支117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6位。可以看出,兩個國家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但即便如此,巴基斯坦卻絲毫不懼印度。這就叫硬氣。

    首先必須要指出的是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並不弱,印度碾壓巴基斯坦就是依靠塊頭大,就本身印度的軍事實力比巴基斯坦強的不多,作為穆斯林世界唯一擁有核武器和最善戰的國家,使得巴基斯坦在穆斯林具有巨大影響力,但對印度的戰略上,巴基斯坦現在防禦有餘,進攻不足,在外交關係上,巴基斯坦和伊朗和阿富汗因為都數以伊斯蘭世界,所以關係不錯,和中國更是沒得說,根本不存在沒有邊防壓力,而印度不同,和幾乎所有周邊國家都有邊境糾葛,現在更是一國打三國,加勒萬河谷衝突就說明了印度這個國家不 是善類。

    印度雖然各個方面都都超過巴基斯坦,但印度武器的自主生產能力幾乎沒有,所有像樣的武器都是買買買外購的,巴基斯坦的武器卻可以做到一半自給,基本具備了主站武器的本土化生產。再加上外力的援助,現在如果發生戰事,巴基斯坦基本上可以維持不敗。還有就是,無論美國和俄羅斯與印度的關係再再好,也不會同意印度佔據整個克什米爾地區,這是一個戰略平衡問題。這一點巴基斯坦也看的明明白白,但只有印度不明所以。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問題無解,只能是維持現狀,巴基斯坦是中國牽制印度的重要手段。而且在面對印度的問題上,巴基斯坦是退無可退了,如果表現出對印度的畏懼,克什米爾地區就會全部被印度佔領,強硬到底是巴基斯坦唯一的選擇。

  • 14 # 歷史知事

    巴基斯坦實力有多強?為何敢對抗世界第四強國印度?

    在世界上各個區域,通常都有一對冤家。比如,在西歐地區,法國和德國是死對頭;在南美,阿根廷和巴西是死對頭,而在南亞,巴基斯坦和印度,也是冤家路窄,兩國同時建立互掐了73年,還沒有分出勝負。

    那麼,我們不禁想問一句,巴基斯坦到底有多大軍事實力,敢於對抗世界第四強國印度。

    印度是世界第四強國,這一問題基本上沒有異議。在美國某網站出臺的全球火力排行榜中印度位列世界第四。而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經濟資料上,印度以2.9萬億美元的GDP位居世界第五,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此外,印度在政治影響力、工業實力各方面都頗有建樹,妥妥的發展中國家的老二。

    當然,國內很多人看不上印度這個不靠譜的國家。可是,如果不看中國,印度在最近30多年中不管是軍事、經濟還是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就。所以,印度的自信,並非空中樓閣,而是有切切實實的物質基礎的。

    可是,就這樣強大的一個印度,卻有一個死敵,那就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和印度,在1947年同時建立。英中國人主持的印巴分治,本來就是挑起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互相爭鬥,從而分而治之,實現英國的利益。然而,印度的崛起,還是超出了英中國人的預估,甚至蘇聯人和美中國人都想不到,印度居然能短短十幾年時間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領導者,第三世界的扛把子!

    印度有多牛?

    一句話概括,沒有印度不敢吞併的國家!

    印巴分治時,英中國人除了按照宗教分界線分出了巴基斯坦和印度,還認定了562個土邦自由決定命運的權力。其中最大的土邦,就是海德拉巴。海德拉巴當時面積21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萬,是南印度最大的土邦。即便是在莫臥兒王朝時期,海德拉巴也是獨立於整個印度的。

    海德拉巴當時的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可是土邦的國王卻信仰伊斯蘭教。當國王決定加入巴基斯坦時,大多數國民想要加入印度。那啥也不說了,印度直接出兵,幫助海德拉巴老百姓推翻國王,加入印度。

    另一個土邦朱納加德,也是類似情況,老百姓想加入印度,但是國王想加入巴基斯坦。印度又一次幫助他們做了決定——加入印度。

    海德拉巴和更多的土邦,在印度武力脅迫下加入印度,類似的情況又出現在了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是北印度最強大的土邦之一,鴉片戰爭時,克什米爾土邦發動戰爭,侵佔了中國西藏的一塊土地——達拉克。印巴分治中,克什米爾土邦的國王想加入印度,可是絕大多數國民想加入巴基斯坦。於是,印度以此為藉口,派兵進入克什米爾,準備用武力解決問題,

    到目前,印度掌握了克什米爾超過一半的土地,還以此作為據點,經常偷襲巴基斯坦的村莊。

    如果印度通過武力讓原屬於印度文化圈的土地加入印度還算情有可原的話。那些本來都不信印度教,本來就不是印度範圍的土地,依然會在印度的鐵蹄下臣服。

    果阿邦,印度西海岸的一個邦,原來是葡萄牙殖民地。印度獨立後,就對果阿提出領土要求,葡萄牙自然不理這個癟三。

    1961年12月12日,印度軍隊用26小時攻佔了整個果阿。葡萄牙咽不下這口氣,直到1974年才承認了印度對果阿邦的主權。

    印度連老牌殖民帝國葡萄牙都敢打,自然就會把軍事擴張當成基本國策了。

    沒想到,1962年一場敗仗,讓印度人第一次有了亡國滅種的危機(之前當亡國奴是奴役英中國人,這次不一樣),第一次有了團結一致對外的心思。

    所以,1962年算是印度的立國之戰!

    打不過北方,但打巴基斯坦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母國,成了一個獨立國家——孟加拉國。

    在印度的設計下,孟加拉國有可能像尼泊爾、錫金、不丹那樣,成為一個印度教國家。事實上,印度一開始讓這三國獨立,卻偷偷摸摸向這三國移民,等到印度教徒佔據主導地位後,直接出兵,操縱民意進行公投,印度的土地就又多了一塊。

    印度在錫金的殖民很成功,在不丹和尼泊爾已經成功了一半。可是,在孟加拉國,估計不容易成功了。

    畢竟,伊斯蘭教比佛教更能抵抗印度教的入侵。

    所以,類似於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即便是失敗了,也不至於亡國。

    但是,巴基斯坦有一個曾經把印度徹底打趴下、曾經一隻手打敗了歐美主流強國的16國聯軍的強大幫手。

    不管巴基斯坦有多弱,印度都可能從他身上討到一點點便宜。

  • 15 # 愛你de1945

    巴基斯坦的軍力與印度相差不是一點半點。印度無論是軍事裝備,軍隊規模對巴基斯坦都有著絕對的優勢。但印度要想一口吃掉巴基斯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巴基斯坦的空軍從實戰情況來看,要比印度飛行員強不少,印度的戰機訓練墜毀的不計其數。印巴幾次衝突都是印度獲勝,但純悴是以量取勝。巴基斯坦的國力太低,以至於巴基斯坦軍隊多次政變,目的無非是想要更多軍費,對民選總理經濟政策不滿。現在巴基斯坦的部分軍費還是美國贊助的。因為巴基斯坦是進出阿富汗的戰略通道,制衡印度和伊朗的重要把手,有了巴基斯坦,美國在南亞才有話語權。否則,印度一家獨大,稱霸南亞對誰都不好。巴基斯坦能堅持到現在,與其重要地理位置換來了強力外援有直接關係。

  • 16 # 冷月鉤沉

    在南亞如果印度是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就連巴基斯坦和印度單挑,也完全不是對手。

    不過,國家之間的對抗從來不是一對一的,特別是在如今的國際局勢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做到。

    印度之所以這麼囂張跋扈,無外乎倚仗歐美國家的支援。

    特別是美國不遺餘力的站隊印度,讓南亞局勢更加複雜和混亂。

    雖然印度強大的有點兒可怕,但巴基斯坦也不是沒有招架之力。

    印度在南亞推行霸權主義政策,引發了周邊幾個國家的反感。

    而巴基斯坦則相反,本身處於弱勢就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援,加上巴基斯坦和北方大國交好,起到了連帶效應。

    一些發達國家對巴基斯坦的處境表示理解和支援,讓巴基斯坦在國際輿論上佔了上風。

    現在印度不敢對巴基斯坦怎麼著,因為一旦有所行動會召來眾怒。

    印度雖然比較強大,但還沒有到一人單挑幾個國家的勢力。

    加上美國幫助印度,不過出於利益考量。

    美國想通過印度加強在亞太地區影響力,讓美國重返亞太。

    印度只是一個棋子,美國可以隨時用它,也會隨時捨棄它。

    印度也不傻,自然知道其中利害關係,所以平時狐假虎威也就罷了,真動起手來沒人幫它。

  • 17 # 歷來現實

    如果說龍象對峙,大象絕對佔不到便宜;可是如果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對峙,那巴基斯坦是絕對佔不了上風。

    看到有的網友把巴基斯坦比作日本,我就啞然失笑。

    印度不是三十年代的中國,巴基斯坦也不是三十年代的日本。相反印度無論是人口,國土面積,經濟總量,軍事實力,科研能力,國際環境,哪一樣都比巴基斯坦強。

    人口和國土面積

    巴基斯坦國土面積88萬平方公里,人口有1.97億,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國。

    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是巴基斯坦3.29倍。

    印度人口已經達到13.53億,是巴基斯坦人口的6.8倍,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經濟實力對比

    2019年印度GDP約2.85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五;2019年印度人均GDP約為2100美元.

    2019年巴基斯坦GDP總量為2842.14億美元,相當於印度的十分之一;排名世界第41位。巴鐵人均GDP約為1400美元,相當於印度的67%。

    產業結構

    巴基斯坦的工業水平更加落後。巴基斯坦最大的工業部門是棉紡織業,此外還有毛紡織、製糖、造紙、菸草、製革、機器製造、化肥、水泥、電力等。

    印度的產業結構和歐美髮達國家相似,服務業佔據主導,這在發展中國家當中是難能可貴的。

    不管網友如何嘲笑,印度還是南亞最大武器出口國,出口額從2015- 2016年的206億盧比,躍升至2018- 2019年的1074.6億盧比。

    印度不但軟體業聞名世界,醫藥行業也非常強大,否則也不會跟中國、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並列為"金磚五國"。

    軍事實力

    核武器不能算,當今世界撐不住核子戰爭的嚴重後果,只能常規武器所代表的軍事實力見分曉。

    三次印巴軍事衝突,巴鐵沒有佔到一點便宜。

    巴鐵佔上風是克什米爾地區的"游擊戰",正規部隊作戰是不行的。

    印度2019軍費開支是655億美元,世界排名第3。

    巴基斯坦軍費57億美元,全球排名第30位,印度是它的11.49倍。

    印度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陸軍103.5萬,海軍7萬,空軍17萬。

    巴基斯坦總兵力為56.9萬人。

    海軍:印度1艘基輔級航空母艦,11艘驅逐艦,16艘護衛艦,12艘巡邏艇,12艘導彈艇,2艘核潛艇。

    巴基斯坦6艘護衛艦,1艘導彈艇。

    巴基斯坦三代機210架,印度三代機410架。印度空軍在2016年訂購了36架次陣風戰鬥機,單價高達2億美元。

    印度還在去年12月投資700億人民幣引進生產線,即將跟美國聯合生F16戰機。

    國際生存空間

    印度的國際生存空間比巴鐵好得多。

    印度是俄羅斯武器的最大買主,印度的海陸空主流的裝備包括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T-90S主戰坦克、T-72主戰坦克、蘇-30MKI戰鬥機、米格-29K艦載機,全都是俄式裝備。

    去年年初,印度又向俄羅斯訂購了大批武器,總價值50億美元,包括一批S-400防空導彈,聯合研發新型護衛艦,以及在印度境內建造一座新的直升機製造廠。

    俄羅斯視印度為財神爺,不敢得罪。在去年印巴局勢緊張的時候,戰鬥民族堅定不移站在印度這邊。

    印度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現在是英聯邦成員國,跟英國關係非同一般。

    印度跟法國關係也非常親密,法國武器對印度無門檻出售。

    印度跟美國關係好得不得了,印度是美國在亞洲玩制衡的棋子。

    印度的政治體系跟西方相同,印度跟西方國家的關係自然是如膠似漆。

    而巴基斯坦則由於支援當地人在克什米爾地區打游擊,受到很多西方國家的批評,去年印巴局勢緊張,只有一個大國支援巴基斯坦。

    但巴基斯坦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支援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打游擊,利用地形之便利襲擊印度軍警,對其造成重創,把他們打得暈頭轉向,筋疲力盡。還有一個更大更關鍵的優勢,來自於背後堅定的支援,這一點無需闡述。

    在這個時候,莫迪要敢於發動高烈度戰爭,也會考慮再三,投鼠忌器,被國際社會說是以大欺小,更何況萬一惹到巴基斯坦的盟友,噩夢立馬降臨。

    印巴實力懸殊,巴基斯坦對此也心知肚明,絕對沒有勇氣主動挑釁印度,整體偏向自保。

  • 18 # 大秦鐵鷹劍士

    巴基斯坦的綜合國力不及印度,當巴基斯坦80%的武裝力量都部署在印巴邊界,以應對印度的侵略。根據相關資料,巴軍現役部隊58.7萬人,預備役部隊51.3萬人,主戰坦克2120餘輛,裝備作戰飛機429架,巴軍的百萬大軍有八九十萬都為抵禦印度而存在。巴國鑑於本身國土狹長、縱深淺的特點,強調"先發制人"、"速戰速決",避免久拖不決的消耗戰。在核武器上,巴基斯坦強調只要印度不放棄核武器,巴方也不會放棄核選擇的政策,並謀求以巴擁有的核技術能對印起到威懾作用。

    根據相關資料,印度軍隊的現役兵力132.5萬,準軍事部隊兵力約100萬人,後備軍事力量有240萬人,印度軍隊規模常年保持在世界第四的地位。印軍主戰坦克有3414輛,裝備各型飛機約1400架,各類船艦155艘,其中有兩艘航母。印度還擁有約80-100枚核彈頭,美國、俄羅斯的先進武器都賣給印度。

    從軍隊規模與武器裝備上來看,巴軍實力不及印度一半,但印度除了對巴作戰外,還四處樹敵,因此在印巴邊境上的印巴兩軍實力相當。印度平時把45%左右的陸、空兵力部署在西部邊境,突出"進攻態勢"的特點;把25%左右的兵力部署在北部邊境,保護其"既得利益";把30%左右的兵力部署在縱深地區,作為戰略預備隊和內部治安力量。

    從上面的資料可知,印度用45%的軍隊對抗著巴基斯坦80%的軍隊,兩者基本保持一個平衡狀態。第一次印巴戰爭,印度方面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兩國不分勝負。第二次印巴戰爭以巴基斯坦取得決定性勝利印度慘敗而結束。第三次印巴戰爭以東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獨立出去成為孟加拉國結束,之後印度一直保持對巴基斯坦的強勢態度。

  • 19 # 納蘭談史

    近年,巴基斯坦在中國的援助下發展速度加快,但是相對比印度,依然掩蓋不住巴鐵在綜合實力上的遜色。

    印巴兩國從經濟上來看,印度有絕對的國力優勢。

    印度有13億多的人口優勢,巴基斯坦人口則剛過2億,印度人口是巴基斯坦的六倍多。

    印度有29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巴基斯坦只有8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印度面積是巴基斯坦的三倍多。

    再加上巴基斯坦國內局勢不穩定,以及外部恐怖組織的襲擾,所以外國資本投資很少,未來發展預期也不如印度。

    從軍事角度來看,其實歷史上印巴分治之後,三次印巴戰爭的結果已經說明了巴基斯坦在戰守上的被動態勢,在與印度爭奪克什米爾地區時,早年若非東亞、中亞強鄰的支援和援助,軍事平衡的局面恐怕早已打破。

    在武器裝備方面,印度一年的軍費開支兩萬億盧布,堪比軍事強國俄羅斯的軍費開支,遠超巴基斯坦。

    印度的萬國造武庫雲集了各國武器,俄羅斯購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蘇-30MKI戰鬥機,英國的66架“鷹”式高階教練機,以色列的“費爾康”空中預警機等等,雖然不是自主研發的,協調性差一點,但是足以稱霸南亞,反觀巴方儘管有f-16和梟龍強悍戰機,但是在數量上和質量上依然沒有對印的軍事優勢。

    雖然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國力和軍事上差距明顯,但是巴基斯坦也擁有自己的殺手鐗,那就是自己研製出了核武器,因此和印度在多年的區域戰爭中沒有爆發全面戰爭。

    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是印巴兩國的分歧點和國家利益所在,如果巴方想要在未來一二十年裡國力不被印度甩的太遠,除了增強自身發展建設外,一定要選對一個有力的靠山去依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痙攣是病嗎?為什麼那麼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