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殘影撲朔

    這個片段我在大型歷史古裝劇《漢武大帝》當中看過,今天來給大家聊一聊霍去病這個人的下慘。

    霍去病是漢武帝非常喜歡的一個人,漢武帝培養霍去病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去制衡衛青的權力,最終將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上的手上。

    在對匈奴的漠北之戰當中,漢武帝派了幾個主要的人去打匈奴,其中自然就有衛青霍去病這些善於和匈奴作戰的大將軍。不過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李廣,他向漢武帝提出自己要做前鋒去打漠北之戰,開始的漢武帝並不同意李廣去參戰,一是因為他年老多病,二是因為在從裡面幾次打匈奴的戰爭中看出來他並沒有什麼卓越的功勞,怕他對戰爭造成影響。

    可是衛青公然違背了漢武帝的命寧,仍然將李廣放在了很重要的前鋒位置,他讓李廣去引誘匈奴,好讓霍去病突襲匈奴,後來李廣在引誘匈奴的過程中被匈奴殺死。

    李廣的死讓他的兒子李敢將一切的仇恨都放在了衛青的頭上,李敢去衛府公然去毆打衛青,將衛青重傷。這件事情被卻被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為了給舅舅討回公道,在與漢武帝狩獵的時候用箭射殺了自己的部下李敢。

    當霍去病殺死李敢後,漢武帝勃然大怒,要是按照當時的法律來說霍去病肯定是死路一條。可是漢武帝偏心霍去病,不想讓他死,最終讓霍去病去了朔方,在朔放待了幾年就病死了,漢武帝為此十分痛心。

    關於霍去病的死亡,歷史上面有很多的說法,我以前也探討過有關霍去病的死因。

    第一種猜想:霍去病死於衛青集團和平陽公主的殘害

    漢武帝在開始抗擊匈奴的時候將兵權幾乎全部交給了衛青,等到把匈奴打殘之後,漢武帝卸了衛青的兵權,讓他從掌管軍隊變成了掌管朝廷的尚書,這一行為和他老爸漢景帝從周亞夫手中收回軍權的手段幾乎一模一樣,總結來說就是一句話,皇帝要將權利全部集中在自己手中。

    衛青很明顯知道漢武帝的意圖,這是皇帝集中權利的手段,可是對於衛青的手下人,他們可能並看不清楚這一點,他們會認為是霍去病奪走了衛青的權利,這讓衛青手下的人將矛盾全部都集中在霍去病的身上。

    還有平陽公主作為衛青的老婆以及漢武帝的姐姐也是個狠角色,她有些她母親王娡的手段,為了保護丈夫的地位,他也很有可能害死霍去病。

    可這些都沒有直接證據,只是後人的猜測而已。

    漢武帝先是對衛青下手卸了他的軍權,然後是對霍去病下手。

    這種可能我覺得也是不存在的,要知道漢武帝培養出霍去病這樣一個西域英雄很不容易,此時還並不是霍去病死的時候,霍去病要是此時死的話並不能給漢武帝帶來任何的利益。

    漠北之戰後,漢武帝已經改變了基本方針,不在對匈奴發動戰爭,就算此時匈奴扣留了漢武帝的使者漢武帝都沒有發動戰爭,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聯合各國去切斷匈奴的退路,霍去病對漢武帝西進的政策非常重要,這一切都離不開霍去病,所以此時霍去病的死對漢武帝沒有任何好處。

    這一點是基本不可能,因為從時間上是不符合的。

    漠北之戰打敗匈奴是在元狩四年,匈奴也只可能在這個時候投毒害死霍去病,可是元狩五年霍去病還活碰亂跳的殺死了李敢,一直到元狩六年才死去,在時間上基本不可能。

    一直到元狩六年的時候衛子夫已經失去了皇帝的寵愛,了此時衛子夫的兒子劉據已經是太子了,霍去病衛青以及其他重要大臣聯名上書要求皇帝將他的其他三個兒子派到各自的封地以保證太子的地位,當時的皇帝卻只說了一句:“交給內朝去處理。”

    皇帝的其他三個兒子當然也不會是吃素的,他們一定會在背後整死霍去病,這種猜想很有可能,但是在歷史上也沒有什麼證據支撐。

    這種猝死在現代社會也存在很多,比如以前一個小孩連續包幾天也突然猝死在網咖裡面,所有養好身體很重要。

  • 2 # 蕭湘評論

    飛將軍李廣,乃名將也,但李廣難封,有人說他運氣不好,不可否認,人生運氣真的很重要,但運氣可遇不可求,運氣總是給有準備之人的,李廣個人武功和忠勇自不必多述,且身先士卒,率先垂範,與士兵同甘共苦,愛兵如子等等,這都沒說的,但是李廣天生性格使然,帶兵管理謀略屬於粗放式的,並急功近利心態和缺乏嚴細慎微,不能不說好運氣不光顧幸臨於他。還有人說他挾私洩憤殺霸陵守吏一事和絕殲降敵有關聯,事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後來年近七旬李廣求戰立功心切,請令正面迎敵不允,被派往迂迴包抄,心中憤憤不平,心生怨恨和浮燥,導致迷途無功而返受辱自盡。其兒子李敢聞悉父其死因,怒罵主帥並過激衝動劍傷衛青,後又被衛青外甥霍祛病為舅父報仇射殺,外敵未平,又起內訌,看來從古自今,任何時候搞好團結,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係真是對大局很重要。對於霍祛病私射下屬校騎尉李敢,大敵當前,匈奴未滅,漢武帝做法也不失一種好方法,雖李廣含怨憤而死,其子李敢又被私自射殺,但霍祛病也是幹古難得一員猛將和帝國棟樑,並殺匈奴屢立奇功,況又與主帥大將是舅甥關係,也是漢武帝自己倚重和信賴心腹大將,漢武帝只有把這件事隱瞞真相和平息,不過漢武帝對李廣李敢後人還是撫卹和關照有加,李陵就是一例,但此李陵詐降欲東山再起,卻被彼李陵真降所誤,導致漢武帝誤解聖怒,慘遭滅門滅族之災,這是後話。再說霍祛病,觀其名,就知有先天性疾病,雖然戰場智勇雙全,膽量勇猛過人,上天弄人,總會給你開啟一扇門,會給你關起一扇窗,對這位年輕有為,戰功累累,威名赫赫的大將軍也不例外,24歲就香消玉損了,漢武帝對其弟霍光移情恩寵有加。後來再看衛霍家族,因太子案受牽,結局令人唏噓不己!至此,不由得回味起《三國演義》的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3 # 史論縱橫

    霍去病和李敢其實也沒什麼大仇,兩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碰到一起,都挺倔強,最後鬧出了人命官司,可是主審官漢武帝存心包庇霍去病,所以霍去病射殺李敢,根本沒付出什麼代價。

    他們兩個的糾紛還得從李廣和衛青說起,將李廣與衛青放在一起,還真是應了那句“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飛將軍李廣十七歲就參軍抗擊匈奴,每逢漢朝出擊匈奴的戰役他都參加了,可是最後不是錯失立功機會就是功過相抵,真的是時運不濟,故而世人都說李廣難封侯。而衛青年紀輕輕,初上戰場就被予以重任,有勇有謀的衛青一戰成名,首戰封侯,春風十里都不及衛青的風光。

    從那以後,衛青就成了漢朝抗擊匈奴的主帥,鬢邊已白髮的李廣成了衛青的馬前卒,這事放在一般人身上估計都心不甘情不願,是在是沒面子,不過李廣在這方面還是很有胸懷的,只要能打匈奴,不介意成為乳臭小兒衛青的帳下。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次決定攻打匈奴,衛青與霍去病各領一隊,立志活捉匈奴單于,此時已經年邁的李廣也想隨軍出征,三番五次上書請求,漢武帝真心不想讓李廣去,可扭不過李廣的執著,便讓他李廣做衛青的前將軍。漢武帝放心不下,出行前還特意囑咐衛青,李廣不是福將,運氣實在是不好,不要讓他正面迎戰匈奴單于,以免壞事。

    衛青大軍到了匈奴老窩,前鋒探得了單于的蹤跡,衛青率大軍追擊,另派兩支軍分別從東西兩路迂迴,與主力合成包抄,李廣就是負責從東路迂迴的,結果東路繞遠曲折,又沒有當地嚮導,李廣年紀大也有些精神不濟,最後迷路了,衛青與匈奴交戰時,他們沒能及時趕到合成包圍之勢,讓匈奴單于給跑了。

    事後,衛青要向漢武帝寫戰報,向李廣詢問迷路情況,李廣一言不發,衛青就派人將李廣的副將們帶去問話,李廣將來人攔下,將罪責都歸咎到自己身上,聲稱此事與他人無關,自己年紀大了也不想再被史官文誅筆伐,便揮劍自刎了。

    李廣之子李敢當時是霍去病帳下的軍官,此事一出,他將父親的死歸結到衛青身上,認為是衛青為了爭功故意派父親繞路,以致於父親迷路自殺謝罪,後來他逮到機會打傷了衛青,發洩心中的憤怒。

    當時衛青是朝中炙手可熱的大將軍,連漢武帝和他說話都很客氣,要是李敢打傷衛青的事情傳揚出去,漢武帝不斬了李敢都不能平息眾怒。可能是衛青對李廣的死也抱有愧疚,也理解李敢失去父親的心情,所以並沒有追究,還將此事壓了下來。

    可霍去病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不淡定了,自己的軍官打傷了偉大的舅舅,簡直膽大包天,不殺不行。後來在漢武帝組織的圍獵中,霍去病公然在狩獵時射殺了李敢。

    漢武帝對此是心知肚明的,不過霍去病是衛青、皇后衛子夫的外甥,本身也是驍勇善戰的將軍,未來成就可能在衛青之上的將領,是漢武帝要仰仗的人,所以漢武帝選擇了包庇,還對外宣稱李敢是被林子裡的鹿撞死的,使得霍去病免受輿論壓力。

  • 4 # 博書

    這一切恩怨,還要從一句“李廣難封”說起。

    談起李廣,唐朝的兩位大詩人已經為他的一生做了非常完美的註解。王昌齡形容他,“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勃總結其一生,認為“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對飛將軍李廣一生戎馬,驍勇善戰的功績總結,意思是隻要有李廣鎮守邊關,匈奴就不敢犯我中原。而“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又表現了對李廣一生仕途不順的惋惜。在歷史上,李廣一生為國征戰數十年,屢建奇功,卻因時運不濟,至死未能封侯。

    李廣最終帶著這樣的遺憾含恨而終,但是他的兒子李敢卻偏偏想要為父親討回一個公道。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執政期間,西漢王朝和匈奴之間爆發了一場漠北之戰。朝廷任命衛青,霍去病為大將,任李敢,公孫敖為校尉,分兩路大軍出征。此時,李廣已經年邁,武帝原本不同意其出征。但是,李廣堅持請戰,最後,他跟著大將軍衛青一併出征。

    然而,在跟匈奴交戰的過程當中,李廣將軍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最後沒能跟主將衛青會師,錯失了最佳戰機,匈奴單于也因此逃脫。

    毫無疑問,李廣在這場戰爭中發生了一個重大的失誤。班師回朝後,主帥衛青要求李廣老將軍就此次的戰爭失誤做一個詳細的書面報告,然後由自己轉交武帝。

    此時,李廣的膝下還有一個兒子李敢。比起老爹李廣,李敢的運氣就好多了。在漠北之戰中,李敢是霍去病的手下,他在戰場上和主將完美配合,立了不小的戰功,回來以後,武帝直接封他為關內侯。正當李敢還沉浸在封侯的喜悅之中時,另一頭傳來了父親自殺的噩耗。

    看著一生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老父親,最後卻要帶著羞憤含恨而終,李敢就坐不住了。一氣之下,他將父親之死全部歸結到大將軍衛青頭上。後來,李敢果真去射殺衛青。好在衛青比較幸運,躲過一劫,只是受了一點外傷。

    然而,對於李敢之死,漢武帝並沒有去追究霍去病的責任。相反,漢武帝則對外宣稱李敢意外身亡,直接幫霍去病將這件事情壓了下去。

    歸根究底,漢武帝的這個做法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李敢作為一個下屬,以下犯上,圖謀射殺大將軍,本來就是死罪一條。哪怕霍去病不出手,李敢也要受到相應的處決;其二,霍去病曾經是漢武帝的近臣侍中。而漢武帝一直以來頗為偏愛霍去病,霍去病死後,武帝悲傷不能自己。由此也可見,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器重。

    END.

  • 5 # 史研

    霍去病的背景實在是太大了,誰敢動他呢。先不說他是當時的大元帥和皇后的外甥,單單是漢武帝非常喜歡霍去病,甚至把他當做親兒子養在宮中就衝這一點,漢武帝絕對會偏袒霍去病的。

    而當時的李廣實在混得太差了,經歷了這麼多皇帝,卻沒有當上一個侯爺混上一官半職,永遠都在匈奴那裡打仗。最後李廣自己都被殺掉了,就是衛青動了手,而他的孫子也沒有什麼本事,最後反而是被霍去病給殺了。

    而當時的霍去病也被漢武帝看上了,漢武帝認為他是可造之才,從小就跟著漢武帝長大,而且經常和漢武帝討論一些重要的軍事謀略,漢武帝對他是非常喜歡,因為霍去病是有著和漢武帝一樣的頭腦,但是脾氣比較犟,可是漢武帝也喜歡,因為就和自己是差不多的,把霍去病當做自己真正的兒子培養。

    而當時李廣的家族已經開始衰弱了,甚至到後面已經是被漢武帝丟棄了,就比如說李廣的後代李陵是多麼優秀的一個人才,可惜最後還是被漢武帝殺掉了全家,他最終是投靠了匈奴。

    從這一點上來看,漢武帝實在是對李廣這一家實在是不公平啊。

  • 6 # 一半秋色

    霍去病是個英雄,是一代戰神。

    霍去病,因為年少時體弱多病,父母給他起了這麼一個樸素的名字,希望他健健康康長大,不生疾病,可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年紀輕輕就死去了,年僅23歲。

    李敢是李廣的三兒子,他是霍去病手下的一名悍將,作戰非常勇敢,立下不少戰功,可他性格有些狂躁,年輕人嘛,爭強好勝容易衝動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衝動卻帶來了致命的懲罰。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漠北之戰,準備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滅了匈奴。當時,漢武帝派出了衛青、霍去病各領五萬大軍出擊匈奴。這次,漢武帝本來沒打算派李廣出征,因為漢武帝覺得,李廣運氣太背了,老打敗仗。

    衛青成了大將軍,騎在了老將軍李廣的頭上,李廣當然不爽啦,但不爽的事情在後頭呢!當李廣曾經的手下都一一封了侯,唯有李廣沒封侯時,他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丟人啊!

    到了大漠之後 ,衛青按照漢武帝的囑咐,把李廣調到了東路,讓他從東面迂迴包抄,李廣領命去了,可是他沒有嚮導,沒有指南針,結果在東去的時候迷了路。

    茫茫大草原,我在哪裡啊!

    等李廣大軍繞了許多冤枉路,最終與衛青會合之時,戰爭已經結束了,衛青又打了個大勝仗,美中不足的是單于逃跑了!

    回到京城之後,衛青一五一十地向漢武帝彙報了戰況,把李廣迷路之事也向漢武帝彙報了!

    漢武帝讓衛青查一查李廣遲到的原因,衛青派長史把李廣請來了,長史說了請他去的意思,李廣一聽,心中那個悲憤,那個委屈啊,他發了一頓牢騷之後,難以抑制悲憤之情,一把扯出劍來,揮刀自殺了!

    李廣是個英雄,可悲的英雄!

    後來,李廣的兒子李敢得知了訊息,他認為李廣是被衛青陷害了,於是找到了衛青,不分青紅皁白地打了他一頓。衛青並不是打不過他,一來衛青是個老實人,他覺得李廣之死他確實有責任;二來,他不想事情鬧大。這件事就被壓下來了!

    終於機會來了!

    有一次,漢武帝在甘泉宮狩獵,衛青、霍去病、李敢都參加了,霍去病趁著李敢一個人打獵之時,在遠處搭弓射箭,唰的一下正中腦門,李敢當場斃命。

    事後,霍去病找到了漢武帝,坦誠是他射殺了李敢,漢武帝責怪了霍去病一番,但他十分寵信霍去病,就把事情壓了下來,對外宣稱,李敢被鹿撞死了!

    沒有!他應該是病死的,有人說他出徵草原,喝了匈奴動了手腳的河水,回到中原之後不久就病死了。

    不過,霍去病死的著實蹊蹺,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於霍去病的死,只用了一個字“卒”。

  • 7 # 縹緲峰下一粒沙

    這麼說吧,什麼代價都沒付。

    霍去病射殺李敢的前因:李廣之死

    李敢之父李廣,那是出了名的難封。若論功績,他為大漢立下赫赫戰功,世所聞名,連匈奴都視其為“飛將軍”,對他感到懼怕。

    但事情就是這麼玄妙,他每次都卡在封侯那條線上,差那麼一點。征戰幾十年,很多名聲不如他的後來者都封侯了,他這老將還是不能封侯,鬱結於心,從此不能釋懷。

    劉徹也給了他幾次機會,卻總出一些預料不到的意外。

    (飛將軍李廣)

    舉個例子,有一年,劉徹準備徵匈奴,命令李廣率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發,博望侯張騫率領一萬騎兵和李廣同時出兵,兵馬眾多,分兩路行軍,結果李廣走了幾百裡遇到了匈奴左賢王的四萬大軍,寡不敵眾。

    如果這個時候張騫來了,那麼不是問題,但張騫延誤了約定好的日期,李廣軍中損失慘重,依照漢律,這是應該治罪的,但因為奮勇殺敵之下還保住了一部分兵力,所以功過相抵,封侯是別想了。張騫依軍法當斬,出錢贖罪降為平民。

    如果這是單一事件,那也沒什麼,但類似的事情在李廣身上發生了好幾次,那時的人迷信,認為他很倒黴,“不祥”,不但自己封不了侯,還會“克”別人。就連李廣自己,也以為這是因為曾經殺過八百已經投降的羌人,所以上天降下懲罰。

    公元前119年,劉徹再次對漠北用兵,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由定襄、代郡跨大漠遠征匈奴本部。

    李廣還想再掙扎一下,打破“不能封侯”的魔咒,強烈要求隨行。

    劉徹本來不想同意,一來李廣已經年老,二來,他信了李廣“不祥”的傳言,擔心有什麼妨礙。後來經不起李廣數次懇求,還是同意了,命李廣出任前將軍。

    但他悄悄對衛青說,李廣命不好,不要讓其抵擋匈奴單于,否則可能達不成目的,《史記》中的記載是“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

    所以衛青探知單于駐地後,準備自帶精兵追逐單于,命令李廣與右軍匯合,從東道迂迴出擊。李廣一心要殺單于立大功,要求衛青更改調令,衛青沒答應,堅持要調走他。

    李廣感到很憤怒,但還是聽從軍令,率著大軍出發了。然後,悲催的事情發生了,他在茫茫大漠中迷路了……衛青打完戰回程時才遇到這支迷路的隊伍,雙方都感到很震驚。

    漢朝軍法森嚴。這不是小事,衛青表示要徹查之後報告給劉徹,李廣不想這麼把年紀還受審問之辱,揮刀自刎了。

    這事兒吧,說真的怪不得衛青,做為一軍統領,他有權把將領安排到自己認為合適的位置,誰能想到會發生迷路這麼烏龍的事兒?要說李廣有錯,那也不是,60多歲的老將,還一腔殺敵報國之心,誰不佩服?他死後將士們無論認不認識,皆為之痛哭。

    只能說天意如此吧。

    霍去病射殺李敢的後果:沒有後果

    但李敢不接受這個“天意”。

    漠北之戰李敢也參與了,是霍去病麾下將領,頗得霍去病看重,因戰功而被封為關內侯。他認為父親會迷路都是因為衛青將他調往右軍,便打傷了衛青,甚至還想擊殺。

    衛青為人寬厚,性情溫和,大概也對李廣之死感到內疚,便不聲張此事。但後來霍去病還是知道了,他是衛青的外甥,兩人感情相當好,受不了部下這麼侮辱舅舅,決意報仇。

    霍去病小時有過一段苦日子,但隨著衛子夫被劉徹看中,衛家整個家族都興旺發達了,無人敢惹。而且霍去病從小就極得劉徹喜歡,劉徹親自教導他兵法,真心視他如子侄,打仗時給他準備的美酒吃食足有幾十車,回來都還有剩餘,其寵愛可見一斑。

    這一切養成了霍去病驕縱肆意的性格,他的報仇可不是打回來就算,而是趁在甘泉宮狩獵時直接射殺李敢。

    劉徹的反應是為他遮掩,對外宣稱李敢是狩獵時被鹿撞死的,沒對霍去病有任何處罰。可能會罵一頓吧,但這無關痛癢。

    不過,劉徹包庇霍去病不只是因為喜歡他,更因為霍去病的價值無可替代,李敢無法與之相比。

    總之,李敢死了也白死,霍去病沒付出任何代價。但是,李敢死後一年,霍去病也死了。

  • 8 # 歷來現實

    霍去病是屈指可數的戰神,是遊牧民族的剋星,偉人曾經說他的指揮才能勝過韓信、白起。

    而李廣同樣是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軍事家,王昌齡在自己的詩《出塞》裡曾經懷念這位飛將軍李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裡的龍城飛將,就是說的飛將軍李廣。

    李廣是將門虎子,軍人世家。他的祖上李信是戰國名將、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經在秦國一統天下的戰爭中屢建奇功。

    老子孬種兒混蛋,老子英雄兒好漢,祖先是英雄,李廣也不含糊。

    李廣是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三個皇帝老兒都倚重的大臣,是為西漢保駕護航的中堅力量,雖然他沒有跟霍去病那樣被封侯(霍去病被封"冠軍侯"),但霍去病封侯是因為人家後臺硬,人家舅舅衛青是漢武帝的小舅子,皇后是人家姑姑。再說李廣性格剛直,不會說話,更不會阿諛逢迎,所以我們不能以名頭論英雄。

    但不管怎麼說,李廣和霍去病都是國家棟梁,保護的是一個老闆,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為什麼霍去病會招惹李廣,殺了人家兒子李敢呢?

    小孩沒了娘,說來話就長,我們還要從霍去病指揮的漠北之戰說起。

    話說漢武帝的時候,匈奴漸漸從以前的失敗裡走了出來,恢復了元氣,開始作死,頻繁出擊騷擾大漢邊民,擄掠財物,驅逐大漢官員。漢武帝也不是個好欺負的主,決定教訓一下匈奴。

    按說母親去世必須守孝三年,但李廣待在皇宮不走堅持要參戰,漢武帝拗不過他,就答應了。漢武帝之所以讓李廣去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李廣年事已高,如果這次不去,以後就不一定還有打仗的機會,這對一個軍人來說是最遺憾的,所以就恩准了。

    當時衛青把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總指揮衛青率領,帶著、校尉公孫敖、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從正面迎戰匈奴主力,前將軍李廣奉命率領一支軍隊從左路包抄,而霍去病則率領另一支軍隊從右路包抄匈奴軍隊。請大家注意,當時的李廣的孩子李敢也在霍去病的隊伍裡。

    但總的來說,這場戰役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可以說是大獲全勝,至於走脫敵帥單于,那也是非常正常的。戰場那麼大,怎麼也做不到萬無一失,走脫一兩個人不算問題。韓信的十面埋伏那麼有名,不是還讓項羽突圍了嘛。

    得勝回朝後,衛青寫戰後總結的時候,卻吹毛求疵把李廣的責任誇大化,把單于的脫逃歸結於李廣作戰不力,上綱上線對李廣進行批判。

    李廣那麼大年紀,又為漢朝幾個皇帝出生入死,戎馬一生,最後老了卻被批判鬥爭,心裡非常糾結,痛苦至極,他怎麼也想不通,越想越鬱悶。軍人都是直性子,一旦受了委屈就轉不過彎,何況他們把榮譽看得比命都重,於是就拔劍自刎了。

    李廣一死,李廣的兒子李敢不幹了,聽到訊息後怒髮衝冠,直接就策馬去找衛青理論,見了衛青不由分說拔劍就砍,衛青猝不及防被他打傷,幸虧護衛出手及時,沒有什麼大礙。

    於是在一次野營拉練中,霍去病就吩咐手下把李敢給射殺了。

    按說霍去病這樣做是觸犯刑法的,無論你有多大功勞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但中國曆來就是人情社會,權大於法,情重於法。法律就是政治的延伸,執法要靈活運用。衛青是皇帝小舅子,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這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成為回憶。

    有人說,法律是張網,小鳥被罩住了,而大鵬卻破網而過。

    誰是大鵬,權力。皇公貴族是大鵬,達官貴人是大鵬,文武百官是大鵬,平民百姓是小鳥。一句話,法律為權力服務。

    事過一年後,霍去病就離奇去世了。關於他去世的細節,史書中只記錄了兩個字:“病死”,對什麼毛病隻字未提。20來歲的小夥子,身體倍兒棒,血氣方剛的將軍,家裡又沒有高血壓和心臟病史,祖上世代長壽,竟然說掛就掛了,太不可思議了。

    我們不能說是陰謀論,也不能說是死於謀殺,但心裡有個疑團,終歸無法解開。

  • 9 # 海浮人

    誘因: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作為三朝老將,參加自漢文帝以來所有的對匈奴戰爭。跟自己一起拼搏過來部下兄弟,都已經封侯拜相。唯獨李廣,還沒有得到侯爵一位。這使得李廣非常的不滿。六十多歲的李廣渴望再度建功立業。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衛青率領5萬騎兵,由定襄出發,霍去病率領5萬騎兵由代郡出發,遠征匈奴。

    但是漢武帝曾命令衛青,不可重用李廣,怕其年老誤事。於是衛青讓李廣這個前將軍,與右將軍趙食其合軍,從東面進發。自己則與公孫敖率領主力,尋找匈奴大軍。李廣自恃年老功高,不服從衛青的命令。要求衛青,修改其命令。衛青不同意,結果李廣氣不過,沒有領衛青將令,擅自帶領大軍與右將軍趙食其從東邊出發,尋找匈奴主力。

    李廣這時就站出來了,說自己的部下無罪,自己一力承擔。還對部下說,自己不願意受文人筆吏的汙衊。拔劍自刎,謝罪。(人家還沒有定罪,李廣就先行自殺了。)

    李廣雖有罪,但武帝不至於殺掉他,與其負有同等軍事責任的趙食其因罪被廢為庶人。

    這李敢也是遺傳其父的衝動性格,也不問前因後果,一口就咬定就是衛青害死其父親。結果,衝動之下,打傷了衛青,衛青對李廣之死表示遺憾,就沒有追究李敢,並把此事隱瞞下來。

    浮人語李廣未嘗非忠臣,李敢亦未嘗非孝子,乃皆以過激致死,甚矣哉血氣之不可妄使也!

    李廣當初不服老,漢武帝也是拗不過其的執著,安慰性的給了他一個職位。而他卻來勁了,爭取當主力,自恃年老功高,甚至一度不服從大將軍衛青的命令。面對這個不合作的老前輩,衛青當然是避其鋒芒,不與其合作,讓其從東面出發。

    而面對迷途之罪時,也是拒絕配合,衝動之下,自裁而亡。李廣之死,衛青有一定責任,但是主要責任在於李廣,李廣其性格有很大的問題。

    而李敢之死,更是其自身問題,一口就要定自己父親是衛青害死的,打傷衛青,衛青可是當朝大司馬,結果碰上霍去病這硬茬,白白搭上自己一條性命。換來的是漢武帝的包庇,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是被“鹿”撞死,這對一個將軍是極大的侮辱。

  • 10 # 莫地方

    霍去病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將領,他先是跟隨衛青大破匈奴,緊接著自己又率部擊敗匈奴,可以說霍去病展現了不錯的軍事能力,並且對各項軍事技能的掌控都是十分熟悉的。我們知道霍去病、衛青、李廣三人都是漢武帝時期的著名武將,我們只知道霍去病在他短暫的生命中為大漢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我們也知道他英年早逝,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我們先來看漠北之戰衛青擊潰數十萬的匈奴大軍,漠北之戰後公元前118年,霍去病因私自射殺李廣之子李敢給漢武帝責罰,將他趕出長安守邊去了,霍去病為什麼要射殺李敢,到底是什麼原因?

    李敢和霍去病應該屬於上下級關係,李敢作為李廣之子是將門之後自然桀驁不馴,不過他還是有一定才能,幾次進攻匈奴的戰役中,李敢表現不錯,並數次和霍去病有不錯的配合,可以說他們雖然不算什麼兄弟,但是也沒什麼冤仇,這裡我們就要說到重點,漠北之戰李敢的父親李廣因風沙迷路,導致未按照衛青約定的時間到底匯合點導致誤了戰機,決戰之後,一代名將李廣羞愧難當選擇自盡。

    在得知父親慘死的後李敢把一切的問題都放在了衛青頭上,並私下到大將軍府把衛青給打了一頓,很快,霍去病得知訊息後,他怒不可歇立馬要到李敢府上去打李敢,後來給衛子夫給攔下,雖然給平息了,但是後來在漢武帝外出狩獵的時候,霍去病趁人不備射殺了李敢,並在死後編織謊言告知漢武帝李敢死於鹿角穿刺而亡。

    那個時候射殺朝廷大將是重罪,肯定是必死無疑的,漢武帝並沒有處理霍去病,在一段時間後把霍去病調離出京,從而霍去病在邊疆的時候誤飲汙染的水源而亡。

    我認為霍去病在處理這件事情上面並不聰明,她如果可以換個角度來處理這個事情完全不會受到漢武帝處罰。

    李敢毆打衛青本身是重罪,並且完全可以關進大牢受到應有的處罰,霍去病沒有主動跟漢武帝稟報,如果要漢武帝處理這件事情,李敢必然給關進大牢並會受到漢武帝的嚴重處罰,但是霍去病沒有這樣做。

    那個時候衛子夫、霍去病、衛青三人是漢武帝時期的頂級紅人,以這三人的權勢和名望,如果想處理李敢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霍去病並沒有選擇這個聰明的做法,而是選擇了私下射殺李敢,我覺得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並且容易要人抓到把柄,只能說霍去病處理方法錯了,如果他還一種方法完全有不一樣的效果。

  • 11 # 饕餮不碼字

    霍去病射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僅僅在一年後就去世了。世人都以為霍去病是病死的,這種說法漏洞百出。當著漢武帝的面射殺三朝名將唯一的血脈,就註定了霍去病的結局。

    01:三朝名將唯一血脈,被霍去病當著聖面射殺

    公元前118年,漢武帝興致勃勃的叫上霍去病和大將軍李廣的兒子李敢。“走,陪朕一起去打獵!”誰知道,李敢這次有去無回。

    除了這兩人,同行的還有幾位大臣,其中還包括史官司馬遷。

    霍去病本來不想去,但是一聽李敢也會去,於是便動身前往。在茂密的林子裡,漢武帝被一眾大臣前呼後擁,準備今天打一頭鹿回去。

    另一邊,霍去病和李敢卻爭吵起來。

    霍去病用手指著李敢的鼻子,說:“你父親的死是他太自負了,意氣用事的下場,和我舅舅有何關係?你一個小小的官,竟敢出手暴打我舅舅!”

    李敢不服氣地說:“你們是一家人,你肯定幫著衛青說話。我父親走的時候還好好的,為什麼打完一仗回來就在軍營裡自盡了?明明就是衛青在行軍時沒有合理安排,才導致我父親失利!”

    李敢憤憤不平繼續道:“我父親他老人家一世英名,在這麼重要的戰爭中吃了敗仗,他能不傷心嗎?歸根結底就是衛青的錯!”

    霍去病聽了,氣不打一處來。

    “李廣自己無能,總是迷路,還硬賴他人!他要是知道自己的兒子這樣想,九泉之下也不會合眼!”

    “霍去病,你少說廢話,我就站在這裡。難不成你還敢當著聖上的面殺了我不成?”李敢囂張地說。

    誰知李敢話音剛落,霍去病拉滿弓弦,氣沖沖地咬著牙,“讓你目中無人,膽大妄為!”雙手一鬆,弓箭直接射中了李敢。

    李敢“啊”的一聲慘叫,隨即摔倒在地上,霍去病淡定地說了一聲“活該”。

    漢武帝和一眾大臣聽到動靜趕緊走過來,一個人上前摸李敢的脖子,說:“回皇上,已經斷氣了。”

    眾人慌了,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漢武帝看著已經倒在地上的李敢,心有餘悸。畢竟這個李敢可是大將軍李廣的兒子,當時李廣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在李廣去世之前就死了,所以相當於李敢是李廣最後的血脈。

    當下正是用人之際,消滅匈奴不能沒有霍去病。於是,霍去病仗著漢武帝的寵幸逃過一劫。

    漢武帝看了看李敢,起身鎮靜地說:“哎呀,李敢將軍真是太不幸了,出來狩獵竟然被鹿角給挑死了,實在讓朕痛心!”

    大臣們這樣一聽也就明白了漢武帝的意思,紛紛附和。

    但是當時在場的有司馬遷,雖然漢武帝對外宣稱李敢是被鹿角挑死的,可司馬遷還是把自己當時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詳細地記錄了下來。

    那麼霍去病就這樣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真的一點事沒有嗎?後來他又為此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呢?

    02,封狼居胥的戰神英年早逝,史書僅記載寥寥數筆

    不知霍去病這樣殺戮,是不是被上天嫉妒。在李敢死後的第二年,霍去病也突然去世了,年僅24歲。

    對於霍去病的去世原因,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在《史記》一書中,對他去世的原因只有六個字,“元狩六年而卒”。在漢書中,則是用了簡單的三個字“去病薨”。

    漢朝堂堂一位大將軍,一生英勇善戰,死後竟然被記錄得如此簡單,所以霍去病的死也留給後人無盡的遐想。

    那麼霍去病為什麼非要在狩獵中射殺李敢呢?僅僅是因為李敢打了自己的親舅舅衛青嗎?這一切還要從頭說起。

    衛青原來是平陽公主府一個小小的馬奴,後來靠著衛子夫成為了皇親國戚。衛青跟在漢武帝身邊學了不少本事,慢慢地也展現了自己的才華。

    當時,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一支獨大,她在後宮中橫行多年,漢武帝忌憚陳阿嬌母女兩人。這時候,衛青和衛子夫的出現,讓漢武帝有了想扶持新勢力的想法。

    當時,衛氏一族便是最佳人選,漢武帝扶持起來衛氏,便可以和陳阿嬌對抗。後來為了鍛鍊衛青,漢武帝就派衛青等人去打匈奴。

    這一年,匈奴南下進犯漢武帝,命令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前去帶兵殺敵。這是衛青第一次上戰場。他卯足了勁要好好表現,不能給衛家丟臉。

    漢武帝也想著讓大將軍李廣帶帶這三個年輕人,將來以後可以為朝廷重用。

    果然,衛青不負眾望,打了一個勝仗。

    衛青帶領一眾人馬指導匈奴主軍腹地,不僅搗毀了匈奴的祭祀聖地,還俘獲了700多名匈奴士兵。

    捷報傳來,漢武帝非常開心。

    “我果然沒有看錯人,衛青是可用之才。”漢武帝抱著懷裡的衛子夫說。

    衛子夫開心地說:“是呀,感謝皇上給了我兄弟這樣一個機會。”

    漢武帝為什麼這麼開心呢?

    因為這是漢朝建立以來,第一次在對外攻打匈奴的戰事上取得重大勝利,著實讓漢武帝揚眉吐氣了一把。

    但是李廣和公孫敖公孫賀的部隊戰績就有點丟人了,他們全都戰敗而歸。

    大將軍李廣更是連匈奴的面都沒碰上,直接迷路了。在他們的襯托之下,衛青的勝利顯得更加的來之不易。

    因為這次衛青帶兵打仗大獲全勝,所以漢武帝封他為關內侯,從此以後衛青的事業像開掛了一樣,平步青雲。他打得匈奴軍隊聞風喪膽,落荒而逃。

    03:漠北之戰,李廣和衛青分歧很大,最終拔劍自刎

    轉眼間到了公元前119年,這一年,有一場非常重要的戰爭,也就是漠北之戰。

    衛青是主將,漢武帝命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五萬大軍前去擊潰匈奴。本來這次出征,漢武帝沒有打算派李廣,畢竟李廣的運氣不是很好,更何況,他年紀也大了。

    但是李廣再三請求, 漢武帝經不住李廣的軟磨硬泡,最後封了他一個前將軍。

    那麼,李廣為什麼年紀大了,還非要參加這次漠北之戰呢?

    我們都知道,李廣被譽為飛將軍。

    王昌齡的《出塞》詩中也寫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但是真實歷史上的李廣真的戰功顯赫嗎?

    其實用一句話來證明最為恰當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李廣是三朝元老,成名於漢文帝時期,經歷了漢景帝,漢武帝。李廣性格剛烈,異常勇猛,雖然以前也有戰功,但是都沒有到達顯赫的程度。

    李廣眼看自己經歷了三朝,卻沒有留下顯赫戰功,所以內心有些著急。

    眼見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自己卻沒有得到任用,心裡非常不甘心。所以李廣發誓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好好地表現一下,畢竟自己年齡真的大了,以後有沒有機會出徵還是個問題。

    李廣想立個大軍功,這關係到自己是否能夠聲名遠播,靠的就是這場漠北之戰了。

    在準備進攻時,衛青考慮到李廣年紀已經大了,怕他身體吃不消,於是沒有讓他去迎戰匈奴主力部隊。可是李廣覺得衛青這是在針對自己貶低自己,但是在軍隊中軍令如山,李廣又不得不服從衛青,其實李廣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漢武帝的主意。

    漢武帝還是擔心李廣的身體,所以在臨行之前特地交代了衛青,不要讓李廣將軍單獨面對匈奴主力。

    到了戰場上,情況是瞬息萬變的。軍令如山,一切都要聽從最高指揮。

    衛青命令李廣和另外一位將軍沿東路包抄匈奴,而衛青自己則帶領主力部隊直搗匈奴腹地。霍去病帶領另一支部隊獨自應戰,當時李廣的兒子李敢還是霍去病手下的一個小小校尉。

    當時李廣是從內心裡抗拒這個安排的,因為他想當前鋒,但是衛青不會答應,所以最後李廣只能不情願地去包抄。

    不得不說,李廣這個“迷路將軍”確實是運氣不好。這一次他包抄又沒有遇上匈奴部隊,再一次迷路了。

    衛青在前面打敗了匈奴部隊,匈奴單于部隊一路倉皇而逃,由於李廣和另外一位將軍迷路了,所以沒有徹底消滅匈奴,匈奴單于也因此逃走。

    04,李廣去世,兒子李敢大鬧將軍府,衛青被打

    結束戰況以後,衛青要寫報告,把打仗的全部過程報告給漢武帝。當天晚上,衛青請李廣來詳細彙報一下迷路的情況。

    李廣這個老將軍此時正在自己的營帳裡生悶氣。“唉,這次揚名立萬又沒戲了。都怪那個衛青,如果他讓我去做前鋒,我肯定不會迷路。現在倒好,白來了一趟,一個匈奴士兵都沒殺,還讓匈奴單于逃跑了。”

    李廣正在想著,突然有士兵前來報。“李將軍,大帥請您到營帳中說話。”

    李廣眉頭一皺,心裡嘀咕: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來到衛青營帳,衛青客客氣氣地問李廣,關於迷路的事情。

    李廣積壓的情緒一下子爆發了。

    “我都這把年紀了,我只是想當一次前鋒殺匈奴,立最後一次軍功,就這麼難嗎?”

    “不知是老夫何時何地得罪了衛將軍,為何將軍偏偏與我過不去?”

    衛青一聽,趕緊安慰李廣:“老將軍息怒,我沒有要對您興師問罪的意思,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情況,記錄下來報告給當今聖上。”

    可是李廣根本聽不進去,他對著旁邊的小將士說:“我一輩子都在打仗,經歷了三代皇帝,

    從少年起就和匈奴作戰70多次。現在幸得皇上賞識,讓我這老骨頭在跟隨大將軍出征,可大將軍卻把我的前鋒變成了後衛,本來我就年紀大,記性不好,現在要去繞遠路包抄,這才導致了迷路。看來這一切都是天意天意啊!”

    “罷了罷了,天要亡我,我現在已經60多歲了,回去以後再讓那些小文官在史書上寫我的不是,我可受不了這份侮辱!”

    說完,李廣竟然拔出劍自刎了。

    可憐李廣一世英名,最後竟然這樣剛愎自用,意氣用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李廣的兒子李敢得知父親去世的訊息,氣不打一處來,但是自己的官職沒有衛青的高,所以一直懷恨在心。

    這天,李敢終於找了一個理由,攔住衛青就是一頓狂揍。不僅打了衛青兩個耳光,還把他打得頭破血流。

    衛青知道這件事早晚得來,因為他太瞭解李敢了。李敢的性格和李廣一樣,非常的剛烈,不過兩人都是有勇無謀,做事情從來不過腦子。

    衛青並沒有讓家裡人聲張這件事。他說,李敢肯定是把他父親的死全都怪在我的頭上了,他打一頓也好,出出氣,他的父親都沒了,而我呢?只是捱了一頓打,算了吧!

    雖然衛青大人有大量可以原諒李敢,但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可忍受不了這口氣。當霍去病得知自己的親舅舅被李敢這小子揍了一頓,氣就不打一處來。

    霍去病心裡想著:“你小子給我等著,早晚有一天讓你還回來!”

    所以霍去病就在一次狩獵過程中射殺了李敢。

    當然,一年以後,霍去病也因病死了。

    有人說是霍去病殺戮太多,被老天爺收走了;也有人說,霍去病是在收復匈奴的途中喝了不乾淨的水,得了瘟疫死了。

    總之是書上對霍去病的去世,並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我們可以從霍去病的名字來猜測,為什麼叫去病?肯定是因為年少體弱多病,家裡人希望他沒有病災,所以才起的這個名字。

    所以,由此推測,霍去病之所以24歲就去世了,或許和他本身的體質有關係。

    加上常年征戰吃不好,睡不好,再年輕的身體也禁不住熬。

    當然,我們有個大膽的猜測,就算霍去病沒有病史,他也活不了多長時間,因為霍去病敢當著漢武帝的面射殺李敢,說明他這個人非常的狂妄驕縱。就算他不病死,或許以後也會因為自己的性子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寫在最後:

    年紀輕輕的霍去病立下戰功無數,20歲出頭就勇冠三軍,封狼居胥,得到了古代將領最好的成就。但是他恃寵而驕,不知道收斂自己的鋒芒。做事情不考慮後果,肯定會吃虧。

    就像在現代職場上,有些人橫衝直撞不懂得低調行事,最終只會成為炮灰被踢出局。當然,霍去病射殺李敢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漢武帝。

    如果漢武帝一開始就堅持不讓李廣去參加漠北之戰,或許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會發生了。那麼,漢朝消滅匈奴,可能會加快幾十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數學課時,閨女舉報同桌看語文書,這樣做對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