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蝴蝶
-
2 # Domestic007
好聽的港樂??這就太多了。
beyond樂隊陳奕迅以上這些都屬於經典老歌,都挺好聽的,如果你有更好的推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
3 # 談資
2016年,林子祥葉蒨文以李克勤幫唱嘉賓身份參加《我是歌手4》,連唱3首熱歌勁曲,這對難得出山的神仙眷侶不僅令所有人喜出望外,更把李克勤都唱成了配角。
6年之後,夫妻二人以出戰歌手身份來到同一地點。
“鐵肺唱將”串燒三首武俠神曲,“瀟灑天后”帶來一首《祝福》,寂靜的內娛似乎迅速被注入一針亢奮劑,有人喜有人悲,不過都是為那我們曾擁有的“黃金時代”。
就是說,芒果TV可真會掌握流量密碼,整了個港樂專區,《聲生不息》。當Beyond的《大地》、譚詠麟的《卡拉永遠OK》、張學友的《夕陽醉了》、林志美的《初戀》、王菲的《執迷不悔》、陳奕迅的《無條件》......在舞臺上響起,似道盡了幾代人的青春~
我同周圍的朋友同事們也聊了聊這檔節目,原來每個人對港樂都有著一段獨家記憶~
1.
我問@康康 有沒有印象最深刻的一首粵語歌,她說沒有,“每個時期都有那個時期喜歡的一組歌。”
讓@康康 最懷念的是伴隨著香港影視的那批歌。她聽的第一首粵語歌是張衛健的《真真假假》,“作為《日月神劍Ⅱ聖戰風雲》的主題曲,教會了3、4歲的我第一句粵語,zhen zhen ga ga。到後面,《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還有很多年後我才知道《洗冤錄》的OST是陳奕迅唱的。”
事實上,香港影視劇OST的興起也被認為是“港樂”故事的開始。
1974年,顧嘉輝為港劇《啼笑因緣》創作的同名主題曲,被譽為“港樂第一曲”。同年,許冠傑為哥哥許冠文的電影《鬼馬雙星》創作了多首歌曲並集結成同名專輯發行,從此走上歌神之路。
在大眾看來,那時候的港片、港劇、港樂是融為一體的。在那個娛樂方式和內容都相對匱乏的年代,前兩者的流行提高港星知名度,也為港樂的傳播開拓了巨大空間。
眾多我們熟知的港樂統統來自OST。
《上海灘》,“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上海灘》)
《萬水千山總是情》,“莫說青山多障礙,風也急風也勁,白雲過山峰也可傳情~”(《萬水千山總是情》)
《大俠霍元甲》,"江山秀麗疊彩峰嶺,問中國家哪像染病~"(《萬里長城永不倒》)
很多朋友是透過83版《射鵰英雄傳》的熱播才逐漸走進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對@門牙 來講,這版的系列原聲正是她聽港樂的起點。“除了耳熟能詳的《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我最喜歡的是《一生有意義》,那是一種置身江湖鐵骨之外的兒女情長。很經聽。”
當年TVB為了這版《射鵰》也是煞費苦心,請來一眾大咖,音樂方面,黃霑、顧嘉輝、鄧偉雄為劇寫了3首主題曲。無論是《鐵血丹心》的家國情懷、《世間始終你好》的武俠豪情、還是《一生有意義》的情意纏綿,都與金庸筆下那個江湖豪情,俠義之氣的世界一同流芳百世。
有人說,黃霑的詞無疑是對金庸作品的最好註解。他風流不羈,“情痴心痴真意愛意”,他仗義率直,“共闖刀山不會遲”。
粵語流行歌曲剛傳入內地時,其實對聽眾的衝擊性很大,或者說,新奇。
一方面,相對普通話來說,粵語歌用詞偏古韻,或鏗鏘有力,或婉轉動人,有種復古的質感,別有一番風味。
黃霑寫,“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滄海一聲笑》)透著瀟灑豪邁感,濃濃的大者之風,鄭國江寫,“有你在身邊多樂趣,若有朝失咗你,花開都不美,願到荒島去長住,做個假的你,天天都相對。”(《分分鐘需要你》)將感情描繪得細膩動人,意境深遠。
另一方面,粵語歌還有一種音調上的美。普通話是四個聲調,粵語有九個聲調,起伏不定,抑揚頓挫,層次感就非常明顯,它本身的音調就像一段旋律,再譜上一段旋律契合的曲子,音律美更加突出。
2.
八十年代,市場發展很快,需求增大,香港急需一批年輕歌手,所以TVB開始有了自己的音樂節目。以梅豔芳、張國榮為首的一批歌手都是透過唱歌比賽出來的。
這對多年好友雙雙成為了香港樂壇的巨星,念念不忘的作品不勝列舉。
梅豔芳在《似是故人來》裡,唱愛恨別離的絲絲哀愁;在《夕陽之歌》裡,唱人生無常的淡淡遺憾,在《壞女孩》裡,唱內心深處的叛逆,對自由的渴望......
@恬靜 每每聽到《夕陽之歌》都會忍不住掉眼淚,“我喜歡2003年的那場Live,作為Anita的最後一首歌,她一邊低聲唱著,一邊小心翼翼提著裙邊走上鋪著紅毯的階梯,時不時回頭揮手作別,那畫面真的是芳華絕代,又帶著悽美感。”
舉行告別演唱會對彼時的梅豔芳來說並不容易,因為那時的她已癌症晚期,因為流血,得一直在舞臺上戴著尿布,服裝加頭飾幾乎等同她的體重,唱到最後已是相當吃力。不過從她低沉如落日的歌聲裡,似乎又能聽到一股暗暗的,攢足了勁兒的力量感,似告訴奔波中的芸芸眾生,往事隨風散,有明天就有希望。
如果說,聽梅豔芳聽到的是放達灑脫、聽張國榮,聽到的就是溫情脈脈。當然,哥哥有不少律動感十足的快歌,但我其實還是偏愛他的慢歌,小時候聽《當年情》,第一次get到一個男人的歌聲竟可以如此溫柔。詞在懷念過去,很容易唱成傷感,但哥哥的聲音深情中帶著明朗,是對歲月的感恩。
《春夏秋冬》曾是@森山 一段時間裡的單曲迴圈,這首歌陪伴她走過上下班路,和黃昏、黑夜一起填充空蕩蕩的房間、胡思亂想的腦袋,“歌詞和哥哥的唱腔娓娓道來地講述平凡日子中的期待,未來或許會發生的新故事,撫慰了那段時間被工作壓到身心俱疲,無力顧及生活的我,也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力量。”
八九十年代,是個盛產巨星的年代。
陳百強在《偏偏喜歡你》中,唱執著,在《一生何求》中,唱苦澀,憑藉《眼淚為你流》獲十大金曲獎。
譚詠麟在《一生中最愛》中,唱痴醉,在《講不出再見》中,唱釋懷,他在演唱會上開玩笑說,整個紅館就像一所萬人大學校,你們每天都要來上夜校,而我每天晚上都要和你們在一起,用歌教大家一些做人的道理,我覺得自己就像這所學校的校長啊!自此,譚校長的大名傳遍大江南北。
還有四大天王、Beyond、王菲、彭羚、鄭秀文、李克勤......天王天后,勁歌金曲,諸神交戰,每個都才華橫溢又瀟灑自如,多年後再回看,也不由感嘆,群星璀璨,莫過於此。
粵語文化似乎也是在那個時代透過音樂成為了風靡全國的強勢文化,身邊人誰都能哼上一句“命運就算顛沛流離,命運就算曲折離奇......”學校的搖滾社團狂練粵語就為了能在舞臺上盡情演繹偶像Beyond的歌,在那個網路不那麼發達的年代,@蘑菇 為了掌握一首粵語歌,用MP3一字一字跟著學,自己標音,記在摘抄本上,“感覺比背文言文還難。”學了一個星期,差點逼瘋室友......
3.
春去冬來,誰也沒想到,21世紀初,香港樂壇迎來了一次洶湧的退潮,一次失去多位巨星,許多功成名就的歌手也紛紛退出領獎臺。
伴隨著內地及臺灣流行音樂的崛起,很長一段時間,港樂都發展平平,即便出現了陳奕迅、楊千嬅這樣令人驚喜的新人,也再沒有過往輝煌的市場。
多少得益於香港迴歸,眾多音樂人開始北上,唱國語歌,出國語專輯,很多歌甚至會出兩個版本,大家比較熟知的,國語歌《十年》對應粵語版《明年今日》,國語歌《愛情轉移》對應粵語版《富士山下》......
這個時期的粵語歌,著實受小年輕青睞。@吹風 回憶說,“小時候喜歡跟到《浮誇》鬼吼鬼叫。 不過咱最愛的還是《葡萄成熟時》。”苦苦暗戀的人喜歡聽這首。
老一輩的人說友情,愛聽鄭伊健的《友情歲月》,年輕人說友情,喜歡Eason的《最佳損友》,@蘇蘇,“和朋友去KTV,大家每次都會全場合唱。”
@小扶 愛謝安琪的《綿綿》,楊千嬅的《知更》,王菲的《如風》,但最愛的還是Eason版的《傾城》,陳奕迅的聲音配上黃偉文的詞,淒涼又悲傷,“我偏愛苦情歌,我記得有人說過,很難想象,沒有粵語歌的世界怎樣去談情,好像世上表情達意的工具少了一半。”
主要是詞寫得太妙,細膩又有美感,寥寥數句,輕易道破你的難言之隱。@皮特 原本不怎麼聽粵語歌,但被古巨基曾在《我是歌手》上改編的一版《愛與誠》擊中,“歌詞對我的衝擊蠻大,‘別再做情人,做只貓做只狗不做情人’對於戀愛過的人,並且在戀愛中經歷了艱辛眼淚的人來說,甚至對親密關係處理有點障礙的人來說,這句歌詞道出的戀愛關係難處理的無奈,真是過分有代入感了。”
正如李健在節目上所說,“年少時,預感到生命中會迎來愛情這樣一件事情,但不知如何處理,這些粵語歌就基本扮演了一個心理輔導師的角色,疏解很多你額外的情感,將一個懵懵懂懂的青少年,帶上一個所謂正確的成長之路。”
時過境遷,每個人與港樂初次邂逅的境遇與心事早在心底生根發芽。
縱使知道往者不可追,卻仍無法自拔地沉溺於顆粒斑駁的影像與那些旋律動人,承載著自我故事的情歌之中。
港樂的角色,或許就像梅豔芳所唱,似是故人來。
這些年,港樂的“懷舊”標籤被越釘越深,許多人振臂高呼,如今的港樂已死。
倒也不盡然。
如果持續關注香港樂壇,會發現他們的創作更加多維度化,有傳統的港式情歌,有Band Sound,有民謠,也有說唱......追過《Music Panda》《今晚唱飲歌》會感嘆港樂新人輩出,幾乎全是寶藏。
好歌照發,勁舞照跳。香港年輕人玩的音樂,已經突破了大眾對於港樂的刻板印象,炎明熹,曾位元們的未來,值得期待!
回覆列表
個人比較想推薦盧巧音發表在2005年的專輯《天演論》……
雖然提起粵語流行曲,很多人都必定會想起很多極具雋永色彩的人物,諸如張國榮、梅豔芳、譚詠麟、許冠傑、Beyond等人,以及出自這些名字的音樂作品。但除了這些,其實在香港每一年都會有很多出色而又不失話題度的粵語流行曲的出現。就如當年盧巧音的這張舊唱片《天演論》,除了延續了她一罐愛玩“概念唱片”的喜好外,更是將佛經融入到自己所創作的作品當中,這對於這些年來的香港流行樂壇來說,會是最為菱角分明的一張唱片。
有人說,聽這些歌曲與讀佛經無異;有的人又說,這是一張難以讀懂的唱片;在第一次看到專輯的歌名後,我更覺得這應該會是盧巧音在不同的音樂氛圍下,傾訴出的不同的神話故事……如主打歌《阿修羅樹海》,她就將森林比做一個戰場,樹木為爭取Sunny與水分而互相鬥爭的故事;另一主打之作《露西(3 180 000 B.C. ?)》,以時光流轉的故事情節,來揭露時下人類的思想與人性的複雜;歌曲套路上運用了交響樂作襯底的《步天歌》,更將那些迷信的人們對天堂的嚮往與迷信的心態,真切地表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