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心遊客
-
2 # 鉖瓜鉎居士
窮不過三代,
富不過三代
在舊時候,
窮是絕對不止三代,
當今世界富不過三代也許並不是如此,
有待分析
……
-
3 # 鹹蛋超人動漫
題主你自己說窮六代了,這不正確的,因為你還不算窮,或者說還不夠窮,當你窮到連傳宗接代都成問題時,自然就不會有下一代,到第四代。
一、窮不過三代 可能只是個願望
有一部很著名的英國BBC紀錄片叫《人生七年》(《56UP》),團隊對14位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7年記錄一次,從7歲一直到56歲。
結果是:只有1個窮人實現了翻盤,其他的人依然生活在底層社會。
網路上有很多故事:
農家子弟奮鬥了18年,才取得和大都市同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權利。窮學生靠助學貸款艱難完成學業,卻難以在一線城市維持生活。21歲女孩北京拆遷獲11套房,從此衣食無憂。
真正讓“窮”變成不可逆轉的,是一個人沒有能力在後續漫長的道路上,降低它對自己的負面作用。過於強調原生家庭、強調窮困對其影響,是比窮本身更加消磨意志的事。
所有人面面相覷,場面一度尷尬得快要凝固。最後還是班長打圓場說,沒事沒事,可以換個更便宜的地方。
K聽完就一個人走出了教室。平心而論,K非常吃苦耐勞,只是他過於頻繁地感慨社會不公。畢業後也經常在群裡說,公司誰誰靠關係入司、誰誰又通過什麼關係拿到晉升名額。
前陣子K依然在抱怨,農村人在城市買房的種種艱辛。全然沒看到,不少當初家境平平的同學已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城市安居樂業。為什麼說“窮不過三代”?無法擺脫窮困的人,一代比一代窮,假如窮到連娶媳婦都困難,自然沒有第四代了。
我在B站上關注了一個視訊up主,她在美國長大,然後回到北京做主持人。家境不錯的她從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從外表到思想都非常出眾,遇到從事金融行業、同樣優秀的老公後,順理成章地建立家庭。可想而知,他們未來的孩子大概率也是很優秀的。
這個世界上的富二代大致分為兩種。
第1種,躺在父輩打拼的財富上好逸惡勞,三兩下把家底敗光,生生斷送了老天塞給他的一副好牌。
第2種,擁有令人羨慕的起跑線,不僅站得高,而且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可讓其飛得更遠。
電影《1942》裡,老東家的家產被人搶光後,在逃荒路上說:只要我們逃到陝西就好辦了。我知道怎麼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10年,我還是東家。
許多富人真正富的不是擁有多少錢,而是變富的能力。
他們恰恰會用“富不過三代”這句話來警醒自己,不要過分在意眼前的財富
-
4 # 搜了共享農莊
看情況吧!
咱們知道這句話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說呢?真的是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嗎? 對於大多數農出來的孩子來說,爸爸媽媽應該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在他們那個年代,讀書是個奢求。他們沒什麼文化,一輩子知道種田和幹活。但是他們給予咱們的,是一輩子的財富。在農村有句俗語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這句話不是完全沒道理。
人們常說人窮志氣短,真正窮的是思想,到最後窮還是缺錢。90年以前出世的農村孩子,對這句話應該深有體會。 以前的農村,那就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其實誰不願意有個夸姣的童年。直到今天農村人和城市人,這兩個還是被人們津津有味。住在城市並不代表就是高人一等,但事實上也是爸爸媽媽教育的聯絡。而農村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會接受自食其力的灌輸。因為農村爸爸媽媽,他們一沒錢二沒權三沒勢。我堅信現在奮鬥中的90後農村孩子,在曾經的農村肯定聽爸媽這樣說過。
而家庭條件好一點的話,之前受苦過來的父母多不願意孩子再受自己曾經受過的那份苦,即便是現在正在奮鬥中的農村家庭出身的孩子,哪一個不是為了以後自己能過的好點,讓自己的父母過好點,以後讓自己的孩子也過好點。因此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從小受的苦都很少。也就是蜜罐裡面長大的孩子。所以說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放在幾年前我是信的,但是現在卻要重新審視這句話了。
現在富人家庭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年輕人常說的一句話,明明可以靠臉、靠父母吃飯,卻偏偏靠才華。很多人估計也發現了,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思想如果跟不上很容易就被拉下了。很多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反而更努力,再加上天生的資源,富不過三代這句話,現在看來也不是那麼正確的。以後農村窮人的孩子更必須要加倍努力才行。
-
5 # 深圳刺蝟生活錄
記得小時候老人們經常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以此來教育和警示年輕人,咱們根據這句話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一家人如果很窮的話,一般不會一直窮下去,到了第三代的時候可能就打了翻身仗,就結束了貧窮的命運,一家人如果很富有,也不會一直富有下去,到了第三代人以後,很可能就敗光了財產,變成了窮人,一般咱們都會這樣理解,但是客觀的來說,這句話應該有三種解釋。
第一,一家人如果說家很窮的話,肯定會想著去改變自己的命運,通過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只要堅持不懈的奮鬥,到了第三代的時候就可能會變的富有了,如果一家人很富有的話,就容易滋生安逸的思想,拋棄了艱苦奮鬥的精神,坐吃山空,可能到了第三代的時候,家財散盡,就變成窮人了,其實這樣的解釋不合理的因素是很多的,窮了三代,又有多少機會和概率打翻身仗呢?
富了三代一不一定就會敗光自己的家業,因為富豪的家庭有實力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子孫後臺,比如李嘉誠的兩個兒子,不但是沒有一點敗家的現象,反而還很勤奮,把家族的事業越做越大。
第二,一家人如果很窮,之所以說不會一直窮下去,是因為有可能到第三代的時候,連媳婦都娶不上,打一輩子光棍,沒有了第四代傳人,所以這也是窮不過三代,而一些富有的人家,因為人丁興旺,子孫繁盛,這麼一來,再大的家業都給分沒了,落到每個人手裡已經所剩無幾了,所以到了第三代以後,就和普通人一樣,這叫做富不過三代。
第三,當下社會這句話已經不符合現實,因為從古至今,永遠都是一少部分富人,佔據著社會的大部分資源,窮人永遠都是佔據大多數的,他們世世代代過著普通人的日子,還不是照樣薪火相傳,一代代綿延至今,至於富有的家族中,綿延超過三代富有的隨處可見,看看歷史上出現過的名門望族,往往都是數代富貴。
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反應的只是站一定比例的現象,不能絕對化,當成一種普遍規律,一種普遍現象,沒有這樣的宿命論,你覺得這句話說的有道理嗎?
-
6 # 品天下好書
“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由“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演變而來。而這句話有很多種解釋,至於到底符合哪種解釋就要看各位的理解了,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此我就先給出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 在古代的時候,富人會娶很多老婆。老婆多了子女也就多了,這些子女就會分家產。所以富不過三代。而窮不過三代是因為,在爺爺輩時候就很窮,花了很多錢娶妻生子。到了兒子輩也能將就的娶一位妻子,而到了孫子輩家裡就沒有積蓄娶媳婦了。因此到了孫子輩就絕戶了……
第二種解釋:
第二種解釋是最主流的一種說法;“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中的“三”,其實並不是指數字“三”,而是指“多”。因此可以理解為富不過多代,窮不過多代。在解釋這句話之前先講個小故事:
郭子儀的孫子由於揮霍無度使家財散盡,從此開始了沿街乞討的生活。當他來到了河西莊不知怎麼地就想起當年的奶媽了。他便開始在河西莊找奶媽的家,他找了很長時間也問了很多人,可是沒有得到有用的訊息。天黑之時有個農夫,他上前打聽後竟然得知這個農夫是奶媽的兒子。當郭子儀之孫來到這個農夫家時,他發現這個農夫家竟然牛馬成群。當時他就問農夫為什麼你這麼有錢還要自己操勞。這個農夫就解釋道:這個是母親的意思,家再大也會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因此要勤儉持家。郭子儀的孫子聽罷那真的是羞愧難當。
農夫不忘舊情,就讓郭子儀的孫子管賬,只可惜他不會管賬。主人不經嘆息到“真是三十年河東享不盡榮華寶貴,四十年河西寄人籬下”。
如果一個人富有,多代以後的子孫就會處在養尊處優的環境裡,而這些公子覺得家大業大,即便我這一輩不幹活也不會餓死街頭。然而這種的驕奢無度必會招致家財散盡。但是一個家族從一開始就很窮,這種人的後代子孫就會有衝勁,因為他們想改變現狀。就如同陳勝吳廣不想任人擺佈,不想任社會擺佈,就說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言壯志!
不僅如此,其實第二種解釋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和“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的意味。在這裡提醒富貴之人不要小看比自己社會地位低的人。風水輪流轉,誰又能知道你今天看不起的一個人,明日就可能會飛黃騰達。而社會地位低的人也不要放棄,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成功的一天。
這世間因果輪迴,天道迴圈往復不曾更改。誰又能知道以後的事情呢?
-
7 # 屠龍有術
有人問:
為什麼說“富人富不過三代,窮人窮不過三代”?關於這個問題啊,問我就對了,因為我具備相關的經歷。
首先我要說“富人富不過三代”這話是錯的。
這是窮人階層對富人階層羨慕嫉妒恨,然後就背後詛咒富人的話,不符合客觀規律。
舉個例子:
【1】我們可以看歷史書,歷史上,皇帝是最富有的,皇帝家都是富人,相信沒人反對這個觀點。你去看歷史書,大部分王朝,皇帝都能傳七八代,十幾代……
當然,也有傳2代就滅亡的王朝,但這種情況很少,大部分都能傳皇位七八代,十幾代。
如果“富人富不過三代”是對的,那麼古代皇朝,就該大多數傳皇位兩三代,就滅亡了。
然而,事實上是,大多數皇朝都傳了七八代,十幾代。
夏商周,基本都傳了幾百年,如果我沒記錯,周朝傳了800年。
周朝傳皇位800年,那需要多少代皇帝?
古代人壽命短,按100年傳3個皇帝計算,那是傳了24個皇帝,等於傳了24代,富了24代。這就足以證明,富人富不過三代,是錯誤的言論。
【2】以陳旭家的事情為例,我家幾百年前,就是明末清初的時候,就發跡成了富人。到民國時期,我爺爺和外公,全是地主資本家,我爺爺三個老婆,我外公也有三個老婆。
明末清初到民國,大概有兩三百年,那也是傳了七八代,代代都富裕。
為什麼能傳兩三百年呢?
那是因為,在古代,富人往往娶很多老婆(例如民國時期,我爺爺三個老婆,我外公三個老婆,就是證明)。
古代富人娶很多老婆,例如地主張一,他分家產的時候,會把大概80%的家產,分給那個最聰明的兒子張二。
其他兒子分剩下的20%的家產,其他兒子分的家產不多,成了普通人
最聰明的兒子張二由於分到了富人他爹的80%的家產,他還是富人,因為他聰明,他又能把家產擴大一兩倍,甚至幾倍。
最聰明的地主兒子張二,也會娶很多老婆,生很多兒子。
等地主張二分家產的時候,又會把80%的家產分給自己最聰明的兒子張三,其他兒子分20%,又成了普通人。
地主張三也會娶很多老婆,生很多兒子。
等等地主張三分家產的時候,又會把80%的家產分給自己最聰明的兒子張四,其他兒子分20%,又成了普通人。
以此類推,地主老財分家產,會把家產80%分給最聰明的兒子,這樣就確保最大的家產,始終掌握在最聰明的後代手裡,理論上,只要不出意外,就能家產傳萬代,代代都是富人。
相信大家看了我說的話,現在就明白了,只要不改朝換代,不發生革命,按照地主老財分家產的這套規矩和手法,實際上富人家產可以傳萬代。
但每一代裡,地主最聰明的兒子,因為每次都分80%的家產,他聰明,又能在80%的家產基礎上,多賺錢,所以他們始終是富人。
【3】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地主老財有很多老婆,生很多兒子,所以,即便你是地主老財的兒子,如果你平時不學習,不學無術,你是分不到最大份的80%的家產的,結果導致你只能分到很少的家產,做個普通人。
然後你有三個兒子,一分家產,就成了窮人。
說“富人富不過三代”,指的可能是平分地主20%家產的那幾個相對不夠聰明的兒子。
那些地主相對不夠聰明的兒子,由於幾個人平分20%的地主家產,他們每人又會生幾個兒子,再平分他們的家產,就越來越窮了,最後富不過三代。
至於說“窮人窮不過三代”,是指,窮人們窮到第三代,因為家裡窮,兒子就娶不到老婆了,沒有老婆,就沒有後代,於是窮到第三代,窮人就絕種了。
-
8 # 迦藍使者
俗語往往具有時代侷限性。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通往富裕的道路與通往貴族的道路一樣狹窄,除了良田收益之外,手工業和經商一直到明清稍微開放一些。
從某種意義上,按照古代平均壽命30歲的情況來講,三代人也就相當於現代的一代人而已,三代人通過種田收益致富的概率非常小。所以這種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的說法很大程度上在意味著“生活不易,財富積累很難”。
富不過三代同時中國古代並沒有把財富積累客觀看待,認為這是一種能力的積累與沉澱往往與“命運輪迴”、“前世今生”的道德緊密關聯,所以在每一代財富觀念塑造時,更強調“命運輪迴”,而個人能力很多時候除了力有餘而讀書之外,基本都是靠天收糧的能力,人與人之間拼的是體力,基本不會有太大差別。
用現代的原理來看,這樣做會大大增大財富損失風險的可能性,富肯定難以度過三代。而讀書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在古代需要更高的水平,不能走入仕途,基本就是“廢物一個”,估計連種地都是很難來得及積累財富的,讀書的風險更大。
畢竟人生的過半的時間都是要耗費在讀書上面。
窮不過三代而窮不過三代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家族努力,三代人終於有所積累,另外一個是家族徹底消失。
這種俗語的產生的背景,更多的是一種社會現象的總結,我們可以看得出古代積累財富的不易,也可以在命運輪迴的視角警示那些為富不仁的一些人:一定要世世代代做好人,不然富不過三代!
負面暗示基於樸素的財富觀,當然對那些更多窮人更具威懾力,他們更會選擇很乖乖的務農種田,安分守己,不敢有任何關於財富積累的創新意識,緊緊地守住自己的幾分薄田,一不小心窮上三代的是多數吧!
-
9 # 小淇先森
準確的說應該是:窮不過一世,富不過三代。是指再有錢也經不起敗家子孫的折騰,再窮也不過是一輩子的事,告誡人要活的有骨氣 物極必反,富家孩子不懂奮鬥與勤儉,往往守不住家業.寒家出貴子,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奮鬥與勤儉是家傳,發家是遲早的事
-
10 # 夭夭灼灼
說的是富不過三代,沒有說窮不過三代的。
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教育的尷尬。富不過三代是千年來形成的規律,是富人逃不過的厄運。
遠的我們不說,就說說我們身邊的富二代,看看很多富二代都在做什麼?曾經有溫州警方破獲一起聚眾吸毒案件,就是一群富二代在一個別墅中做的。別墅門前晚上常常停放很多豪車,被警察發現,後來從別墅中抓到二十幾名吸毒的年輕人,都是富二代。他們的父輩多是白手起家,多年打拼來的一片天下,交到這些年輕人手裡,還愁到第三代不敗家嗎!還是在溫州,我去一家染整公司,也是一個二代老闆在管理,老爸剛剛將管理權交給這個二代不久,是一位年輕女士。自我進入辦公室到我離開,她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電腦螢幕,一直在QQ聊天。請問,這樣的老闆怎麼能管理好企業?企業的前景可想而知。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中國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傳承的問題。溺愛,我們俗稱的慣孩子,是自古以來中國父母的通病,不願意孩子吃苦,恨不得將孩子頂在頭上、含在嘴裡。什麼苦啊,累啊的,只要有可能就不會讓孩子嚐到。父輩創業時的艱辛,他們根本不知道,根本不懂創業的辛苦,也不知道怎麼守成。
窮人家的孩子由於條件所限,吃苦受累的事,家庭的生活壓力等,還都能體會到。而富人家的孩子,從小被父母、傭人簇擁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無驚濤駭浪之虞。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長大成人了,也是經不起社會壓力,擔不得守成的重任,從而敗家也就順理成章。
所以說中國的這種家庭文化傳承是要不得的,家庭教育觀念需要改變。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摔摔打打,承受生活壓力,經受大風大浪。在這方面,美中國人做的好,我們應該去借鑑,學習。
回覆列表
“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古人留下來的名言不無道理。
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就是心態和思想的差距,人們一大通病就是攀比心理太強,窮與富就是一思之差。
大家有沒有發展很多窮人都會說:我那時有個機會沒有去做,或者是有機會而沒有本錢去做。為什麼呢?
像現在這社會每個人都有成為富人的可能,這就是思想和心態的問題,不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有本才有事,無本事不成。想富必須記住一句話【有時思無時】
窮人的攀比心理太強,有點錢就想和別人比吃喝穿戴,別人有的自己也想有,就努力賺錢,有點買點,最終有機會到來的時候自己卻沒有本錢,好好的機會就這樣與他擦肩而過。富人在窮的時候不和別人比,省吃儉用積蓄本錢,在有機會的時候以作事業流動資金,以此脫掉窮人的帽子。
再窮的人改變心態和思想都有可能成為富人。努力吧!和我一樣貧窮的人們!